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专题四 第2课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于展练习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04546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7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民国总统,我想没有哪一个朝代的统治者有现在农民协会这样肃清盗匪的威力。什么盗匪,在农会势盛地方,连影子都不见了。……至于土匪,则我所走过的各县全然绝了迹,哪怕从前是土匪出没的地方。原因:一是农会会员漫山遍野,一呼百应,土匪无处藏踪。二是农民运动兴起后,谷子廉价……民食问题不如过去那样严重。三是会党加入了农会,在农会里公开地合法地逞英雄……四是各军大招兵,“不逞之徒”去了许多。因此,农运一起,匪患告绝。对于这一点,绅富方面也同情于农会。他们的议论是:“农民协会吗?讲良心话,也有一点点好处。”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材料二 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的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根据材料一概括***关于农民革命问题的相关思想。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对中国农民问题的认识有了哪些发展?
(3)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认识产生的主要依据。

2.单选题(共12题)

2.
“这种战略为俄国所忽略。这种从农村中建立政党与军队的共产革命方式,是***自中国独特历史环境所领悟的。“这种战略”提出于(   )
A.大革命时期B.井冈山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3.
1945年4月23日,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杨家岭召开大会,会议确定了***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该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八七会议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4.
美国学者罗斯•特里尔评价中国一位伟人,“他第一次把农民置于马克思主义革命计划的中心;他把帝国主义当做他所处时代的世界政治的关键,这甚至超过了列宁。这些就是他学说中的孪生支柱。”这位领导人是
A.陈独秀
B.李大钊
C.***
D.邓小平
5.
针对党内党外许多人“分歧错杂的思想”,1939年6月***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强调,“我们要坚持三民主义,并且用真三民主义反对假三民主义,争取中间性的三民主义”。***的意图是
A.加快国民党改组的步伐
B.继承与发展三民主义
C.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与蒋介石争夺领导权
6.
孙中山、***、邓小平根据各自所处时代的特征,以及当时革命、建设的需要,分别创立了三民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和建设中取得重大成就。这三位伟人的思想
A.都是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
B.都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实践
C.都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D.都指导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
7.
“如果说,民主革命没有自己的一定任务,没有自己的一定时间,而可以把只能在另一个时间去完成的另一任务,例如社会主义的任务,合并在民主主义任务上面去完成,这个叫做‘毕其功于一役’,那就是空想,而为真正的革命者所不取的。”该论断出自
A.《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B.《新民主主义论》
C.《论人民民主专政》
D.《论十大关系》
8.
***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说:“‘你们独裁。’可爱的先生们,你们讲对了,我们正是这样。中国人民在几十年中积累起来的一切经验……总之是一样,就是剥夺反动派的发言权,只让人民有发言权。”此时,中国
A.国民革命运动如火如荼
B.革命根据地已成燎原之势
C.工农红军正在战略转移
D.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胜利
9.
下面是***某部著作的目录内容(部分),对该著作解读正确的是
A.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B.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
C.突破“城市中心论”的革命模式
D.创造性提出分两步走的革命方略
10.
1945年,***在《论联合政府》报告中提出:“我们主张在彻底地打败日本侵略者之后,建立一个以全国绝对大多数人民为基础而在工人阶级领导之下的统一战线的民主联盟的国家制度,……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制度。”这主要基于
A.夺取抗日战争最后胜利的需要
B.参加重庆政协谈判的需要
C.完善新民主主义思想的需要
D.满足人民群众对和平与发展的需求
11.
作为新中国的缔造者,***对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以下关于***在各个时期撰写的著作及其解释,对应正确的是
 
著作
解释
A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写于井冈山时期的重要著作
B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指出“认清中国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根据”
C
《论人民民主专政》
标志着***思想走向成熟
D
《论十大关系》
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
 
A.A
B.B
C.C
D.D
12.
1940年1月,***发表重要文章《新民主主义论》,全面阐释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纲领,为以后中国革命的道路指明了方向。在有关经济纲领中,他强调对城市工商业应该
A.没收资本
B.扶植资本
C.全面国有
D.节制资本
13.
井冈山等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从实践上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但是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斗争环境异常艰苦,又处于强敌的不断“围剿”之中,共产党和红军内部常有人怀疑红色政权能否存在与发展,多次提出“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企图以“流动游击”代替工农武装割据。面对这样的问题,***写了一系列文章予以回答。“一系列文章”主要有
①《井冈山斗争》
②《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③《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④《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