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2017-2018年第一学期九年级历史期末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04065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2/10

1.综合题(共4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它促使了欧洲人从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在于人的觉醒,使人们把关注的重点从来世转移到现世。它唤醒了人们积极进取的精神、创造精神以及科学试验的精神,从而在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和确立开辟了道路。
——《图说天下世界历史系列:文艺复兴》
材料二只有到1500年左右……这种状态才被打破,过去处于相对隔绝的各地区才开始建立了直接联系。这是人类社会向全世界连为一体迈出的第一步。……西欧人走向海外,开始殖民征服……从而促进了欧洲的封建生产方式迅速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三持续四个世纪之久的非洲奴隶贸易给西欧资本主义带来巨额财富,成为资本原始积累的一个重要来源……然而,对非洲来说,这是一场巨大的灾难。
——纪录片《世界历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它”促使欧洲人的思想发生了怎样的转变?并指出它对资本主义的产生有何影响?
(2)材料二中“1500年左右”发生的什么重大历史事件使“过去处于相对隔绝的各地区才开始建立了直接联系”?据材料二,概括该事件对世界历史进程造成了哪些重大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图中最能反映资本原始积累血腥性的是哪一段航程(写出字母代码)?综合材料二、三,指出早期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4)结合所学,简要说明上述材料所述重大历史事件间的联系。
2.

   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共同构成了17 —18世纪的欧美社会巨变,拿破仑更是用刺刀加速了这一巨变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同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近代以来,作为宪政体制和模式创新……(英国)开启了议会“至高无上”的时代,它从根本上解决了民族国家政府建构问题——现在是“议会中的国王”,而不再是王朝政府时期“单独的国王”。

——魏建国《宪政模式转型与近代英国崛起》

材料二:爆发于18世纪末的美国革命和法国革命,……首先,两者都根源于同样的启蒙观念:自由、平等和正义;其次,两国在革命之初,曾经互相援助,互相鼓舞,许多法国将军和士兵曾参与了美国革命……美国政治家们也乐意为法国政体设计出谋划策;再次,两者具有相同的革命目标,即建立一种以公共主权和大多数人的意志为基础的政府。

——[美]苏珊邓恩《姊妹革命——法国的闪电与美国的阳光》

材料三:拿破仑撼动了欧洲各国的旧制度,并将近现代欧洲各国的新秩序的各项原则推广到了欧洲其他地区,大大加快了这一演变的过程。蓬勃发展的文化、人民主权的宣布、浪漫主义的传播等都预示了民族主叉的觉醒,拿破仑进行的领土调整和种种改革促进了这种觉醒。

——齐治勒费弗尔《拿破仑时代》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明英国是如何实现由“单独的国王”到“议会的国王”的转变的?

(2)材料二中“18世纪末的美国革命和法国革命”分别指什么历史事件?依据材料指出当时的美国革命与法国革命是怎样“互相援助,互相鼓舞”的?

(3)根据材料一概括拿破仑对近代欧洲发展有哪些影响?

(4)根据上述材制并结合所学知识,用一句话概括17—18世纪欧美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

3.
科技推动社会进步,同时也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工业革命之所以在英国率先起步,与“光荣革命”后相对宽松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岛国的独特地理位置、殖民扩张带来的资本积累、庞大的海外市场、圈地运动等因素有直接关系。……工业革命不仅表现为各行业的技术变革及生产增长,同时也表现为交通运输业的进步。
——钱乘旦《英国通史》
材料二:第二次工业革命为资产阶级“征服世界”提供了更加空前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物质手段,……新的通讯手段的使用,带来了铁路、轮船等交通工具的革命性变革,使得远程运输更为广泛、安全、便捷。……随着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到来,资本输出成为向全球扩张的主要经济手段,……列强最终将世界瓜分完毕。
——王斯德《工业文明的兴盛——16-19世纪的世界史》
材料三:19世纪后期德国工业化的速度异常迅速,英国和德国之间展开了最为激烈的经济竞争,……经济上的竞争和国内的困难还激起了对殖民地的争夺……这些殖民地的竞争转而又促成了互相冲突的联盟体系的形成,这些联盟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战争的到来。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英国率先开展“工业革命”的政治、经济条件。
(2)根据材料二,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内部政治和对外扩张分别出现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到20世纪初,“交通工具”出现了哪些的革命性变革?
(3)材料三中的“联盟体系”指什么?据材料三,概括“联盟体系”的形成原因及其影响。
4.
19世纪60-70年代,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得以迅速扩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改革决定之所以非常复杂,就是因为它是官僚机构的改革方案。地主方案很简单,一切土地归地主。农民方案很简单,无须赎买,就得到全部土地,唯独专制制度的方案带有妥协性,错综复杂。没有政府的参加,这个方案就无法实现。……无论从哪一方面去研究1861年的改革,我们都可以发现,这是一条在所有可能向新制度发展的道路中最缓慢的道路。

