第10课 鸦片战争——《课时同步君》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05003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7/11/17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近代对外通商口岸可分为“约开口岸”和“自开口岸”两大类。“约开口岸”是中国政府根据与外国签订的条约被动开放的,共计74处;“自开口岸”是中国政府主动开放的,共计31处。
材料二有人曾说:“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了近代文明”,也有人说:“殖民主义在世界范围推动了现代化进程”,还有人甚至说:“没有西方的殖民侵略,东方将永远沉沦”。这些人往往还以马克思论述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和殖民主义具有“双重使命”的提法,作为自己的理论根据。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什么西方国家要求开放通商口岸。西方国家在什么情况下获得了在中国开辟通商口岸的特权?
(2)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两次鸦片战争开辟的通商口岸有何差异。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林则徐于1839年3月10日抵粤,次日即在公馆门上公布《关防告示》(以下简称《告示》)。《告示》文简意赅,令人深思,公布公馆办事“不准擅离左右”和“不得妄行传禀”“不收地方供应”“不必预派伺候”等“八不”规定。英国鸦片巨贩查顿闻讯提前避离广州回国,与鸦片商贩勾通的洋行商人惶惶不安,包庇鸦片走私的受贿官员惊恐万状,鸦片吸食者则私探禁烟新例罪名轻重。林则徐第一时间发表《告示》,表明禁毒决心,用纪律管控公馆人员,使那些幻想走歪门邪道的人无机可乘。由此可见林则徐严禁鸦片毒品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廉洁奉公品德,他不仅严格约束自己,而且做出具体规定,管住身边的人,也管好家人。这种廉洁自律品格,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至今也还值得点赞。
——摘编自陈铮等主编《林则徐全集》
(1)根据材料,指出林则徐《关防告示》产生了哪些效果。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林则徐广东禁烟的认识。

2.单选题(共4题)

3.
下表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主要战役的中外兵力对比情况(单位:人)。此表主要反映
战役
时间


英法联军
中国军队
第一次广州战役
1856.10
439
 
 
15000
虎门之战
1856.11
1380
 
 
1700
第一次大沽战
1858.5
660
518
1178
10000
八里桥之战
1860.9
3500
1500
5000
34000
 
A. 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B. 英法综合实力强大
C. 清军顽强抵抗    D. 清朝军队装备陈旧
4.
《南京条约》的内容中,对中国民族经济危害最大的是
A.割地
B.赔款
C.关税协定
D.五口通商
5.
茅海建在《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中提到:“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中国的现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这段材料揭示了是
A.鸦片战争后中国走上了近代化的道路
B.鸦片战争的影响会随着时间日减
C.近代中国最重要历史使命是近代化
D.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6.
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写道:“大家都认为鸦片战争是一次典型的非正义战争,是鸦片染成的战争……其实,根本上是北京不愿意和英国订立平等国家关系的问题。”作者这一观点
A.错误,未认识中国制度的落后性
B.正确,说明了战争实质.
C.错误,立足于英国角度思考战争
D.正确,阐述了战争原因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