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8题)
1.
太平天国政权的土地田赋政策变化情况如下表,由此可知
前期 | “以实种作准”“计亩造册,着佃收粮”,向农民直接征收钱粮,事实上承认或半承认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和经营权 |
中期 | 向地主征收钱粮,允许地主收租(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最主要的土地田赋政策) |
后期 | 设租息局、总仓厅,帮助地主收租,甚至对农民抗租斗争进行镇压 |
A.财政危机是其失败的主要原因 |
B.太平天国不具有反封建的性质 |
C.以传统政策来维护统治的需要 |
D.太平天国已蜕化为地主阶级政权 |
2.
英国人密迪乐向太平天国将领提出进行鸦片贸易的主张,遭到严厉拒绝。后英国特使又就《南京条约》中的“条约权利”向太平天国提出要求,被置之不理。这说明太平天国领导者
A.认清了资本主义侵略的本质 |
B.具有朴素的独立自主思想 |
C.反侵略成为运动的主要目标 |
D.初步形成了近代外交理念 |
3.
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指出,俄罗斯因能向西方学习,接受西方政教,所以成为“北方冠冕之邦”;日本因能与西洋各国通商,学习西方技艺,所以“将来亦必出于巧焉”。其意在
A.改革国家内政 |
B.加强与西方的交往 |
C.引进西方科技 |
D.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
4.
太平天国政权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了军政合一的政权机构;一度宣布废除私营商业,实行“圣库”制度;设立诸匠营与“百工衙”,实行官营手工业制度;社会习俗上废除买卖婚姻,规定“凡天下婚姻不论财”。这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
A.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
B.主动顺应了世界潮流 |
C.满足了农民阶级的愿望 |
D.兼具空想性和进步性 |
5.
史学家陈旭麓认为“太平天国的英雄们用鲜血和生命的代价激烈抗争,以追求自己的理想。但在新的生产方式出现之前,他们不可能单凭自己的力量找到一条取代封建制度的出路。”这一观点旨在强调
A.太平天国缺乏可行的革命纲领 |
B.农民阶级担负民主革命任务 |
C.太平天国的失败缘于时代局限 |
D.封建制度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
6.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前夕,全国总人口迅速增长。人口激增会导致一系列问题出现,农民暴动是其中之一,由此得出了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该分析
A.符合历史研究遵从论从史出的原则 |
B.属于运用近代化史观分析历史问题 |
C.忽视了阶级斗争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
D.说明太平天国运动顺应了时代潮流 |
7.
洪秀全借用夏商时期中国人曾经崇拜过“上帝”的宗教观念,来论证上帝本来就是华人的唯一真神。还将“耶和华”的“华”与中华的“华”等同视之。自己则是上帝次子下凡,现实生活中代表上帝。其目的是
A.融合东西方文化 |
B.希冀得到西方列强支持 |
C.为反清获取历史依据 |
D.借以获得权威性与话语权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