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晨鸡呜邻里,群动从所务。农夫行饷田,闺妾起缝素。
——唐·王维《丁寓田家有赠》
材料二日本学者内藤湖南指出:“若说近世史应从什么时候开始?这应当是宋以后……宋代发生了商业革命……北宋以后堪称近代史。”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但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事实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苏州)生齿(指人口)最繁,恒产绝少,家杼轴(织布机上的主要部件)而户纂(赤色的丝带)组(宽丝带),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
——《明神宗实录》卷三六一
材料四机器制造创于泰西(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而效行于中国……天津麦面盛行,今秋又有宁人(指朱其昂)购来磨面机器一座,在紫竹林招商局下开张磨坊,名曰“贻来牟机器磨坊”。日计焦煤若干,及用机器司务两人外,又需小工十余人,开销似乎过费。然事半功倍,出面极多;且面色纯白,与用牛磨者迥然不相同。
——1878年12月14日《申报》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比较内藤湖南和斯塔夫里阿诺斯对宋代历史地位认识的异同。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机户”与“机工”之间的关系及这种“关系”在当时发展缓慢的主要政策原因。
(4)根据材料四概括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出现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综合上述材料,概述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
材料一晨鸡呜邻里,群动从所务。农夫行饷田,闺妾起缝素。
——唐·王维《丁寓田家有赠》
材料二日本学者内藤湖南指出:“若说近世史应从什么时候开始?这应当是宋以后……宋代发生了商业革命……北宋以后堪称近代史。”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但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事实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苏州)生齿(指人口)最繁,恒产绝少,家杼轴(织布机上的主要部件)而户纂(赤色的丝带)组(宽丝带),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
——《明神宗实录》卷三六一
材料四机器制造创于泰西(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而效行于中国……天津麦面盛行,今秋又有宁人(指朱其昂)购来磨面机器一座,在紫竹林招商局下开张磨坊,名曰“贻来牟机器磨坊”。日计焦煤若干,及用机器司务两人外,又需小工十余人,开销似乎过费。然事半功倍,出面极多;且面色纯白,与用牛磨者迥然不相同。
——1878年12月14日《申报》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比较内藤湖南和斯塔夫里阿诺斯对宋代历史地位认识的异同。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机户”与“机工”之间的关系及这种“关系”在当时发展缓慢的主要政策原因。
(4)根据材料四概括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出现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综合上述材料,概述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
2.单选题- (共17题)
7.
《卖炭翁》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家喻户晓的诗作。诗中叙述老翁“晓驾炭车碾冰辙”到长安城,“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此处的“市”是
A.没有行政管理的草市 |
B.地方自治的市镇 |
C.沿街开铺的街市 |
D.严格管制的集中市场 |
9.
清顺治十八年,朝廷派员至沿海各省“立界”筑垣墙,派兵戍守。《福州府志》记载,乾隆年间,在福建宁州“每处悬一碑日:敢出界者斩!”当时清政府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避免海难发生 |
B.严格控制对外贸易 |
C.杜绝西方思潮 |
D.防止鸦片走私 |
12.
中央电视台历史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写道:17世纪,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英国“抢占了先机”和“傲视全球”的典型表现分别是
A.通过新航路的开辟,推动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
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航海条例》加强了海外贸易 |
C.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工业革命成为最发达的工业国 |
D.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确立了海上霸主和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 |
13.
1896年,清朝政府下令“多以广开矿产为方今济急要图,当通谕各省将军督抚,体察各省情形,酌度办法具奏”。这一谕令反映出当时清朝政府
A.应对时局,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
B.出卖矿产资源,维护列强在华利益 |
C.思想保守,阻碍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
D.强化中央集权,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
14.
有报纸感叹:“我数千年历史之蚕桑事,不沦亡于敌伪铁蹄之下,而消灭于……官僚资本之压迫榨取也!”此种状况出现于
A.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
B.抗日战争胜利以后 |
C.抗日战争时期 |
D.国民政府的前十年 |
15.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两,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进口的洋布就减少了10万匹。”这个变化说明洋务运动
A. 极大地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 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C. 培养了一批技术工人和科技人员 D. 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A. 极大地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 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C. 培养了一批技术工人和科技人员 D. 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7.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这次会议标志着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确立 |
B.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 |
C.政治体制改革全面启动 |
D.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发生转移 |
3.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7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