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安徽阜阳九中八年级下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4605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6/7/29

1.综合题(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诞生后,美国从政治、军事、经济等各方面采取措施,千方百计地想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政治上,实行所谓遏制加孤立政策……经济上,对新中国进行经济封锁和贸易禁运。军事上,美国对新中国实行武装侵略和军事包围……派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阻挠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纪胜利、郝庆云《战后国际关系史(1945-2000)》
材料二  美国总统尼克松在机场受到周恩来总理等人的欢迎(见下图)

材料三  我们要坚持中美关系的正确方向……共同努力建设21世纪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这一目标……促进两国在双边、地区、全球层面的沟通、协调、合作。
——***在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开幕式上的致辞( 2010年 5月 24日)
(1)根据材料一,指出美国采取了哪些措施对付新生的中国。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3)根据以上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美关系的发展变化。
(4)谈谈你从中美关系变化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2.判断题(共1题)

2.
辨析改错题。
(1)1950年10月,黄继光作为一名八路军战士,在彭德怀司令员的带领下,跨过鸭绿江,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 )
(2)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
(3)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双方发表了《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关系正常化。( )
(4)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我国建立了土地公有制度( )

3.选择题(共14题)

3.
四川农民张永贵在日记中写道:7月9日,菜子大队第二生产队在我家门口的树底下召开社员大会,讨论本队土地经营实行哪一种方式。经过表决,全队到会的人都同意大包干,包产到户……。该日记反映的是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4.
使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国家的事件是
A.辛亥革命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抗日战争胜利D.抗美援朝胜利
5.
新中国成立之前,百废待兴。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一致通过的施政方针是()
A.《临时约法》B.《共同纲领》
C.《双十协定》D.《中华民国宪法》
6.
周恩来总理曾郑重警告美国:“中国人民绝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历时3年与邻国并肩战斗的胜利,使帝国主义不敢轻易作武装侵华的尝试。这表明这场战斗
A.使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
B.保证了新中国土改的顺利进行
C.开拓了新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D.为新政权赢得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7.
20世纪50年代中期,***曾指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范围内,各种学术思想,正确的、错误的,让他们去说,不去干涉他们。……自然科学学派,……社会科学,在刊物上、报纸上可以说说各种意见。”为此,党和政府提出
A.建立社会主义制度B.完成社会主义改造
C.实行“双百”方针D.推行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8.
(题文)1964年,周恩来在一次谈话中说:“过去15年中有些事情我们是做对了,但我们的工作中也出现了一些失误……”这段话中的“失误”是指(  )
A.国有企业改革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农业合作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9.
下图是某同学在历史课上记录的复习提纲据此判断,这节课复习的专题是(  )
A.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
B.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C.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建设
D.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10.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指导思想是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民主集中制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1.
周恩来所说的“求同存异”中的“同”指的是
A.都受过殖民主义的压迫B.都是社会主义国家
C.都是新兴国家D.都是黄种人建立的国家
12.
海峡两岸同胞近三十八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是在
A.改革开放以后
B.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后
C.“九二共识”后
D.江泽民提出八项主张后
13.
我国有一个著名的“二炮”文工团,请问“二炮”指的是
A.空军部队B.海军核潜艇部队
C.战略导弹部队D.空间战略轰炸机部队
14.
下图是1949--2008年中国与外国建交状况曲线图,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出现建交高峰的直接原因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B.苏联解体
C.中美关系的改善D.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15.
这个世界上最先发明火药的民族,这个100年来屡受欺侮却又不甘沉沦的民族,终于走进核时代的大门,迎来让所有炎黄子孙都扬眉吐气的时刻。这个时刻是
A. 导弹部队的建成
B. 中近程地地导弹试射成功
C.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 1966年第一次导弹核武器的实验成功
16.
从20世纪80年代起,美国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西欧提出了“尤里卡计划”,日本提出了“今后十年科学技术振兴政策”。中国应对这一形势提出了
A.科教兴国战略B.闭关锁国政策
C.863计划D.创建高新技术开发区

4.填空题(共4题)

17.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1)1898年,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__________开办;
(2)1986年,__________的颁布,推动了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
18.
________年10月,西藏和平解放:________年7月,香港回归祖国。
19.
历史在谱写着歌曲,歌曲在凝聚着历史。“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当年,中国人民志愿军高唱着这首战歌在司令员_________的率领下,奔赴朝鲜前线,保家卫国;“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的是_________;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每当唱响这首《走进新时代》,我们不免心潮澎湃,“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在_________(会议)上作出的。
20.
外交成就充分展现了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1)1954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和缅甸,同两国总理共同倡导了 _________ ,今天已成为公认的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基本准则。
(2)1978年12月,中美发表_________。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
(3)20世纪90年代,_________ ,洗雪了百年耻辱,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判断题:(1道)

    选择题:(14道)

    填空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