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庆阳六中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04530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9/23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巴黎公社委员会内部实际上起主要作用的是布朗基主义者,他们主张暴力夺取政权,对敌人实行专政,不注重对社会经济的改造。当时,法兰西银行存着数以十亿计的法郎,公社没有将其没收,却为防备谴责而选择不去没收银行的资产,结果银行资产被运到了凡尔赛武装凡尔赛的军队。公社虽然宣布了“把土地交给农民”的主张,并且提出要免除农民的战争负担,但始终没有途立工农之间的联盟。1871年5月28日,凡尔赛军占领了整个巴黎,巴黎公社起义失败。
——摘编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战争使工厂缺乏原料和然料,工人没有面包。1917年5月,全国有一百零八家工厂倒闭。
7月4日早晨,参加示威的群众不下五十万人,各エ厂都举行了罢工。孟什克和社会革命党也加紧调集军队镇压示威,哥萨克部队从前线调回来了。4日傍晚,士官生和哥萨克开始射击示威群众。列宁在分析国内局势时写道:“现在俄国革命已经没有和平发展的可能了,历史提出的问题是:或者是反革命完全胜利,或者是重新发动革命。"必须暂时收回“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因为在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操织下的苏维埃已经成了反革命的帮凶。
——摘编自《苏联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巴黎公社起义失败的必然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十月革命期间列宁革命策略发生的变化及原因。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古代是一个以农立国的社会,历代都把发展农业当作头等大事,尤其是重视兴建水利工程。公元前246年,为耗竭秦国实力,韩国派水工郑国入秦游说,在泾水和洛水间穿凿一条大型灌溉渠道。本为“疲秦”之策的郑国渠却在完工后发挥了“强秦”的作用,使干旱的关中平原旱涝保收,为战国时期秦国的强盛和统一六国奠定了经济基础。湖州太湖婆港是太湖流域特有的古代水利工程类型,源于在太湖滩涂上纵港横塘的开凿。始建于春秋时期,北宋时形成完整体系。因为有了太湖缕港,太湖平原成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产区和蚕丝品生产地,孕育出“苏湖熟、天下足”的杭嘉湖平原和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文化之邦。

——摘编自陈晨《中国古代水利工程何以千年不衰》

材料二 自尧舜追溯农业发达之时,亦必在千年左右。我国农业发达,总在距今(2019年)千年之前了。中国的农业,是如何进化的呢?一言以蔽之,曰:自粗耕进于精耕。总而言之:农业有大农制和小农制。大农制的长处在于资本的节约,能够使用机械,以及人工的分配得宜。小农制的长处,则在以人尽其劳,使地尽其力。所以就一个人的劳力,论其所得的多少,是大农制为长。就土地同一的面积,论其所得的多少,则小农制为胜。中国农夫的技能,在小农制中,总可算首屈一指了。这都是长时间自然的进化。

——摘编自吕思勉著《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重视兴修水利工程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结合材料一,分析我国古代小农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都说中国是“世界工厂”,这家工厂到底有多大?外媒对此曾有统计:中国生产了全球60%的水泥,45%的钢铁,50%的玻璃,25%的汽车,40%的船船,70%的智能手机,90%的笔记本电脑,80%的空调,65%的冰箱,40%的鞋子,50%的猪肉,等等。2010年,中国制造业产值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这个第一,美国从1895年到2009年,稳坐了100多年。
——摘编自《改革开放十大奇迹:重新定义了这一代中国人》
(1)根据村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阶段我国改革开放的主要经济举措,并说明第三阶段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的成就。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改革开放的认识。

2.单选题(共13题)

4.
下图是廖冰兄创作的一幅抗战漫画一《不是吹破气球便是气绝而死》(1938年创作)。作者意在说明
A.抗日救亡运动掀起了高潮
B.侵华日军改变了对华政策
C.日本侵华战争必败的结局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形成
5.
1992年,美国国务卿贝克公开宣扬:“今天是我们遇到百年不遇的重塑历史进程和确立新的和平时代的一个机会,今天我们面临着要求承担领导作用的第三次召唤。”“这个机会”是
A.苏联解体使东西方力量失衡
B.东欧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C.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的强国
D.美国组建的北约不断地东扩
6.
有学者认为,欧洲一体化进程使欧洲大国借此在国际舞台上重新起,中小国家从中得到了安全、稳定与繁荣,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则有望走上发展之路。该学者意在强调欧洲一体化
A.增强了欧洲的凝聚力
B.使欧洲摆脱了美国的控制
C.利于维护欧洲的和平
D.是欧洲各国共赢的一体化
7.
《风俗通》载:“市买者,当清旦而行,日中交易所有,夕时便罢,”这一商业现象被彻底打破是在
A.秦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8.
景德镇原名昌南镇,宋真宗因喜爱昌南瓷器,将年号“景德”赐于昌南镇,自此天下知景德镇。在景德镇烧制的影青瓷清雅之极,可与汝窑天青瓷媲美。由此可知,宋代景德镇
A.生产青瓷和白瓷
B.瓷业由官府控制
C.制瓷工艺较发达
D.瓷器生产量较大
9.
从18世纪80年代到19世纪60年代,英国总进口不断增加,在进口产品中,原材料的进口量占到很大比例,并且增加的幅度十分明显。这反映了英国
A.已成为世界最大殖民帝国
B.工业经济强大的增长优势
C.工业发展速度居世界首位
D.对海外市场的依赖很严重
10.
下面是1820~1913年英、德、美三国工业生产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份额的变化表。此表反映了
A.美国主导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美德两国
C.英国逐渐失去“世界工厂”地位
D.主要工业国家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11.
17世纪后半叶的荷兰,海外贸易虽然达到极度繁荣状态,但却因丧失国内生产根基或根基不牢而相当脆弱,经受不了竞争对手的打击。这表明荷兰
A.成为当时世界海上强国
B.是造船业最先进的国家
C.海外扩张缺乏工业基础
D.在农业繁荣基础上崛起
12.
据史料记载,大约在1600年时,经好望角航线运往欧洲的胡椒是100万~200万磅,丁香等共约35万~65万,而经商队运进地中海的胡椒300万~400万磅,丁香等物品共有70万~100万磅,另外还有生丝50万磅,材料说明新航路开辟后初期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初步形成
B.大西洋沿岸已经成为贸易枢纽
C.商品种类和经营方式基本无变化
D.传统的地中海航线依然非常重要
13.
洋务运动期间,郭嵩焘在奏折中称:“窃谓造船、制器,当师洋人之所利以利民。其法在令沿海商人广开机器局……商人与官积不相信,多怀疑不敢应,固不如使商人自制之情得而理顺也。”由此可知,郭嵩焘认为洋务企业的经营方式应是
A.官督商办
B.国家主导
C.官商合办
D.民间经营
14.
下面是1920~1923年我国新增厂矿数统计表(单位:个)。造成新増厂矿数量急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民国政府加强设厂限制
B.外国资本势力卷土重来
C.人民群众的抵抗与阻挠
D.民族资本家缺乏进取心
15.
1984年3月30日,《人民日报》报道:“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给省委领导同志写信反映,长期以来,我们企业效益不高,要求松绑。”当时“要求松绑”是为了
A.增强企业活力
B.扩大企业规模
C.加强企业管理
D.提高工业产量
16.
有学者认为:当改革开放几近“休克”状态时,“它与中共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1935年遵义会议一样,都起了救党、救国家的伟大历史作用,使人们从凡事要问一问‘姓社姓资’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该学者旨在强调
A.体制改革的革命性
B.经济建设的复杂性
C.南方谈话的重要性
D.思想解放的长期性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