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辽宁东北育才校等三校高一下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03989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0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24分)
材料一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商业、手工业发达的地方,出现了一些城市,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丝织巨镇盛泽镇,本是青草滩上一荒村,“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因“丝绸之利日扩”,到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  
——岳麓版高中新课程《历史》必修II
材料二研究华商历史的郭德利(M·Godtey)指出:“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因此,我们可以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
——选自《中国全史·商贾史》
材料三

(1)据材料一指出明清时期城市发展的主要特点。(6分)
(2)郭德利认为“引发人们营商致宫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据材料二简单阐明他的论据。(2分)此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阻碍工商业发展的因素还有哪些?(8分)
(3)据材料三指出中国近代经济结构有何特点?(6分)其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2.单选题(共13题)

2.
史料记载:"(甲午中日战争后)随便走进哪一家农户,人们都可以看到,曾经是不可缺少的纺车,都蒙上了尘土,被人遗忘了。一捆捆机器压的孟买棉纱似乎使人注意到手纺车已经不合时宜了。"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民族工业举步维艰
B.孟买棉纱质优价廉
C.手摇纺车效率低下
D.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3.
清朝末年,民族资本家为了逃避政府苛税和官吏的勒索,或将企业设在租界里,或“假托洋商之名”,或“船头悬着英国国旗,船尾悬着中国龙旗”。这反映了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春天的到来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全面萎缩
C.封建主义是民族工业发展的阻力
D.西方列强支持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4.
“西欧出现了与欧亚乃至全球传统农业文明有着本质区别的一种新的充满活力、扩张性的文明……欧洲用了四个世纪(1500~1900年)建立起在世界范围的统治,而过了50年这种统治就土崩瓦解了。”材料中文明的“扩张性”是指
A.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B.工业文明在世界范围内扩展
C.资产阶级革命改变世界历史
D.欧洲国家最终确立世界霸权
5.
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禝”指主管五谷之神。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
A.非常重视祭祀
B.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C.农业与土地的关系
D.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
6.
某生分析下表,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正确的是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
 
农业税(万贯)
非农业税(万贯)
农业税:非农业税
至道末年(997年)
2408.1
1567.3
60:40
天禧末年(1021年)
2641.2
3874.0
40:60
熙宁十年(1077年)
2021.3
5117.2
28:72
 
①重农抑商政策已不再实施
②农业税的消长反映农业生产削弱的趋势
③政府财政收入越来越倚仗于非农业税
④非农业税的增长反映工商业的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
明朝丝织业中出现的“机房”被认为是中国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标志,其主要依据是
A.使用机器生产且有一定规模B.分工精细,生产有序
C.生产的目的是为了交换生活用品D.“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日受值”
8.
“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也。”这句话反映的现象是
A.棉布柔软结实,取代了丝织品的地位B.棉布适用范围广
C.棉布保暖性好,可以御寒D.棉布功劳大于丝织品
9.
据《东京梦华录》等记载,宋代都城多见“当街列床凳,堆垛冰雪”出售凉食和专向客商出租铺席宅舍等现象。这反映了
A.城市商业功能增强
B.经商方式不受限制
C.官府鼓励经商
D.生活习俗改变
10.
明朝后期,土地高度集中,太湖流域90%的土地都在官僚和地主手中。造成这一现象根本上是因为
A.太湖流域是农业中心
B.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
C.统治者“不抑兼并”
D.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11.
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民族的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在当时,这种“融合”和“统一”实现的主要方式是
A.西方的殖民扩张
B.东西方的借鉴学习
C.正常的文化交流
D.宗教思想传播
12.
绝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这主要是因为
A.新大陆的发现
B.商品贸易范围空前扩大
C.殖民扩张开始
D.各地文明开始汇合交融
13.
最早开辟新航路的迪亚士曾经说过,他航行的目的是“为了像所有男子汉都欲做到的那样,为上帝和陛下服务,将光明带给那些尚处于黑暗中的人们。”其中“将光明带给那些尚处于黑暗中的人们”是指
A.让西欧以外地区的人们皈依基督教
B.给西欧以外地区的人们带去国王恩典
C.给西欧以外地区的人们带去西欧人的财富
D.给渴望发财的人带去黄金
14.
18世纪70年代英国城乡比例是1:2,19世纪初上升为2:3,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圈地运动使大批农民流入城市B.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人口布局
C.大批人口前往殖民地D.大量外来移民涌入英国

3.选择题(共3题)

15.下列句子与例句中“焉”字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朝济而夕设版焉

16.下列句子与例句中“焉”字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朝济而夕设版焉

17.下列词语中“济”字的意义和“朝济而夕设版焉”中的“济”相同的一项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3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