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全套备课课时练习:第13课 太平天国运动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04972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7/11/25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日,殿上议事,北王问东王曰:“闻兄有不臣之心,自称万岁。”东王闻言,积威凌北王,北王即抽刀屠东王之腹。
——《世载堂杂忆》
材料二 1861年12月26日,停泊天京的英舰舰长宾汉奉命提出悬挂英旗的船只自由航行于太平天国领域内的河流,太平军不得侵及上海、吴淞、汉口、九江周围百里地带,并不得扰及镇江英领事署所在的银岛等要求。太平天国对这些无理要求都一一予以驳复。
材料三 1863年7月,英国首相巴麦尊说:“既然恭亲王和那些同他一样开明的同僚们所奉行的政策,证明了中国是准备和外人发生亲密的关系的,那么对我们来说,如果不努力协助这个开明的中国政府从事于改进的努力,那是自取灭亡的。”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重大事件?该事件发生后太平天国领导人颁布的施政方案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太平天国的什么目的?材料三中英国“协助这个开明的中国政府”做的事情是什么?
(3)综合上述材料,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连绵不断的起义已延续了十年之久,现在已经汇合成一个强大的革命”,“可以大胆预言,中国革命将把火星抛到现代工业体系的即将爆炸的地雷上,使酝酿已久的普遍危机爆发”。
——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
材料二   “运动一开始就带着宗教的色彩。”“除了改朝换代以外,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他们给予民众的惊惶比给予旧统治者们的惊惶还要厉害。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与停滞腐朽对立。”“显然,太平军就是中国人的幻想所描绘的那个魔鬼的化身。但是……这个魔鬼是停滞的社会生活的产物。”
——马克思
材料三  太平天国“只知有民族,不知有民权;只知有君主,不知有民主。即使成功了,也不过是历史上的又一个封建王朝而已”。
——孙中山
材料四  洪秀全是中国近代向西方探索真理的先进人物之一。
——***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马克思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变化?分析马克思认识发生变化的原因,并说明我们可从中学习马克思怎样的治学态度。
(2)材料二、三都否定了太平天国,各自的依据是什么?
(3)与前三则材料不同,材料四是如何肯定太平天国运动的?

2.单选题(共16题)

3.
有史学家曾说:“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反应之所以迟钝,是由于中国社会在19世纪中叶面临很不平常的历史环境。内部事务万分火急,至于对西方则可以暂缓一步。”这里“内部事务万分火急”主要指的是
A.鸦片走私严重,毒害国人
B.统治集团内部出现洋务派与顽固派之争
C.爆发太平天国运动
D.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了一系列的武装起义
4.
下列关于《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前者是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空想
B.后者是符合时代潮流的进步方案
C.后者是前者的补充、继承和发展
D.都是巩固太平天国的纲领和方案
5.
1853年英国控制的报纸宣扬:“叛乱的最后成功将是敌视在中国的外国人的信号……大清王朝被推翻,我们的损失将很大。”对这段文字理解正确的是
①文中“叛乱”是指太平天国运动
②反映了中外反动势力之间矛盾的缓和
③侵略者极端仇视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
④在镇压人民革命上,中外反动势力具有一致的根本利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
《资政新篇》载:“倘邦中人不自爱惜,自暴自弃,则鹬蚌相持,转为渔人之利,那时始吾兄弟不和外人欺,国人不和外邦欺,悔之晚矣!”洪仁玕这句话是鉴于(  )
A.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教训B.不发展资本主义的教训
C.天京变乱的教训D.不接受《天朝田亩制度》的教训
7.
有学者认为《资政新篇》的价值在于,它在近代条件下给农民革命提示了一条摆脱封建羁绊,甩开落后空想,继续前进的方向和道路。这反映了《资政新篇》
A. 有着超前意义并符合历史发展潮流
B. 体现了传统社会的平均主义心态
C. 克服了农民阶级局限并具有可行性
D. 获得了广大下层民众的理解支持
8.
“按照《天朝田亩制度》所宣布的目标,太平军运动确实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在这场革命中经济竞争被完全消灭;家庭被剥夺了它在经济和社会上的重要作用;国家获得了一种新的合法性和更广泛的权力”。材料中的太平军的“社会革命”
A.顺应了当时中国小农经济的国情
B.是绝对平均主义的体现
C.强调了国家对百姓财产权的尊重
D.是战争环境的必然选择
9.
洪仁玕在《资政新篇》提出“主张兴办近代工矿、交通、金融、邮政事业,并允许私人经营,允许使用雇佣劳动;主张与外国平等往来通商,同时用竞争手段抑制经济扩张。”这些主张大多得到洪秀全的肯定。这主要说明了
A.洪仁玕的主张符合农民阶级的需求
B.太平天国运动具有新的时代特征
C.太平天国运动的阶级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D.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影响农民思想的变化
10.
《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将每户足够食用以外的粮食归入国库,有婚娶弥月、疾病荒灾等开支,全由国库支给。儿童读圣书,居民听教化等则在礼拜堂进行。这可以用来说明太平天国
A.深受西方生活方式的影响
B.追求平等的政治生活
C.进行移风易俗的社会改革
D.满足农民迫切的愿望
11.
“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他们没有任何口号,他们给予民众的惊惶比给予旧统治者们的惊惶还要厉害。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与停滞腐朽对立,这种破坏没有一点建设工作的苗头……”马克思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这一观点显然不适合用于评价(    )
A.永安建制与定都天京B.北伐、西征和东征
C.《天朝田亩制度》的制定D.《资政新篇》的颁布
12.
太平天国的领导者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大声疾呼:“中国必须认清世界大势,学俄罗斯、日本的榜样……‘因时制宜’,取法西方各国的‘纲常大典’。”洪仁玕的这一观点
①是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②是借鉴资本主义文明的产物 ③是对《天朝田亩制度》的继承和发展 ④没有摆脱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A.①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
13.
史学家认为:“洪仁玕的思想虽不够充分,但却十分可贵,朝这个方向走下去,一定能上道。”据这种观点判断,太平天国运动“朝这个方向走下去”的表现是
A.制定《天朝田亩制度》
B.提出《资政新篇》
C.创立拜上帝教
D.永安建制
14.
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说:“兴银行。倘有百万家财者…… 或三、四富民共请立,或一人请立,均无不可”、“准富者请人雇工,不得买奴,贻笑外邦。”这表明他
A.维护平均主义的分配方案B.反映了农民阶级的愿望
C.提倡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D.停留于中国古代的落后思想
15.
下列有关太平天国运动的事件,其中发生在今南京市的有
①金田起义
②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③定都天京
④提出《资政新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6.
太平天国
《资政新篇》内容
统一政令,依法治国
听取社会舆论,反对迷信
兴办保险事业
兴办医院和慈善机构
 
《资政新篇》的下列内容说明了
A.这个文件适应了太平天国革命的需要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对农民的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
C.当时的农民阶级要求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D.近代农民领袖能够接受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主张
17.
《天朝田亩制度》中规定:“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这些规定的实质是
A.否定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B.实施男女平等的分配方案
C.建立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D.贯彻了平均主义的分配原则
18.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是太平天国描绘的理想社会蓝图。对这一方案的评述,正确的是
A.这是中国第一个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B.表达了农民阶级反抗列强侵略的要求
C.体现了太平天国建立现代国家的设想
D.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获得土地的愿望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