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到底废除了,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发展。1952年底,全国近三亿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存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推翻。
材料二: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大办公共食堂,提倡吃饭不要钱。社员的自留地、家畜、果树等,都归公社所有。许多果树被砍、家禽被屠宰。
材料三:农民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了。
(1)材料一、二、三分别反映的是我国现代历史上哪些重大事件?
(2)材料一、二、三中,对我国生产力发展起了促进作用的有哪些?
(3)从材料二中,我们应该吸取什么教训?
材料一:到底废除了,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发展。1952年底,全国近三亿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存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推翻。
材料二: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大办公共食堂,提倡吃饭不要钱。社员的自留地、家畜、果树等,都归公社所有。许多果树被砍、家禽被屠宰。
材料三:农民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了。
(1)材料一、二、三分别反映的是我国现代历史上哪些重大事件?
(2)材料一、二、三中,对我国生产力发展起了促进作用的有哪些?
(3)从材料二中,我们应该吸取什么教训?
2.
读懂历史人物,并最终懂得感悟和启发是我们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人民的楷模
(1)图一所示人物是谁?他的具有世界首创意义的重大研究成果是什么?我国的哪一原始居民在这一农作物的培育上也作出了重大贡献?
(2)“福娃”将成为哪一届世界奥运会的吉祥物?在哪一年哪个国家举行?一个国家能够承办这样大型的运动赛事,说明了什么?
(3)第三组图片中的历史人物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分别是什么?
人民的楷模

(1)图一所示人物是谁?他的具有世界首创意义的重大研究成果是什么?我国的哪一原始居民在这一农作物的培育上也作出了重大贡献?
(2)“福娃”将成为哪一届世界奥运会的吉祥物?在哪一年哪个国家举行?一个国家能够承办这样大型的运动赛事,说明了什么?
(3)第三组图片中的历史人物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分别是什么?
3.
(题文)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利坚合众国政府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中美建交公报
材料二: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一个统一的中国。
——邓小平《稳定世界局势的新看法》
材料三:有学者说,一个国家的外交地位是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的象征。“屈辱”与“尊荣”,这可以说是晚清时期中国的外交地位和新中国外交地位最大的不同。
(1)中美何时正式建立外交关系?请列举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外交开创新局面的三件大事。
(2)材料二中邓小平提出的构想在祖国统一问题上得到了怎样的成功运用?
(3)造成晚清“屈辱”外交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请用简练的语言说出新中国取得的外交成就说明了什么?
材料一:美利坚合众国政府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中美建交公报
材料二: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一个统一的中国。
——邓小平《稳定世界局势的新看法》
材料三:有学者说,一个国家的外交地位是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的象征。“屈辱”与“尊荣”,这可以说是晚清时期中国的外交地位和新中国外交地位最大的不同。
(1)中美何时正式建立外交关系?请列举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外交开创新局面的三件大事。
(2)材料二中邓小平提出的构想在祖国统一问题上得到了怎样的成功运用?
(3)造成晚清“屈辱”外交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请用简练的语言说出新中国取得的外交成就说明了什么?
2.选择题- (共26题)
5.
***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邓小平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两者最重要的共同点在于
A.实事求是,从国情出发 |
B.坚持走群众路线 |
C.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
D.借鉴苏联经验 |
14.
《走进新时代》中的两句歌词“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这其中提到的两位与中国历史发展密切相关的人物是(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15.
能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需要在东方一个海岸线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的是( )
A.抗日战争的胜利 | B.解放战争的胜利 |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D.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
19.
(题文)比较“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相同点是( )
A.都反映了广大群众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迫切愿望 |
B.都是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 |
C.都说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充满艰辛 |
D.都是对民主和法制的严重践踏 |
20.
中华民族创造性地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实现了中国社会在20世纪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要了解这一段历史,必须查询的资料是( )
A.抗日战争 | B.土地改革 | C.抗美援朝 | D.三大改造 |
21.
“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广泛流行和最后停止使用分别是在( )
A.革命战争年代和新中国结束后 | B.土地改革时期和一五计划后 |
C.文化大革命时期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 D.大跃进运动时期和文化大革命时期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3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