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一 第12课 鸦片战争 (练习)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04996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7/11/18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材料1:“我们不能希望贸易立刻就发展到按照该国(指中国)人口的众多、土地的富饶和人民的勤勉所可测定的那种规律……自从条约缔结以来,因我们对华通商的扩展有限而感到的许多失望……届时我们当有权要求中英条约修订……我们可以希望,英、法、美交涉人员通力合作……更好地影响中国政府去履行对目前事情的改进。”
材料2:但无论什么时候我们谈判条约的修订,我们都可以提出建议……
一、争取广泛地进入中华帝国的整个内地,以及沿海各域。
二、争取扬子江的自由航行,并进入沿江两岸直到南京为止(包括南京在内)的各城市以及浙江沿海人烟稠密的各大城市……
——1854年英国《克勒拉德恩伯爵致包令博士函》
请回答:
(1)材料1中“自从条约缔结以来”指的是什么条约?根据材料1,你认为英国要求修订条约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2所列内容,英法等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得到了没有?简述你的理由。

2.单选题(共6题)

2.
作家Gordier在论述鸦片战争时说:“要找一个作战的借口是很容易的。但是,一个信基督教的国家,却在一个所谓野蛮国家的君主努力停止一种很不道德的贸易的行动上,去寻找开战的借口,是不太值得的。”这说明Gordier反对英国
A.寻找借口发动战争
B.武装保护鸦片贸易
C.歧视中国发展落后
D.强行传播基督教义
3.
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列对这一社会性质认识正确的是
①形式上的独立自主,实际上为资本主义列强间接统治
②政治上是半殖民地的,经济上是半封建的
③“半殖民地”是指丧失了部分的国家独立自主权
④“半封建”是指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③④
D.②③④
4.
下列条约内容,最能反映英国发动侵华战争的本质意图是
A.割香港岛给英国
B.赔款2100万银元
C.协定关税
D.外国人可以到中国内地游历、传教
5.
道光三十年(1850年),林则徐对关心国事的年青人说:“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吾老矣,君等当见之。”以下能证明林则徐预见的史实是
①侵吞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
②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了辽东半岛
③统帅八国联军镇压了义和团运动
④支持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果实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
有人认为:“鸦片战争是两种文化的冲突,一个是农业的、崇奉儒教的、落后的、已在齐腰深的沙子中挣扎的没落王朝,……另一个是工业的、资本主义的、进步的、积极进取的社会。两种制度相遇(两种文明交融),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对这一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①鸦片战争是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相冲突的表现
②英国发动的是侵略战争
③两种文明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④中国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7.
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A.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B.“天朝上国“规制受到冲击
C.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理D.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