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市十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04544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9/19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17—18世纪,中国和西方都出现了新的社会思潮,黄宗羲和孟德斯鸠分别是其重要的代表人物。清末,孙中山曾刊印黄宗羲的著作宣传革命,他对孟德斯鸠及其思想也推崇备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像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臣之与君,名异而实同耶。……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
——黄宗義
材料二 如果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会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虑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主,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和立法权合二为一,则将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力,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二为一,法官使有压迫者的力量。
——孟德斯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黄宗羲的政治主张并列举其代表作一部。
(2)根据材料二,指出孟德斯鸠的政治主张,并结合所学概括这政治主张的理论地位。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简述黄宗羲和孟德斯鸠的思想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影响。

2.单选题(共20题)

2.
“这种战略为俄国所忽略。这种从农村中建立政党与军队的共产革命方式,是***自中国独特历史环境所领悟的。“这种战略”提出于(   )
A.大革命时期B.井冈山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3.
19世纪中叶,隐私成为英国中产阶级的重要家居观念。随着住房空间的增大,家庭中的个人独立领域与不同功能的空间开始出现,并强调“仆人必须与主人分开”。这说明当时英国(   )
A.经济发展影响生活观念B.民生住房得到有效保障
C.资产阶级强调等级观念D.阶级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4.
如图是小明在复习《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专题时,为落实“时空观念“而整理的示意图。图中方框中应填入的历史事件是
A.工业革命
B.启蒙运动
C.新航路开辟
D.第二次工业革命
5.
有学者认为:“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的商人和殖民者在欧洲、亚洲、非洲和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结合相关史实解读这番话,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B.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
C.亚非拉地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D.各大洲之间的经济交流取代了战争
6.
关于“世界的本原"问题,3岁时的朱熹曾和父亲朱松有过一段对话。朱熹问:“父亲,日何所附?”父曰“附于天。”又问“天何所附?天之上何物?”一席话问得朱松惊讶不已。下列观点符合成年朱熹对世界本原问题论述的是
A.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
B.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C.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D.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7.
“当正直的人对一切人都遵守正义的法则,却没有人对他遵守时,正义的法则就只不过造成了坏人的幸福和正直的人的不幸罢了。因此,就需要有约定和法律来把权利与义务结合在一起,并使正义能符合于它的目的。”这段论述出自
A.伏尔泰《哲学通信》
B.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C.卢梭《社会契约论》
D.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8.
《韩非子·五蠹》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这则故事表明,韩非子主张
A.加强君主集权
B.厉行赏罚,奖励耕战
C.“事异则备变”
D.勤劳耕作,不要好高骛远
9.
文艺复兴期间,有一位代表人物的作品以“歌颂人间的仁爱和友谊,提升人性的高尚与尊严”为主旨,该人物是(   )
A.但丁B.薄伽丘C.莎士比亚D.彼特拉克
10.
初唐一著名书法家,尤擅正书,独成一体,开颜柳先河,声名远播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该书法家最有可能是(   )
A.王羲之B.欧阳询C.张旭D.颜真卿
11.
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是中国对人类文化进程的伟大贡献。下列关于四大发明向外传播的表述,正确的是
A.造纸术传入欧洲的时间最早
B.指南针经由陆路传到阿拉伯
C.都是经过阿拉伯传播到西方
D.是欧洲社会转型的根本动力
12.
某学者曾这样评价宋代的一位词人:“其词格固不高,而音律谐婉,语意妥贴,承平气象,形容曲尽。”这位词人最有可能是(   )
A.苏轼B.辛弃疾C.柳永D.李清照
13.
美国学者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由需求引起发明的模式在工业革命的进程中表现得十分明显。一个领域的发明产生了不平衡,会刺激其他领域相反的发明来纠正这种不平衡。”下列发明的史实能印证该观点的是
A.飞梭 珍妮机
B.飞梭 水力织布机
C.骡机 水力纺纱机
D.水力纺纱机 水力织布机
14.
爱迪生被誉为“发明大王”,他一生的发明共有两千多项,拥有专利一千多项,被美国的权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评为影响美国的100位人物之一。下列属于他发明成果的是
①发电机
②电话
③钨丝灯泡
④纽约珍珠街发电厂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5.
从伽利略时代以来的一个世纪的物理学工作,在牛顿手里得到了综合。牛顿在一部伟大的著作中总结了他的力学体系以及他在数学、天文学方面的研究成果。这部著作是指(   )
A.《物种起源》B.《论动体的电动力学》C.《广义相对论的基础》D.《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16.
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历程经历了多个阶段。下列口号或学习内容按阶段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师夷长技
②维新变法
③文学革命
④创立民国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①②④③
D.②④③①
17.
李大钊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下列作品中,不属于李大钊的是
A.《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
B.《庶民的胜利》
C.《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D.《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18.
关于维新变法,郭廷以在《近代中国史纲》中曾这样说:“主张改制的人,往往引证中国历史及孔子之言,以破中国不能维新之说。”下列能够印证这一说法的是
A.康有为《孔子改制考》
B.严复《天演论》
C.梁启超《变法通议》
D.魏源《海国图志》
19.
孙中山认为,“中国古昔……所谓‘民为贵,君为轻’,此不可谓无民权思想矣。然有其思想而无其制度,故以民立国之制,不可不取资于欧美”。对该材料的理解,最准确的是古代中国
A.有民本思想而无民权思想
B.民权思想与西方近代民权思想是一致的
C.无民权思想,故只能借鉴欧美的民权思想
D.有民权思想,但无政治实践,也无制度保障
20.
1992年初,邓小平南下视察了右图所示的四个城市,并在视察途中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邓小平的视察路线为(   )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④①②③D.③②①
21.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在《改革开放四十年回眸》图片展中,下列图片最有可能入选的是(   )
A.袁隆平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B.中国第一颗氢弹成功爆炸
C.中国成功合成结晶牛胰岛素D.中国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成功发射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