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联盟]山西省现代双语学校南校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14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练习)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04992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7/11/19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阅读下列三幅图片,回答有关问题

回答:
(1)图一签订于哪一年? 对中国社会有何影响?
(2)图二割 占了中国哪些领土? 列强对中国侵略又有何变化?
(3)图三是在什么背景下签订的? 有何主要影响?

2.单选题(共18题)

2.
“弱肉强食多国合谋再宰蹇舛中华,外攘内安清廷摇摆又失锦绣河山。”对联中的这场战争给中国造成的永久性伤痛有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圆明园被焚毁,中华文化大浩劫
C.中外反动势力勾结的局面正式形成
D.台湾和祖国隔离长达五十年之久
3.
对义和团“扶清灭洋”口号的正确认识是   (  )
①反映了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尖锐矛盾 
②说明义和团对清政府的认识不足  
③带有盲目排外的性质
④具有爱国主义的性质
A.①②③④B.①④
C.①②③D.①③④
4.
1904年章太炎写了一副对联:“今日幸颐和,明日幸海子,几忘曾幸古长安,亿兆民膏血轻抛,只顾一人庆有;五旬割云南,六旬割台湾,此时又割东三省,数千里版图尽弃,每逢万寿疆无。”以下有关此对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一人”指的是慈禧太后
B.“割台湾”指的是《马关条约》
C.揭示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D.“割东三省”指的是九一八事变
5.
瑞澄(1863—1912),满洲正黄旗人,在一封家书中曾这样描述过一场事件:“各国洋兵已满九城,火光冲天者三日夜,地安门桥以南烧尽,西四至西单烧尽,朝阳门楼、前门楼均烧化为乌有。”据此判断这场事件应该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6.
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给清政府的施政启示是 (  )
A.采用西洋方式编练军队
B.避战求和,保存实力
C.“我君可欺,而我民不可起”
D.举借外债,用钱财换和平
7.
1900年6月19日,德国《前进报》刊登社论:“中国在其维护本国领土和民族独立的斗争中,应该同布尔人一样得到一切具有政治道德的朋友的同情。如果我国青年正在东亚的战场上流血,我们当然为他们的牺牲而伤心,可是对于他们的敌人,我们却不能不寄予同情。" 作者同情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B.八国联军侵华
C.甲午中日战争D.义和团运动
8.
甲午中日战争产生的影响和后果有 (  )
①列强的侵略势力进一步向中国内地深入  
②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 
③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④清政府不得不大量举借外债
A.①③④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9.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日本臣民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至应享优例豁除。" 此条约内容给中国带来的最严重危害是
A.大大便利了列强的商品输出
B.列强侵略范围由此延伸至内地
C.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D.中国关税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10.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以前的侵华战争最大的不同点是(  )
A.赔款数额大B.联合的国家多
C.签订了不平等条约D.目的是直接镇压中国人民革命
11.
据《庚子西狩丛谈》记载:慈禧曾对怀来知县吴永哭诉道:“连日历行数百里,不得饮食,既冷且饿。昨夜我与皇帝仅得一板凳相与贴背而坐,仰望达旦。”这段史事应出现在 (  )
A.英法联军进攻北京时
B.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后
C.戊戌变法康梁得势时
D.八国联军进入北京后
12.
右图展示了近代某一次重要战役,对此叙述正确的是
A.战役结束后清舰队全军覆没
B.清朝军民反割台斗争的关键战役
C.清军将领邓世昌于此役壮烈殉国
D.战役发生于清军运兵朝鲜途中
13.
19世纪末,有人题联于京师:“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指的是
A.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4.
《马关条约》的内容中,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最为不利的是
A.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
B.割让台湾、澎湖列岛、辽东半岛给日本
C.开放重庆沙市苏州杭州为商埠
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15.
《马关条约》的签订标志着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阶段,其主要依据是
A.列强强迫清政府承担巨额赔款
B.列强势力开始进入中国腹地
C.列强从商品输出为主转为资本输出为主
D.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6.
唐德刚认为我国的社会政治制度在某次战争前千年不变,战后十年一变。这次战争有可能是
A.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
C.抗日战争D.解放战争
17.
《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完全确立主要是指
A.中国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B.帝国主义直接控制了中国的内政外交
C.清政府成为列强侵华的工具
D.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18.
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颁布“向各国宣战懿旨”。6月26日,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驻上海领事商定《东南保护约款》,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公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以保中外商民人民产业为主”。这表明
A.列强在华势力受到有效遏制B.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
C.地方实力派成为列强代理人D.地方势力与朝廷分庭抗礼
19.
(题文)日本强迫清政府开重庆为商埠那一年发生的历史事件有
①日俄战争在中国东北爆发②台湾人民掀起了反割台斗争③康有为发动了“公车上书”④日本向中国提出“二十一条”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选择题(共3题)

20.2013年3月以来, H7N9流感在部分地区爆发继而扩散,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由卫生部牵头、多部门参加的联防联控工作小组,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政府积极防控H7N9流感体现了
21.2013年3月以来, H7N9流感在部分地区爆发继而扩散,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由卫生部牵头、多部门参加的联防联控工作小组,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政府积极防控H7N9流感体现了
22.2013年3月以来, H7N9流感在部分地区爆发继而扩散,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由卫生部牵头、多部门参加的联防联控工作小组,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政府积极防控H7N9流感体现了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8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