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山市中山纪念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3课太平天国运动练习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04641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8/25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杂以九等。……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二 兴车马之利,……倘有能造如外邦火轮车,一日夜能行七八千里者,准自专其利,限满准他人仿做。兴银行,……兴器皿技艺。有能造精奇利便者,准其自售。兴宝藏。凡金、银、铜、铁……等货,有民探出者,准其禀报,爵为总领,准其招民采取。
──《资政新篇》
请回答:
(1)分析材料一、材料二《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有关经济方面的规定,各自体现了什么思想?
(2)从时代的要求看,这两种经济思想各具有什么鲜明的进步性?

2.简答题(共1题)

2.
太平天国运动体现了新旧交替时代农民战争的哪些特点?试从历史背景分析产生这些新特点的原因。它的失败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3.单选题(共20题)

3.
太平天国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准备阶段”,因为它
A.建立了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
B.是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C.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
D.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任务
4.
日本倒幕派领袖久玄端曾说过:“英法之所以未能随心所欲地对皇国大动干戈,就是因为中国的太平军声威雷震所致,万一的万一,太平军屈服于英法,英法必将入寇我国。”这表明中国的太平天国运动
A.牵制了英、法等西方殖民势力对日本倒幕运动的干涉
B.与日本共同反抗侵略
C.促使西方列强集中力量侵略日本
D.以反对西方列强入侵为主要斗争内容
5.
“向湖杭虚处力攻其背,彼必返救湖杭,候其撤兵远去,而行返自救,必获捷报也。”根据洪仁玕这一计策,陈玉成和李秀成取得的重大胜利是
A.三河镇大捷
B.破江南大营
C.破江北大营
D.攻克杭州
6.
下列有关太平天国运动的事件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金田起义
②秦日纲率军东征
③定都天京
④安庆失陷
⑤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
A.①②③④⑤
B.①④②⑤③
C.①③⑤②④
D.①③②⑤④
7.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旧式农民战争的局限性
B.拜上帝教不合中国国情
C.在军事策略上率犯错误
D.对封建王朝打击空前沉重
8.
为了推翻清朝的统治,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其教义综合了多种思想,主要有
①西方基督教教义
②资产阶级启蒙思想
③农民的平均主义
④儒家大同思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
《天朝田亩制度》的核心内容是
A.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B.实现小农土地私有制
C.生产、生活资料统归圣库
D.实行产品的平均分配
10.
拜上帝教创立后发展迅速,这从本质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
A.拜上帝教有创造精神
B.人民渴望平等平均
C.宗教迷信严重
D.阶级矛盾尖锐
11.
“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何得存此疆彼界之私,何可起尔吞我并之念。”这段话反映的思想实质是
A.均贫富
B.等贵贱
C.平分土地
D.推翻封建剥削制度
12.
下列属于《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相同点的是
A.代表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
B.都是根本无法实现的空想
C.代表先进中国人寻求真理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D.都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性
13.
下列图片中,是太平天国后期由洪秀全提拔的青年将领有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4.
某中学高三文科班围绕“如何看待太平天国利用宗教组织农民起义”的问题举行了一次课堂讨论,有同学将讨论情况进行了记录整理。其中对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教与基督教的关系有四种看法,正确的是
A.教义一致
B.改选利用
C.继承发扬
D.完全正确
15.
据当时人所写的《庚癸记略》记载:在江苏吴县,太平天国“监军职官)提各乡卒长职官)给田凭,每亩钱360文,领凭后租田概作自产,农民窃喜,陆续完纳。“这反映出在太平天国的一些占领区
A.基本上实行了耕者有其田的制度
B.没有触动旧的地主土地所有制
C.部分农民得到了土地或减轻了地租
D.实现了土地和产品的平均分配
16.
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
A.反映了农民阶级的要求与愿望
B.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具有资本主义性质
D.是太平天国的反帝革命纲领
17.
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说:“兴银行,倘有百万家财者……或三、四富民共请立,或一人请立,均无不可。”“准富者请雇工,不得买奴,贻笑外邦”;矿藏开采,“小则准乡,大则准县,尤大者准省及省外之人来采”。这表明他
①提倡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②赞成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
③主张采取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方式
④维护平均主义分配方案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8.
从适应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下列著作最具有进步意义的是
A.《海国图志》
B.《农政全书》
C.《天朝田亩制度》
D.《资政新篇》
19.
近人《世载堂杂忆》记载:“一日,殿上议事,北王问东王曰:“闻兄有不臣之心,自称万岁。”东王闻言,积威凌北王,北王即抽刀屠东王之腹。”此事造成了
A.太平军内部自相残杀
B.干王洪仁玕被黜去位
C.天王洪秀全不理朝政
D.中外反动派联合镇压
20.
“天京变乱”曾使太平天国陷入危局,但后来又略有起色。造成太平天国局面有所恢复的最主要原因是
A.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B.形成了新的领导核心
C.利用了清朝统治者的内部矛盾
D.确立了正确的战略方针
21.
与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新的时代特点表现在
①运动规模空前巨大;
②反封建同时反侵略;
③《天朝田亩制度》的平均主义理想;
④《资政新篇》的资本主义色彩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2.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中关于社会经济的主张
A. 互相矛盾
B. 大同小异
C. 完全一致
D. 互为补充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