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春愁丘逢甲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材料二乡愁余光中小时侯/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呵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材料三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苦;葬我于高山之巅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原台“国民政府”行政院长于右任《望大陆》
(1)材料一中作者的“愁”指的是什么?试分析其原因。这首诗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你所学指出这种“愁”最终的结局。
(2)材料二中作者的“愁”指的又是什么?试分析其历史原因。
(3)材料二、三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4)为了顺利推进台湾问题的解决,我国政府确立了怎样的对台基本方针?
(5)当前阻碍两岸统一的因素是什么?你认为当前促进祖国统一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材料一春愁丘逢甲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材料二乡愁余光中小时侯/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呵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材料三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苦;葬我于高山之巅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原台“国民政府”行政院长于右任《望大陆》
(1)材料一中作者的“愁”指的是什么?试分析其原因。这首诗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你所学指出这种“愁”最终的结局。
(2)材料二中作者的“愁”指的又是什么?试分析其历史原因。
(3)材料二、三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4)为了顺利推进台湾问题的解决,我国政府确立了怎样的对台基本方针?
(5)当前阻碍两岸统一的因素是什么?你认为当前促进祖国统一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2.单选题- (共9题)
2.
凌青诗作:“粤海销烟扬我威,但悲港岛易英徽。前仇旧恨今尽雪,只缘华夏已腾飞。”诗中涉及的历史事件有
①虎门销烟
②签订《南京条约》
③签订《马关条约》
④香港回归
①虎门销烟
②签订《南京条约》
③签订《马关条约》
④香港回归
A.①④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3.
“几个小时前我还是皇家警察,但现在我已是一名堂堂正正的香港警察了。”该警察说这句话的背景是
A.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 |
B.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
C.《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颁布 |
D.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 |
4.
下列关于台湾问题的形成与解决叙述正确的是
①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完全是中国内政
②台湾问题是由于涉及到美、日等国,现已成为一个国际问题
③我国政府最初是为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一国两制”原则
④目前台湾岛内的台独势力和外国反华势力是阻碍中国统一的主要障碍
①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完全是中国内政
②台湾问题是由于涉及到美、日等国,现已成为一个国际问题
③我国政府最初是为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一国两制”原则
④目前台湾岛内的台独势力和外国反华势力是阻碍中国统一的主要障碍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5.
2007年是香港回归祖国10周年。下列有关香港回归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百年的国耻
②标志着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做出了新的贡献
③说明中国综合国力的上升
④是“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成功
①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百年的国耻
②标志着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做出了新的贡献
③说明中国综合国力的上升
④是“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成功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6.
“一国两制”构想之所以在解决香港、澳门问题上取得巨大成功,主要是因为它符合
①社会主义原则
②祖国统一原则
③实事求是原则
④“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原则
①社会主义原则
②祖国统一原则
③实事求是原则
④“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原则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7.
改革开放以来,为解决台湾问题,中共采取的积极措施包括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
②80年代初,提出举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之间的对等谈判
③停止炮击金门,实行两岸的真正停火,并开始了通邮、通航、通商
④提出“一国两制”构想,允许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
②80年代初,提出举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之间的对等谈判
③停止炮击金门,实行两岸的真正停火,并开始了通邮、通航、通商
④提出“一国两制”构想,允许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 |
8.
下列对1993年汪辜会谈相关史实的表述,错误的是
A.为两岸的交流建立了正常化的渠道 |
B.会谈以“九二共识”为前提 |
C.海峡两岸长期隔绝的状态由此被打破 |
D.推动两岸经济合作、互补、互利的局面逐渐形成 |
9.
1982年12月,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通过的新宪法第13条规定:“国家在必要时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这一规定说明()
A.各地方可以根据实际自行决定实行何种制度 |
B.使“一国两制”的实践有了宪法保证 |
C.特别行政区不必遵循国家宪法,可以单独制定法律 |
D.特别行政区能够行使独立主权 |
10.
(题文)美国《时代》周刊每年年初评选一位他们认为当年“对世界事务发挥最大影响的个人”作为上年度风云人物。1986年1月6日,邓小平继1978年后再次被评为美国《时代》周刊1985年的“年度风云人物”(图为《时代》周刊封面),主要是因为他领导人民
A.确立了改革开放国策 |
B.开展了经济体制改革 |
C.提出了一国两制构想 |
D.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 |
3.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9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