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伦教翁祐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复习资料三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4074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2/7

1.综合题(共1题)

1.
材料一 1915年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说:“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材料二 西方近代文明能够满足人类心灵上的要求的程度,远非东洋旧文明所能梦见。
——胡适《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
材料三 1918年至1919年元旦,李大钊先后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新纪元》等文章,开始向国人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并预言“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改编自岳麓版历史教材八上
(1)材料一中的1915年《敬告青年》一文的发表,有何意义?
(2)材料二中胡适等为解决“文化”上的不足,有何具体行为?
(3)你如何看待胡适对“西洋近代文明”和“东洋旧文明”的态度?
(4)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918年后,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有了什么新的变化?这种变化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2.选择题(共12题)

2.
关于护国运动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B.恢复共和体制的斗争
C.反对袁世凯的斗争D.日本对护国运动采取两面政策
3.
孙中山号召兴师讨伐袁世凯的二次革命,不到两个月“二次革命”失败的直接原因是( )
A.北洋军阀力量强大B.帝国主义支持袁世凯C.国民党力量涣散D.孙中山不在国内
4.
1915年袁世凯称帝心切,为了得到日本的支持,接受了《二十一条》中的绝大部分内容,其中没有接受的一条是
A.承认日本在山东所享有的一切权力
B.延长日本这.租借旅顺.大连及南满铁路.安奉铁路是期限为99年
C.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得租借或割让他国
D.中国政府须聘用日本人为政治.军事.财政顾问,中国警政及军械厂由中日合办
5.
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提到:“(1903年)梁启超否定了儒教中的狭隘忠诚和以家庭为中心的自私观念,主张集体的民主和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材料中梁启超提出的“主张集体的民主和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这一观点随后有哪一历史事件实现(  )
A.戊戌变法B.洋务运动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6.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前六七年间,中国政治斗争的焦点问题是( )
A.改良主义与暴力革命问题之争B.责任内阁与总统权力之争
C.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之争D.专制独裁与民主共和之争
7.
王莉同学在南京旅游,看到南京市新街口广场上矗立着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铜像。导游告诉她孙中山先生受世人敬仰,其历史贡献有(    )
①建立中国同盟会   ②提出三民主义    ③亲自发动武昌起义    
④成立中华民国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8.
下列关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中国,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国的社会性质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B.中国开始走上自由民主的道路
C.中国的社会性质是资产阶级共和国
D.中国依然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
9.
同盟会纲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这里“鞑虏”指的是(   )
A.西方列强B.满族人民
C.满清贵族(清政府)D.少数民族
10.
新文化运动的矛头直接指向( )
A.尊孔复古的逆流B.资产阶级的统治
C.文言文的表达形式D.封建迷信思想
11.
1915年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A.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B.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C.鲁迅发表《狂人日记》
D.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
12.
新文化运动前期的主要内容是
①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 ②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
③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④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A.①②③B.②④C.③④D.①②③④
13.
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A.提出了民主和科学的口号
B.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
C.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D.对东西方文化的认识存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偏向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选择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