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地理大发现前,欧洲人对生活在神秘遥远的东方人民深感离奇莫测;传奇的虚幻令人惊愕:如说恒河源头的印度人吃蛇,而且能活到400岁;有些人生来只有一条腿,但行动灵巧……甚至认为印度洋的土地上是一个由人和动物两类怪物组成的世界。
材料二:明朝万历年间(16世纪后期),西方传教士利玛窦来华拿出一幅世界地图给中国人看,这是中国人首次面临另一种崭新的世界观,因为明代中国人的地图清楚标明:中国居于世界中心,由中国十五个布政使司居地图中部,四周有海环绕,海中有若干岛屿,上面写着九个蛮国名称。这些“岛国”总面积可能还不如中国一个省份大……
材料三:直至15世纪,欧洲的世界地图也很简单:基督耶稣高高在上俯视世界。从诺亚方舟洪水退却之后,诺亚三个儿子分别居住欧、亚、非三洲,成为各洲始祖。地图上用圆规画出网状,网状内有代表城市和王国的旗帜与城堡,所谓“世界”即以地中海区域为主要范围的世界。
(1)为何当时的欧洲人会对东方有如此怪异的印象?
(2)为何当时的中国人会坚持那样的世界观?
(3)为何欧洲人在15世纪前绘制如此的世界地图,并坚持地中海为中心的世界观?
材料一:在地理大发现前,欧洲人对生活在神秘遥远的东方人民深感离奇莫测;传奇的虚幻令人惊愕:如说恒河源头的印度人吃蛇,而且能活到400岁;有些人生来只有一条腿,但行动灵巧……甚至认为印度洋的土地上是一个由人和动物两类怪物组成的世界。
材料二:明朝万历年间(16世纪后期),西方传教士利玛窦来华拿出一幅世界地图给中国人看,这是中国人首次面临另一种崭新的世界观,因为明代中国人的地图清楚标明:中国居于世界中心,由中国十五个布政使司居地图中部,四周有海环绕,海中有若干岛屿,上面写着九个蛮国名称。这些“岛国”总面积可能还不如中国一个省份大……
材料三:直至15世纪,欧洲的世界地图也很简单:基督耶稣高高在上俯视世界。从诺亚方舟洪水退却之后,诺亚三个儿子分别居住欧、亚、非三洲,成为各洲始祖。地图上用圆规画出网状,网状内有代表城市和王国的旗帜与城堡,所谓“世界”即以地中海区域为主要范围的世界。
(1)为何当时的欧洲人会对东方有如此怪异的印象?
(2)为何当时的中国人会坚持那样的世界观?
(3)为何欧洲人在15世纪前绘制如此的世界地图,并坚持地中海为中心的世界观?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洲的发现,以及经由好望角去往东印度的通路的发现,是人类历史上最重大、最重要的事件。”
(1)美洲大陆是谁发现的?东印度群岛在亚洲哪一部分?
(2)三位伟人阐述的主题是什么?
(3)材料二中加线的句子是指新航路开辟的哪项意义?怎样理解?
材料一 “美洲的发现,以及经由好望角去往东印度的通路的发现,是人类历史上最重大、最重要的事件。”
——亚当斯密
材料二 “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扩大了交往,从而使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发展有了巨大的高涨。从那里输入的新产品,特别是投入流通领域的大量金银(它们根本改变了阶级之间的相互关系,沉重打击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劳动者)冒险的远征,殖民地的开拓,首先是当时市场已经可能扩大为而且规模愈来愈大地扩大为世界市场,所有这一切产生了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马克思和恩格斯
请回答:(1)美洲大陆是谁发现的?东印度群岛在亚洲哪一部分?
(2)三位伟人阐述的主题是什么?
(3)材料二中加线的句子是指新航路开辟的哪项意义?怎样理解?
2.单选题- (共11题)
3.