——波波夫《俄国一八六一年“伟大改革”的内幕》

材料二:在明治改革年代,他们……积极认真地学习欧美的长处,实行一系列重大有效决策——坚决摧毁了幕藩封建体制,大力殖产兴业和扶植私人资本,重视开发民智和发展近代教育,……但明治年代的富强之中有隐忧、有阴影。

——齐世荣主编《日本:速兴骤亡的帝国》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说明1861年改革为什么是“一条在所有可能向新制度发展的道路中最缓慢的道路”。
(2)根据材料二,指出明治维新的特点。结合所学,说明为什么说“明治年代的富强之中有隐忧、有阴影”?
(3)根据上述材料,指出当时俄国、日本推进近代化的方式有何相同之处?

2.选择题(共25题)

5.
老师在复习时将“俄国在克里木战争中失败,开始农奴制改革”、“日本遭遇黑船来航的冲击,继而明治维新”、“中国遭受列强的侵略,开展戊戌变法”纳入同一复习主题。该主题是
A.西方的殖民侵略与扩张B.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化改革
C.工业革命在亚洲的扩散D.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在亚洲的确立
6.
“此前处于相对隔绝状态的各个地区也在这一时期走出闭塞,开始建立直接的联系,人类迈出了从分散发展到整体进步最为关键的一步。”文中“这一时期”是指
A.13世纪末14世纪初B.14世纪90年代
C.15世纪末16世纪初D.16世纪90年代
7.
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是西欧向近代社会迈进时期发生的两次重大思想解放运动。比较这两次运动,最显著的不同点是
A.是否肯定人的价值B.是否批评宗教神学
C.是否规划民主制度D.是否反对封建制度
8.
14-16世纪时,“市民意识兴起,一种不受基督教和中世纪任何传统支配的世俗伦理被提出”,这里的“世俗伦理”指的是
A.自由平等B.民主法治C.人文主义D.理性主义
9.
美国学者罗威尔指出:“英国1688年政变,使一个国王失去了王位,下议院逐渐把国王的权利纳入它自己的权威之中”。这位“失去王位的国王”是
A.路易十六B.查理一世C.查理二世D.詹姆士二世
10.
历史事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分析历史事实的看法和状态。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A.马克思认为,英国革命是一场“欧洲范围的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期间,乔治·华盛顿被任命为大陆军总司令
C.1814年史蒂芬孙试制成功第一辆蒸汽机车
D.玻利瓦尔领导拉美人民英勇抗击西班牙殖民者
11.
某战役“扭转了整个战争的局势,是北美英属殖民地十三州独立战争的转折点。”该战役是
A.来克星顿枪声B.约克镇战役
C.萨拉托加战役D.凡尔登战役
12.
李同学在比较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的历史影响时,列出了以下四点内容,其中属于相同点的是(   )
A.赢得了民族独立B.改变了社会性质
C.推动了欧洲和拉美革命D.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障碍
13.
1789年7月15日早晨,路易十六听到了大臣的汇报。他吃惊而困惑地问:“怎么,造反啦?”大臣回答说:“不,陛下,是一场革命。”该大臣汇报的是
A.雅各宾派统治被推翻B.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C.反法同盟大兵压境D.制宪议会制定《人权宣言》
14.
英国历史学家约翰·霍兰罗斯认为:拿破仑“在内政方面的建设才能,丝毫不亚于他在军事方面的雄才大略”,下列属于拿破仑“内政方面的建设才能”的有:
①镇压王党叛乱和人民起义   ②加强中央集权,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③颁布《民法典》   ④奥斯特里茨战役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15.
曼弗雷德.马伊在《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中认为,1848年2月发表的某一文献,“对某些人来说,这是一个救世福音,对另外一些人,它则是魔鬼学说。”该文献是(  )
A.《独立宣言》
B.《人权宣言》
C.《共产党宣言》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16.
作家陈舜臣指出:“日本是遵循路标前进的民族。”19世纪中后期,日本“遵循路标前进”的改革举措不包括
A.强制性义务教育B.引进技术发展近代工业
C.学习西方文化和生活习俗D.推行非军事化政策
17.
“我相信我们的政府不能永远忍受一半奴役一半自由的状况。我不期待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溃,但我却期望它停止分裂。”由此可见林肯“斗争”的主要目的是
A.民族独立B.国家统一C.解放黑奴D.发展经济
18.
英国发生工业革命后……其它地区,包括很多欧洲国家,都不得不在西欧工业巨大优势的影响和压力下,先后不一地作出反应。下列属于此类“反应”的是
①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掀起民族解放运动  ②欧洲国家掀起工人运动的浪潮 
③一些国家通过改革或革命手段扫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A.①②③B.①②C.②③D.①③
19.
下列关于印度近代史上的英雄人物章西女王的表述正确的是
A.领导美国独立战争,反抗英国殖民统治
B.领导拉美独立运动,反抗英国殖民统治
C.参与印度民族大起义,反抗西班牙殖民统治
D.表现出印度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不屈精神
20.
《共产党宣言》指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取民主。”对这一理论观点进行第一次伟大尝试的是
A.宪章运动B.巴黎公社运动C.俄国十月革命D.攻占巴士底狱
21.
据统计,1860-1890年俄国各行业产量增加如下表,根据所学判断,此期间俄国经济发展的原因不包括
生铁
钢铁
棉纺织业

