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诞生后,美国从政治、军事、经济等各方面采取措施,千方百计地想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政治上,实行所谓遏制加孤立政策……经济上,对新中国进行经济封锁和贸易禁运。军事上,美国对新中国实行武装侵略和军事包围……派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阻挠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纪胜利、郝庆云《战后国际关系史(1945-2000)》
材料二 美国总统尼克松在机场受到周恩来总理等人的欢迎(见下图)

材料三 我们要坚持中美关系的正确方向……共同努力建设21世纪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这一目标……促进两国在双边、地区、全球层面的沟通、协调、合作。
——***在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开幕式上的致辞( 2010年 5月 24日)
(1)根据材料一,指出美国采取了哪些措施对付新生的中国。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3)根据以上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美关系的发展变化。
(4)谈谈你从中美关系变化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材料一 新中国诞生后,美国从政治、军事、经济等各方面采取措施,千方百计地想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政治上,实行所谓遏制加孤立政策……经济上,对新中国进行经济封锁和贸易禁运。军事上,美国对新中国实行武装侵略和军事包围……派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阻挠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纪胜利、郝庆云《战后国际关系史(1945-2000)》
材料二 美国总统尼克松在机场受到周恩来总理等人的欢迎(见下图)

材料三 我们要坚持中美关系的正确方向……共同努力建设21世纪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这一目标……促进两国在双边、地区、全球层面的沟通、协调、合作。
——***在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开幕式上的致辞( 2010年 5月 24日)
(1)根据材料一,指出美国采取了哪些措施对付新生的中国。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3)根据以上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美关系的发展变化。
(4)谈谈你从中美关系变化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2.判断题- (共1题)
2.
辨析改错题。
(1)1950年10月,黄继光作为一名八路军战士,在彭德怀司令员的带领下,跨过鸭绿江,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 )
(2)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
(3)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双方发表了《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关系正常化。( )
(4)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我国建立了土地公有制度( )
(1)1950年10月,黄继光作为一名八路军战士,在彭德怀司令员的带领下,跨过鸭绿江,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 )
(2)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
(3)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双方发表了《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关系正常化。( )
(4)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我国建立了土地公有制度( )
3.选择题- (共14题)
3.
四川农民张永贵在日记中写道:7月9日,菜子大队第二生产队在我家门口的树底下召开社员大会,讨论本队土地经营实行哪一种方式。经过表决,全队到会的人都同意大包干,包产到户……。该日记反映的是
A.土地改革的完成 |
B.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 |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动 |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
6.
周恩来总理曾郑重警告美国:“中国人民绝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历时3年与邻国并肩战斗的胜利,使帝国主义不敢轻易作武装侵华的尝试。这表明这场战斗
A.使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 |
B.保证了新中国土改的顺利进行 |
C.开拓了新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
D.为新政权赢得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
7.
20世纪50年代中期,***曾指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范围内,各种学术思想,正确的、错误的,让他们去说,不去干涉他们。……自然科学学派,……社会科学,在刊物上、报纸上可以说说各种意见。”为此,党和政府提出
A.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 B.完成社会主义改造 |
C.实行“双百”方针 | D.推行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
8.
(题文)1964年,周恩来在一次谈话中说:“过去15年中有些事情我们是做对了,但我们的工作中也出现了一些失误……”这段话中的“失误”是指( )
A.国有企业改革 |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
C.农业合作化运动 |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9.
下图是某同学在历史课上记录的复习提纲据此判断,这节课复习的专题是( )


A.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 |
B.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
C.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建设 |
D.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
15.
这个世界上最先发明火药的民族,这个100年来屡受欺侮却又不甘沉沦的民族,终于走进核时代的大门,迎来让所有炎黄子孙都扬眉吐气的时刻。这个时刻是
A. 导弹部队的建成
B. 中近程地地导弹试射成功
C.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 1966年第一次导弹核武器的实验成功
A. 导弹部队的建成
B. 中近程地地导弹试射成功
C.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 1966年第一次导弹核武器的实验成功
16.
从20世纪80年代起,美国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西欧提出了“尤里卡计划”,日本提出了“今后十年科学技术振兴政策”。中国应对这一形势提出了
A.科教兴国战略 | B.闭关锁国政策 |
C.863计划 | D.创建高新技术开发区 |
4.填空题- (共4题)
19.
历史在谱写着歌曲,歌曲在凝聚着历史。“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当年,中国人民志愿军高唱着这首战歌在司令员_________的率领下,奔赴朝鲜前线,保家卫国;“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的是_________;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每当唱响这首《走进新时代》,我们不免心潮澎湃,“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在_________(会议)上作出的。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判断题:(1道)
选择题:(14道)
填空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