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注重实际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农民们被允许在公开市场上出售他们的农产品。私人可以经营小商店和小工厂,不过列宁设法使国家控制了土地所有权,控制了他所称的“制高点”(银行业、对外贸易、重工业和运输业)。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苏联)五年计划(1928年—1932年)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兹宣布,国会的政策是:促使各同业团体之间的合作行动,以提供普遍福利;要在适当的政府制裁和监督下,引导如维护劳资双方的联合行动;要淘汰不公平的竞争惯例;要使各产业的现有生产能力得到最充分的利用;要取消不适当的生产限制(暂时有需要的除外)。
——《全国工业复兴法(1933年节录)》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所说的“让步”指什么?
(2)据材料二分析,美国是针对什么事件而颁布的法令?并概括这一法令的内容。
(3)为应对材料二中提到的“西方经济的崩溃”,美国采取的哪一政策成为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五年计划模仿的成功范例?该政策和苏联五年计划最大的共同点是什么?
(4)纵观以上两国改革的情况,我们能得出什么启示?
材料一注重实际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农民们被允许在公开市场上出售他们的农产品。私人可以经营小商店和小工厂,不过列宁设法使国家控制了土地所有权,控制了他所称的“制高点”(银行业、对外贸易、重工业和运输业)。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苏联)五年计划(1928年—1932年)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兹宣布,国会的政策是:促使各同业团体之间的合作行动,以提供普遍福利;要在适当的政府制裁和监督下,引导如维护劳资双方的联合行动;要淘汰不公平的竞争惯例;要使各产业的现有生产能力得到最充分的利用;要取消不适当的生产限制(暂时有需要的除外)。
——《全国工业复兴法(1933年节录)》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所说的“让步”指什么?
(2)据材料二分析,美国是针对什么事件而颁布的法令?并概括这一法令的内容。
(3)为应对材料二中提到的“西方经济的崩溃”,美国采取的哪一政策成为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五年计划模仿的成功范例?该政策和苏联五年计划最大的共同点是什么?
(4)纵观以上两国改革的情况,我们能得出什么启示?
2.
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反映1929—1933年美国出现了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现象出现的原因。为解决这一问题,罗斯福在“新政”中采取的最主要的措施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图二中场景最有可能涉及的话题。
(3)罗斯福新政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新政”的“新”有何特点?此措施对美国有何重要作用?
(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新政”对当今经济活动的启示。

(1)图一反映1929—1933年美国出现了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现象出现的原因。为解决这一问题,罗斯福在“新政”中采取的最主要的措施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图二中场景最有可能涉及的话题。
(3)罗斯福新政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新政”的“新”有何特点?此措施对美国有何重要作用?
(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新政”对当今经济活动的启示。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欧洲的分裂所造成的影响是灾难性的。20世纪前半期欧洲的两次分裂带来的只是生灵的涂炭、文明的衰退和地位的削弱。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里,被誉为“世界工厂”和“日不落帝国”的英国,在欧洲第二次分裂后不得不依附于美国。
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中期,西德总理阿登纳说:“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必须走向联合否则欧洲各国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1)根据两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走向联合的目的是什么?为此,20世纪60年代欧洲国家走向联合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2)综合上述内容,你得到了什么认识?
材料一欧洲的分裂所造成的影响是灾难性的。20世纪前半期欧洲的两次分裂带来的只是生灵的涂炭、文明的衰退和地位的削弱。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里,被誉为“世界工厂”和“日不落帝国”的英国,在欧洲第二次分裂后不得不依附于美国。
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中期,西德总理阿登纳说:“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必须走向联合否则欧洲各国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1)根据两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走向联合的目的是什么?为此,20世纪60年代欧洲国家走向联合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2)综合上述内容,你得到了什么认识?
2.选择题- (共15题)
4.
改革是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作用的相同之处是
A.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
B.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
C.逐步实现了国家富强 |
D.摆脱了民族危机 |
6.
法西斯象征强权、暴力、恐怖统治,对外侵略掠夺。下列属于法西斯暴行的是
①柏林的焚书运动
②利用“国会纵火案”打击和迫害共产党
③南京大屠杀
④对占领区人民进行奴化教育
①柏林的焚书运动
②利用“国会纵火案”打击和迫害共产党
③南京大屠杀
④对占领区人民进行奴化教育
A.②③④ |
B.①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④ |
9.
在帝国主义时代初期,已经发生过两次世界大战,分别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它们都是由帝国主义列强为重新瓜分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导致的。下列对两次世界大战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战争的根本原因都是由于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的 |
B.一战后美国成为世界经济中心,二战后初期美国经济出现空前繁荣 |
C.战前都形成了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 |
D.两次战争性质不同 |
11.
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战后初期,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该体系形成有关的国际会议包括
①巴黎和会 ②华盛顿会议 ③开罗会议 ④雅尔塔会议
①巴黎和会 ②华盛顿会议 ③开罗会议 ④雅尔塔会议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12.
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闭合电键与稳压直流电源连接,下板固定,当上板在AB位置时,一个带电油滴刚好静止在电容器的中点,现在断开电键,使上板在AB位置与A′B′位置之间上下往复移动,以下关于带电油滴的运动描述正确的是( )
14.
罗斯福针对当时的实际,实施了一系列克服经济危机的措施,史称“罗斯福新政”。下面有关新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
B.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和发展 |
C.经济得以恢复,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
D.根除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 |
17.
2016年美国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8.03万亿美元,居美洲和世界第1位;完成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5904.30美元,居世界第5位。取得这么瞩目的成绩,二战后的经济发展为其奠定了基础。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有效的财政政策 |
B.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
C.战时的资本积累 |
D.占据广阔国际市场,创造经济发展环境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