石油
整个国家工业增长
2倍
3倍
3倍
19倍
200倍
6倍
 
A.沙皇统治被推翻
B.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C.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为工业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D.地主掠夺了大量资金,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工业发展的资金需求
22.
1888年,某项发明在报纸上被如此描述:“星期六下午,人们怀着惊奇的目光看到一辆三轮马车在街上行走,前边没有马,也没有辕杆,车上只有一个男人,马车在自己行走,大街上的人们都惊奇万分。”为“马车”提供动力的是
A.车上的男人B.石油C.内燃机D.电动机
23.
从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带来的后果看,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是
①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 ②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因此改变
③人类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④环境污染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24.
下列有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叙述正确的是
A.萨拉热窝事件是一战全面爆发的标志
B.凡尔登战役后,德军开始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
C.战场主要集中在亚洲,先后有30多个国家卷入战争
D.1918年,同盟国战败宣告一战结束
25.
他把教皇和神甫说成是两足禽兽,教会是国家分裂、内战和一切罪恶的根源,他被誉为启蒙运动的领袖和导师。“他”是
A.但丁B.伏尔泰C.卢梭D.马克思
26.
“(达尔文的学说)要点已为现在所有的科学家所接受。但在某些领域、特别是在宗教界,则存在着激烈的反对意见。”宗教界反对达尔文的学说,主要是由于该学说(   )
A.否定了神创论B.违背科学规律C.宣扬了马克思主义D.论证方法错误
27.
“他对生活的期望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战胜了他个人的苦痛和绝望,苦难变成了他创作力量的源泉,他扼住了命运的喉咙。”这里的“他”是
A.列夫·托尔斯泰B.凡·高C.贝多芬D.卢梭
28.
1931年,为悼念一位伟大发明家,美国政府曾下令全国停电一分钟,在这一分钟里,美国仿佛又回到了煤油灯的时代。这位发明家是
A.牛顿B.爱因斯坦
C.莱特D.爱迪生
29.
1882年5月,欧洲某几个国家签订的《同盟条约》中有这样的规定:“如果意大利未有直接挑衅行为而遭受到法国进攻,不论其理由为何,其他两缔约国必须以它们的全部军队给予被攻击的一方援助。”这里的“其他两缔约国”是(   )
A.德国和奥匈帝国B.俄国和奥地利C.德国和奥地利D.英国和俄国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2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