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江苏泰州市海陵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3982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2/7/13

1.综合题(共3题)

1.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9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争取民族解放和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走向辉煌。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9分)
材料一 中国选择社会主义成为20世纪50年代最重要的事件之一,由此开始了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建设,新中国不仅赢得了政治上的独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已经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已经建立。
——中央电视台政论片《复兴之路》解说词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1953--1957年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上采取了哪些重大措施。(2分)
材料二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 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那新时代, 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 ——《走进新时代》
歌曲《走进新时代》中实现“当家作主站起来”与“改革开放富起来”的党的领导人分别是谁?“高举旗帜开创未来”中高举的“旗帜”指的是哪两大理论?(4分)
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党也曾犯过严重的失误,请举一例。(1分)
活动感悟:通过本次活动,围绕中国共产党90周年的革命和建设历程写出你最想说的一句话。(2分)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小明在北京奥运会看到材料一中两幅美丽的旗帜,它们各自代表来自哪个地方的运动员?
材料二:“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枚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乡愁》余光中(台湾)
(2)材料一反映出我国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利益提出的科学构想是什么?简述这一科学构想的基本含义。
材料三:1993年10月,台湾艺术家在北京演出舞剧《薪转》。1995至2000年间,海峡两岸间接贸易额达1300多亿美元,台湾同胞到大陆达1200多万次。
(3)联系材料二三说明海峡两岸交往发生了什么变化?
(4)结合目前海峡两岸的形势,谈谈你对祖国统一前景的认识并说明理由。
3.
新中国成立后,新生的人民共和国一改旧中国屈辱的外交形象,挺直了民族的脊梁,以独立自主的姿态,展开了和平外交事业,中国的国际影响与日俱增。某校八年级(1)班准备举办一次主题为“新中国外交成就”的小论坛。(7分)
(1)活动准备:如果你是该班的一员,你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获取相关资料?(至少说出两个)(1分)
(2)历史溯源:请你帮助小明同学完成“新中国外交成就”的知识卡片。(3分)
时间
外交成就
20世纪50年代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周恩来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20世纪70年代

20世纪90年代

21世界初

(3)今年是中美关系正常化40周年,40年前,什么事件标志着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1分)
(4)活动总结:通过探究新中国外交发展的风雨历程,谈一谈你的感想与认识.。(2分)

2.选择题(共17题)

4.
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20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巨变。这三次巨变是指
①辛亥革命
②五四运动
③抗日战争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⑤改革开放
A.①③⑤B.①④⑤C.①②⑤D.②④⑤
5.
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是指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B.中共八大的召开
C.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提出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6.
如图,为了开展研究性学习,同学们搜集了以下图片资料。这些资料反映的学习主题是
A.大跃进B.三大改造C.文化大革命D.改革开放
7.
为了搞好期中复习某同学自制了一把历史年代尺,它展示了中国共产党92年的奋斗历程。其中③处填写正确的是()

A. 开天辟地 B. 遵义会议
C. 十一届三中全会     D. 中共“八大”召开
8.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首歌谣赞颂的是
A.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对外开放B.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C.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D.进行国有企业改革
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卢象昇,宜兴人。象昇虽文士,善射,娴将略。崇祯六年,贼流入畿辅,据西山,象昇击却之。贼走还西山,围冷水村,象昇设伏大破之。象昇每临阵,身先士卒,与贼格斗,刃及鞍勿顾,失马即步战。逐贼危崖,一贼自巅射中象昇额,象昇提刀战益疾。贼骇走,相戒曰:“卢廉使遇即死,不可犯。”十年九月,清兵驻于牛兰。召宣、大、山西三总兵杨国柱、王朴、虎大威入卫。赐象昇尚方剑,督天下援兵。象昇麻衣草履,誓师及郊。当是时,嗣昌、起潜主和议。象昇闻之,顿足叹曰:“予受国恩,恨不得死所,有如万分一不幸,宁捐躯断脰耳。”决策议战,然事多为嗣昌、起潜挠。请分兵,则议宣、大、山西三帅属象昇,关、宁诸路属起潜。象昇名督天下兵,实不及二万。次顺义。清兵南下,三路出师……象昇提残卒,宿三宫野外。十二月十一日,进师至贾庄。起潜拥关、宁兵在鸡泽,距贾庄五十里,象昇遣廷麟往乞援,不应。师至蒿水桥,遇清兵。象昇将中军,大威帅左,国柱帅右,遂战。旦日,骑数万环之三匝。象昇麾兵疾战,呼声动天,自辰迄未,炮尽矢穷。奋身斗,后骑皆进,手击杀数十人,身中四矢三刃,遂仆。杨陆凯惧众之残其尸而伏其上,背负二十四矢以死。一军尽覆。侯弘文,奇士也。散家财,募滇军随象昇讨贼。弘文率募兵至楚,巡抚王梦尹以扰驿闻。象昇上疏救,不得,弘文卒遣戍。天下由是惜弘文而多象昇。赞曰:危乱之世未尝乏才顾往往不尽其用用矣或掣其肘而驱之必死若是者人实为之要之亦天意也

