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识读下列材料:
①香港回归交接仪式
②澳门回归交接仪式
③台湾民众反对“台独”

请回答:
(1)以上三幅图片反映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我国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怎样的解决方法?这一方法首先是为解决哪一地区问题而提出的?在实践中又首先运用于哪一问题的解决?
(2)我国政府在对台湾和港、澳的政策中有何异同?目前妨碍台湾与祖国统一的政治因素有哪些?
①香港回归交接仪式
②澳门回归交接仪式
③台湾民众反对“台独”

请回答:
(1)以上三幅图片反映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我国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怎样的解决方法?这一方法首先是为解决哪一地区问题而提出的?在实践中又首先运用于哪一问题的解决?
(2)我国政府在对台湾和港、澳的政策中有何异同?目前妨碍台湾与祖国统一的政治因素有哪些?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中央国家机构组织系统图

材料二前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构成表

请回答:
(1)据材料一说明我国中央国家机构的运行机制。
(2)材料二说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是怎样构成的?这反映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材料一中国中央国家机构组织系统图

材料二前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构成表

请回答:
(1)据材料一说明我国中央国家机构的运行机制。
(2)材料二说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是怎样构成的?这反映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2.单选题- (共19题)
3.
中国近现代史上先后出现了两部宪法,其中一部宪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另一部则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据此可知,这两部宪法都体现了
A.“人民主权”思想 |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C.“三权分立”理论 |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4.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全国人大曾多次修改我国的宪法,主要是为了
①适应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
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法律保障
③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④实现我国法律与国际法律的完全接轨
①适应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
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法律保障
③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④实现我国法律与国际法律的完全接轨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5.
位于烟台市中部的东李家庄村是一个普通的小村,随着初冬的到来,人们除了忙着采摘买卖苹果、修理农具外,村里早晚串门的人多了,外出打工和走亲戚的也都回来了……原来,这个村正在迎接新一届村干部的“海选”。材料内容反映出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在农村得到实行
②中国普通农民的民主意识不断加强
③村民民主自治制度成为广大农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途径
④“海选”为村民参政、议政提供了平台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在农村得到实行
②中国普通农民的民主意识不断加强
③村民民主自治制度成为广大农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途径
④“海选”为村民参政、议政提供了平台
A.①②③ |
B.①②③④ |
C.①③ |
D.①②④ |
6.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长期实行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所有自治区都是在中央政府统一领导下行使自治权利的 |
B.我国是在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的 |
C.在民族区域自治区内,当地政权机关都是由少数民族代表组成 |
D.各自治区内的少数民族都有改革自己风俗习惯的自由 |
7.
听证会作为一个新生事物,近几年屡见报端,这是政府问计于民的一种形式,也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体现。在听证会上,各方代表各抒己见,行使自己的公民权利。根据你的了解,听证会上公民行使的权利不包括
A.民主选举 |
B.民主监督 |
C.民主参与 |
D.民主决策 |
8.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和通过了三百多个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地方人大制定了四千多项地方性法规。这说明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立法机构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③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律在不断健全和完善
④各级地方人民代表大会有制定法律的权力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立法机构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③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律在不断健全和完善
④各级地方人民代表大会有制定法律的权力
A.①③④ |
B.③④ |
C.①②③④ |
D.①③ |
10.
新时期我国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制定了“一国两制”方针并在香港、澳门问题上取得巨大成功,主要在于它符合
①社会主义原则
②祖国统一原则
③实事求是原则
④“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原则
⑤“求同存异”原则
①社会主义原则
②祖国统一原则
③实事求是原则
④“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原则
⑤“求同存异”原则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⑤ |
C.②③ |
D.②③⑤ |
11.
1997年7月1日,中英两国政府在香港举行政权交接仪式,中国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1999年12月20日,中葡两国政府在澳门举行政权交接仪式,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香港、澳门的回归,表明祖国统一大业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也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施。“一国两制”构想取得巨大成功,主要在于
A.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
B.始终遵循实事求是原则 |
C.始终奉行和平共处原则 |
D.坚决贯彻独立自主原则 |
12.
1949年至今中国建立的新型民主政治制度包括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村民选举制度
④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村民选举制度
④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④ |
D.②③④ |
13.
民主建国会中央主任委员黄炎培,在国民党统治时期不愿在政府中任职。新中国成立后,他欣然就任政务院副总理兼轻工业部部长。黄炎培的出山与下列哪项制度相关联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B.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D.“一国两制” |
14.
下列关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性质的正确表述是
A.是中国第一部通过民主方式制定的宪法 |
B.是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性文件 |
C.是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性质的文件 |
D.是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
15.
1954年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的开幕词中***说:“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材料中的“里程碑”实际上是指
A.社会主义制度的最终确立 |
B.选举新的国家和政府领导人 |
C.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
D.制定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
16.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法制建设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其修订或制定的法律中,影响最大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
D.《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
18.
1980年,当时的台湾地区最高领导人蒋经国在回答美国人士提问时说:“大陆是中国领土,凡伤害中国同胞者,皆为中华民族敌人。”材料表明蒋经国
①希望共同维护民族利益
②希望实现国家统一
③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④倾向于接受“一国两制”方针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①希望共同维护民族利益
②希望实现国家统一
③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④倾向于接受“一国两制”方针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19.
“自从1949年台湾同祖国不幸分离以来,我们之间音讯不通,来往断绝,祖国不能统一。……近三十年台湾同祖国的分离,是人为的,……我们希望双方尽快实现通航通邮,以利双方同胞直接接触。”据材料信息,这应出自
A.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 |
B.1982年邓小平与撒切尔夫人的谈话 |
C.1992年“汪辜会谈”达成的“九二共识” |
D.2005年***与连战会谈纪要 |
20.
时至今日,“中国模式”作为一种独特的发展道路,引起了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讨论……青年评论家俞可平说,中国是采取“增量民主”的办法,“增量民主”表现为渐进地积量变为部分的质变。俞可平认为
A.中国的民主模式是最佳模式 |
B.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
C.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无需借鉴西方 |
D.“中国模式”具有世界意义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