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恩格斯说:“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材料二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材料三 在我们的印象里,革命往往伴随着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两百多年前,英国却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革命。这场革命没有你死我活的拼杀,而是通过和平的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⑴材料一中是14世纪在意大利兴起的一场崭新的、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其核心思想是什么?
⑵15-17世纪,这场运动扩展到欧洲其他地方。请写出这个时期英国的一位文学巨匠,列出他的两部代表作品。
⑶材料二节选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颁布的一部法律文献,它的名称是什么?
⑷这次资产阶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⑸材料三中“彻底改变了人们生产和生活方式的革命”是指什么?
材料一 恩格斯说:“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材料二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材料三 在我们的印象里,革命往往伴随着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两百多年前,英国却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革命。这场革命没有你死我活的拼杀,而是通过和平的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⑴材料一中是14世纪在意大利兴起的一场崭新的、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其核心思想是什么?
⑵15-17世纪,这场运动扩展到欧洲其他地方。请写出这个时期英国的一位文学巨匠,列出他的两部代表作品。
⑶材料二节选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颁布的一部法律文献,它的名称是什么?
⑷这次资产阶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⑸材料三中“彻底改变了人们生产和生活方式的革命”是指什么?
2.
某中学九(4)班开展了一次主题活动课,分组探寻英国、美国的近代崛起历程。(8分)
(1)A组同学探寻英国崛起历程:英国在世界近代历史上占有非常特殊的地位。它是第一个迈进现代社会的国家,在17-19世纪时它是世界发展的领头羊。当时的英国曾经号称“日不落帝国”和“世界工厂”。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17-19世纪的时候英国是世界发展的领头羊。试从政治、经济两个角度分析原因。(2分)
②思想文化在大国崛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英国首相丘吉尔有这样一句名言:我宁愿失去一个印度,也不肯失去一个莎士比亚。请举出一位伟大的英国科学家或思想家。(1分)
(2)B组同学探寻美国崛起历程:美国这个国家虽然只有239年的历史,但却演绎了大国崛起的罕见奇迹:美利坚民族并不是北美大陆首批开辟者,但经过100余年的时间,美国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大国,我们形象地称之为“从蚂蚁到大象”。据所学知识回答:
①材料中的“美利坚民族并不是北美大陆的首批开辟者”,那么是谁率领船队成为美洲大陆的首批开辟者?(1分)
②请为18-19世纪美国从蚂蚁到大象的转变中的论点提供史实证明(3分)
(3)通过探讨,你认为一个国家要崛起要复兴应具备哪些要素?( 1分)
(1)A组同学探寻英国崛起历程:英国在世界近代历史上占有非常特殊的地位。它是第一个迈进现代社会的国家,在17-19世纪时它是世界发展的领头羊。当时的英国曾经号称“日不落帝国”和“世界工厂”。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17-19世纪的时候英国是世界发展的领头羊。试从政治、经济两个角度分析原因。(2分)
②思想文化在大国崛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英国首相丘吉尔有这样一句名言:我宁愿失去一个印度,也不肯失去一个莎士比亚。请举出一位伟大的英国科学家或思想家。(1分)
(2)B组同学探寻美国崛起历程:美国这个国家虽然只有239年的历史,但却演绎了大国崛起的罕见奇迹:美利坚民族并不是北美大陆首批开辟者,但经过100余年的时间,美国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大国,我们形象地称之为“从蚂蚁到大象”。据所学知识回答:
①材料中的“美利坚民族并不是北美大陆的首批开辟者”,那么是谁率领船队成为美洲大陆的首批开辟者?(1分)
②请为18-19世纪美国从蚂蚁到大象的转变中的论点提供史实证明(3分)
论点 | 史实(历史事件各一例) |
争取民族解放 | |
维护国家统一 | |
领先科技发展 | |
(3)通过探讨,你认为一个国家要崛起要复兴应具备哪些要素?( 1分)
3.
某中学九年级(1)班历史学习小组开展探究工业革命的活动,同学们搜集到了如下图片。

(1)图二中的发明把人类带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请概括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
(2)图三所示的重要发明对人类生活带来什么影响?它采用的动力机械和主要能源分别是什么?
