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九姑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下学期必修二历史期末试卷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04682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7/29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农业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产业。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财产轻便),其产约则轻(容易)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
——战国《吕氏春秋·上农》
材料二长期以来,苏维埃政权一直把农民出售粮食和其它农产品的行为宣布为投机倒把,甚至视为反革命行为而予以惩办。现在,他们(农民)处置自己的农产品的行为就不能再叫做投机倒把了。
——《苏维埃时期苏联历史文件与资料集》
材料三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讲义》
请完成下列要求:
(1)材料一体现的核心思想是什么?指出其产生的经济基础及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农民……而予以惩办”的原因。后来发生的变化,主要是因为实施了什么政策?
(3)材料三中所述的“包产到户”政策最先在哪两个省份实行?为什么说“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这一政策为何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4)综合上述问题与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农业建设的认识。
2.
走向全球化是近现代世界经济发展的突出特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不可思议的是,开启人类这一历史大幕的,并不是当时(指15世纪末16世纪初)欧洲的经济和文化中心,而是偏居在欧洲大陆西南角上两个面积不大的国家——葡萄牙和西班牙。……那么,究竟是什么力量推动小小的伊比利亚半岛征服海洋、进而主宰世界长达一个多世纪呢?
材料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
年份
美国
英国
法国
德国
日本
1937年
41.4
12.5
6
9
4.8
1948年
56.4
11.7
4.1
4.3
1.5
 
材料三、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经济全球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向前推进。与此同时,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全球化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忧虑。
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西班牙、葡萄牙“征服海洋”的政治条件和精神因素;西班牙、葡萄牙开启了怎样的“人类历史大幕”?
(2)材料二的数据表明,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有什么影响?
(3)根据你对当前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了解,选择一个全球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你的解决思路。

2.单选题(共12题)

3.
下列某城市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被迫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改革开放后,这个城市又是最早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
A.上海
B.广州
C.厦门
D.汕头
4.
1947年,上海五家专门印制钞票的印刷厂一分钟能印制1600万元的纸币,日夜赶制仍不能满足需要。后来,国民政府只好发10万元的大钞。这给民族工业带来的影响是
A.提供了更多的民族资本
B.使民族工业遭到了致命打击
C.减轻了官僚资本的压迫
D.使民族工业得到恢复和发展
5.
明代烧制了大量带有阿拉伯文和梵文装饰图案的瓷器,清代专门烧制西餐用具和鱼缸,这主要是因为
A.很多人开始喜欢外国文化和西方生活方式
B.适应国外客户的需要
C.外来文化的影响
D.王室和贵族奢侈生活的需要
6.
商周时期,统治者推行井田制,贵族组织奴隶、平民进行农业生产;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形成了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 土地经营权发生深刻变化
B. 铁犁牛耕出现促进生产效率提高
C. 生产关系发生本质性变化
D. 国君承认私田主人的土地所有权
7.
“山田久欲拆,秋至尚求雨。妇女喜秋凉,踏车多笑语。”其中“车”是指
A.翻车
B.筒车
C.耧车
D.水排
8.
某瓷器收藏家的藏品有珐琅彩瓷瓶、五彩镂空云凤纹瓶。该收藏家的生活时代不早于
A.汉代
B.隋唐
C.宋元
D.清代
9.
据记载,1500--1620年间,欧洲的物价平均涨了300%一400%.这一现象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
A.贸易发展迅速
B.金银大量流入
C.商品供不应求
D.世界市场形成
10.
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商业革命”,“商业革命”主要是指
①扩大了各地区、各民族的经济交往
②欧洲与亚洲、非洲的贸易扩大,欧洲市场商品种类繁多
③欧洲商路和贸易枢纽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④贵金属大量流入,西欧市场金银持续贬值,商品价格直线上升。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1.
(题文)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
A.整个革命的进程时间缩短
B.科学与技术结合特别紧密
C.社会生产力获得极大提高
D.先进国家几乎是同时进行
12.
经济学家顾准认为新中国在某次大饥荒之后,由于“贯彻了一系列正确的政策措施……1963年各地蔬菜供应大增,1964年肉蛋鱼供应大增,油菜籽和蔗糖成倍增产。”这里“正确的政策措施”是
A.“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决策
B.“农业合作化”的政策
C.“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3.
1985年4月30日安庆市推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工作全面开展。纺织厂等18家企业为第一批厂长(经理)负责制试行单位。这一工作开展的相关背景是
A.安庆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
B.城市经济体制的全面展开
C.中央开发14个沿海城市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4.
有人以“从摇篮到坟墓的全面照顾”来形容1948年以来的英国国民。这主要是突出英国是一个福利国家。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确立并完善了社会福利制度。以下对“福利国家”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缓解社会矛盾,改善了低收入阶层的生活
B.扩大了社会消费,提高了人们工作积极性
C.财政支出扩大,造成财政赤字
D.其实质是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