1570~1780年,欧洲国家商船的运载能力发生巨大变化,阅读下表(单位:吨)判断甲、乙两国分别是
年份国家 | 1570 | 1670 | 1780 |
甲 | 232000 | 568000 | 450000 |
乙 | 51000 | 260000 | 1000000 |
A.英国、西班牙 |
B.荷兰、葡萄牙 |
C.英国、荷兰 |
D.荷兰、英国 |
4.
新航路开辟后,英国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加入了激烈的海外贸易竞争。18世纪中期,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在确立世界殖民霸权的过程中,英国迈出的第一步是
A.打败“无敌舰队” |
B.建立伦敦公司 |
C.发布《航海条例》 |
D.进行七年战争 |
5.
马克思说:“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东印度公司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都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描述了西方殖民者对外殖民掠夺的主要方式 |
B.客观上说明了西方殖民掠夺对资本主义发展的作用 |
C.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是建立在对亚洲、非洲、美洲人民血腥掠夺的基础之上 |
D.这一时期西方对外掠夺主要是为了满足对原料与市场的需求 |
6.
阅读并分析下图,其中导致英国麦价快速上涨的主要原因( )

A. 新航路开辟所带来的“价格革命”
B. 国际市场对英国小麦的过度依赖
C. 英国在殖民争夺中取得初步胜利
D. 英国在与荷兰的贸易竞争中获利

A. 新航路开辟所带来的“价格革命”
B. 国际市场对英国小麦的过度依赖
C. 英国在殖民争夺中取得初步胜利
D. 英国在与荷兰的贸易竞争中获利
7.
在世界历史上,首次出现“南北美洲和东欧(包括西伯利亚)生产原料,非洲提供人力,亚洲提供各种奢侈品,西欧则指挥这些全球性活动”。其描述的现象开始于( )
A.文艺复兴 | B.新航路开辟 |
C.“光荣革命” | D.工业革命 |
8.
有人说,21世纪是海洋经济的时代,而古希腊的战略家狄米斯·托克利也曾说过:“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一切。”17世纪控制海洋、拥有海上殖民霸权的国家是
A.西班牙 | B.荷兰 | C.法国 | D.英国 |
9.
1651年,克伦威尔颁布《航海条例》规定:“……无论为英国人或别国殖民地,所生产、出产或制造的任何货物和商品,如非由属于本共和国人民所有的任何种类船舶载运,皆不准输入或带进英吉利共和国……殖民地或领土。”这一“条例”
A.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
B.引发了英荷两国之间的战争 |
C.引起了西欧“商业革命” |
D.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 |
10.
17世纪(严格地说是1580-1670年间)被称为荷兰的“黄金时代”,其间荷兰经济取得了“在后人看来也可能是个令人叹为观止的奇迹”,成为“第一个现代经济体”。其主要原因是
A.在新航路开辟后成为世界商贸中心 |
B.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成为海上霸主 |
C.颁布《航海条例》掌握了海上优势 |
D.凭借发达的贸易金融和造船业称雄 |
11.
1500~1800年美洲人口结构发生变化,欧洲人、印欧混血人、非洲人、非欧混血人数量不断增加,并最终超过美洲原住民。造成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美洲原住民遭到大量屠杀 |
B.欧洲人对美洲不断的探险和征服 |
C.外来疾病导致美洲原住民大量死亡 |
D.欧洲人在美洲大陆的分布越来越广泛 |
12.
荷兰诗人冯德尔曾经写道:“我们阿姆斯特丹人扬帆远航……利润指引我们跨海越洋。为了爱财之心,我们走遍了世界上所以的海港”上述情形最可能出现在
A.15世纪 |
B.16世纪 |
C.17世纪 |
D.18世纪 |
13.
17世纪中期,英国颁布了《航海条例》,遭到荷兰的强烈反对.引发了双方的三次战争,结果荷兰战败,英国夺取了荷兰在北美的殖民地。但到19世纪40年代末,英国却废除了《航海条例》。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
A.英国完成工业革命 | B.英荷关系的改善 |
C.英国殖民重心由北美转移到亚洲 | D.英国实力的衰落 |
3.选择题- (共2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1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