(3)图四体现的是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英国棉花加工量和生铁产量迅猛增长的情况。试分析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4)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图一、图二、图三与图四之间的内在联系。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这对我国今天进行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1)图二中的发明把人类带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请概括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
(2)图三所示的重要发明对人类生活带来什么影响?它采用的动力机械和主要能源分别是什么?
(3)图四体现的是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英国棉花加工量和生铁产量迅猛增长的情况。试分析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4)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图一、图二、图三与图四之间的内在联系。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这对我国今天进行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
材料二 1863年1月1日起……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
(1)材料一、二分别与哪一重要历史事件有关?两个历史事件的领导者分别是谁?
(2)以上两个重大事件的共同历史作用是什么?
(3)材料二出自什么文件?它的颁布有何作用?
(4)以上两个事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材料一 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
材料二 1863年1月1日起……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
(1)材料一、二分别与哪一重要历史事件有关?两个历史事件的领导者分别是谁?
(2)以上两个重大事件的共同历史作用是什么?
(3)材料二出自什么文件?它的颁布有何作用?
(4)以上两个事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2.选择题- (共20题)
5.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成为时代的潮流,这里的“潮流”包含下列哪些重要事件? ( )
①1861年俄国改革②日本明治维新③美国南北战争④戊戌变法
①1861年俄国改革②日本明治维新③美国南北战争④戊戌变法
A.①②③④ | B.①③ | C.③④ | D.①②③ |
6.
19世纪中期俄国的改革和日本的明治维新均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其主要依据是
A.两国的改革都是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进行的 |
B.两国的改革都是采取自上而下的形式 |
C.改革使两国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
D.改革使两国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
7.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们认为“人类可以成就伟大的事业。”这种理念充分说明了文艺复兴运动的性质是( )
A.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 B.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 |
C.基督教文化的发展 | D.封建世俗文化的兴起 |
8.
下面是一位同学准备的自编剧本中的一幕:
①一位商人慕名来到了文艺复兴的发源地英国
②会见了文艺复兴的先驱莎士比亚
③探讨了但丁的悲剧《哈姆雷特》
④他们还欣赏了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你认为剧本应该修改的地方有
①一位商人慕名来到了文艺复兴的发源地英国
②会见了文艺复兴的先驱莎士比亚
③探讨了但丁的悲剧《哈姆雷特》
④他们还欣赏了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你认为剧本应该修改的地方有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13.
1801年—1831年,英国城市人口增长了两倍多。到1851年,城市人口已达总人口的百分之五十四,1870年达到百分之七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新航路的开辟 | B.工业革命 | C.殖民扩张 | D.宪章运动 |
14.
詹姆士·布恩是一位生活在18世纪40-90年代极富经营头脑的英国某织布厂厂主,1785年后,他把工厂搬迁到交通便利的地方。詹姆士·布恩搬迁工厂与下列哪一因素有关( )
A.珍妮纺纱机的发明 | B.瓦特改进蒸汽机 |
C.火车的出现 | D.轮船的发明 |
17.
下图是俄罗斯为纪念某一重大事件150周年,于2011年2月1日发行的纪念币,图案左侧为一名农夫在田间卖力耕作的情景,右侧为一支成45度角放置的鹅毛笔,下方为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签名。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是( )


A.彼得一世改革 | B.克里木战争 |
C.俄国农奴制改革 | D.明治维新 |
19.
运用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属于俄国1861年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不同点的是
A.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
B.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
C.摆脱了严重的民族危机. |
D.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
20.
俄国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相同点有
①改革前两国的社会性质都相同
②改革后两国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
③都是自上而下地改革
④改革都不彻底
⑤改革都改变了两国社会性质
①改革前两国的社会性质都相同
②改革后两国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
③都是自上而下地改革
④改革都不彻底
⑤改革都改变了两国社会性质
A.①②④ | B.②③④⑤ |
C.①③④⑤ | D.①②③④⑤ |
21.
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可谓“同是天涯沦落人”,但到19世纪后期,两国“相逢之时”,已经“不曾相识”。这是因为日本在明治维新后( )
A.沦为半殖民地 | B.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
C.开始受到西方的侵略 | D.彻底废除了封建制度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