(节选自《明史·卢象昇传》)

[注]①嗣昌、起潜:指杨嗣昌、高起潜。

10.
1993年后,大批国有企业积极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出现了邯郸钢铁总厂等一批先进典型。这表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 )
A.建立计划经济体制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加强国家干预经济D.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11.
如图,与“小球转动大球”,被国际社会誉为“乒乓外交”直接相关联的历史事件是
A.
B.
C.
D.
12.
50多年来,虽然两岸尚未统一,但是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没有改变,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民族感情也没有改变。下列史实有利于实现海峡两岸统一的是
①两岸经济往来密切 ②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
③香港、澳门的回归 ④大陆综合实力的增强
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D.①②③④
13.找出下列句子中的反义词,用横线划出来。

①今天天气很凉快,一点也不觉得闷热。{#blank#}1{#/blank#}-{#blank#}2{#/blank#}

②这个问题太复杂,要是简单一点就好了。{#blank#}3{#/blank#}-{#blank#}4{#/blank#}

14.
如图,照片能记载历史的瞬间;照片能记录成长的足迹……下面这幅照片,成功记录了共和国成长史上的一件大事。这件大事是
A.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中国和美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15.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项是(    )

16.
如图,2009年3月28日,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庆祝大 会在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隆重举行。你知道西藏获得和平解放是在
A.1949年B.1950年
C.1951年D.1959年
17.

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①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暂,并向往大江永恒的名句是“{#blank#}1{#/blank#}{#blank#}2{#/blank#}。”

②韩愈在《师说》中诠释了一种全新的师生关系,这两句话是:{#blank#}3{#/blank#}{#blank#}4{#/blank#}

③归隐后的陶渊明,不仅有亲情欢娱、琴书雅趣,春天到来的时候,他还要享受春耕之乐:“{#blank#}5{#/blank#}{#blank#}6{#/blank#}。”(《归去来兮辞》)

18.

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①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暂,并向往大江永恒的名句是“{#blank#}1{#/blank#}{#blank#}2{#/blank#}。”

②韩愈在《师说》中诠释了一种全新的师生关系,这两句话是:{#blank#}3{#/blank#}{#blank#}4{#/blank#}

③归隐后的陶渊明,不仅有亲情欢娱、琴书雅趣,春天到来的时候,他还要享受春耕之乐:“{#blank#}5{#/blank#}{#blank#}6{#/blank#}。”(《归去来兮辞》)

19.
“两弹一星”事业的成功是我国科技发展的重要标志。“两弹一星”指的是
A.原子弹、导弹、人造卫星B.原子弹、氢弹、人造卫星
C.导弹、氢弹、人造卫星D.导弹、氢弹、宇宙飞船
20.
西方的“复活节”是纪念耶稣在十字架受刑死后复活的节日,相关的宗教信仰是象征着重生与希望。与该节日相关的宗教信仰是()
A.佛教B.伊斯兰教
C.犹太教D.基督教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