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中国近代百年历程,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让我们在一些承载历史的缩影中,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下年学习任务。
任务一(建筑——凝固历史)

(1)请你从上面建筑图片中任选一个,简介在这里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
任务二(图片——感受历史)

(2)图四、五反映的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哪两个战役?分别简述它们的重要意义。
(3)你认为出现图六场景的原因有哪些?
任务三(城市——见证历史)
(4)下面的史实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哪些领域的变化?分析变化的原因。
①上海南京路上穿旗袍和中山装的行人
②上海招商局架设电话线,开通第一部电话
③上海创办近代规模最大的商务印书馆
④上海创办近代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申报》
⑤上海创办了文化出版机构新文化运动的刊物《青年杂志》
⑥上海街道上行驶的有轨电车
任务一(建筑——凝固历史)

(1)请你从上面建筑图片中任选一个,简介在这里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
任务二(图片——感受历史)

(2)图四、五反映的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哪两个战役?分别简述它们的重要意义。
(3)你认为出现图六场景的原因有哪些?
任务三(城市——见证历史)
(4)下面的史实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哪些领域的变化?分析变化的原因。
①上海南京路上穿旗袍和中山装的行人
②上海招商局架设电话线,开通第一部电话
③上海创办近代规模最大的商务印书馆
④上海创办近代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申报》
⑤上海创办了文化出版机构新文化运动的刊物《青年杂志》
⑥上海街道上行驶的有轨电车
2.
材料题
唱红歌是弘扬革命传统教育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种方式。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拿起武器闹革命,工友农友真英雄,秋收起义成了功,一杆大旗满地红,工友农友,团结一条心哎,红色政权扎下万年根,革命永远向前进!跟着领袖毛委员,走上雄伟的井冈山,革命要有立脚点,地是根枪是胆。。。。。”
——《秋收起义暴动歌》
材料二“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梁。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
——《松花江上》
材料三“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河西山冈万丈高,河东河北 高梁熟了。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端起了土枪洋枪,挥动着大刀长矛。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黄河大合唱——保卫黄河》
材料四“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共产党他一心救中国。他指给了人民解放的道路,他领导中国走向光明,他坚持抗战八年多,他改善了人民生活,他建设了敌后根据地,他实行了民主好处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1)材料一歌词中,反映了哪些历史事实?
(2)材料二歌词描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后东北的状况?简述这一历史事件的影响。
(3)材料三歌曲表现出了中国人民怎样的民族精神?
(4)根据材料四划线部分歌词,用史实说明,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建立、巩固、和发展抗日根据地的。
唱红歌是弘扬革命传统教育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种方式。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拿起武器闹革命,工友农友真英雄,秋收起义成了功,一杆大旗满地红,工友农友,团结一条心哎,红色政权扎下万年根,革命永远向前进!跟着领袖毛委员,走上雄伟的井冈山,革命要有立脚点,地是根枪是胆。。。。。”
——《秋收起义暴动歌》
材料二“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梁。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
——《松花江上》
材料三“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河西山冈万丈高,河东河北 高梁熟了。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端起了土枪洋枪,挥动着大刀长矛。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黄河大合唱——保卫黄河》
材料四“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共产党他一心救中国。他指给了人民解放的道路,他领导中国走向光明,他坚持抗战八年多,他改善了人民生活,他建设了敌后根据地,他实行了民主好处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1)材料一歌词中,反映了哪些历史事实?
(2)材料二歌词描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后东北的状况?简述这一历史事件的影响。
(3)材料三歌曲表现出了中国人民怎样的民族精神?
(4)根据材料四划线部分歌词,用史实说明,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建立、巩固、和发展抗日根据地的。
3.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打败了国民党,取得了人民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适时调整了土地政策,将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改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1947年,中国共产党招开了全国土地会议,制定了土地改革总路线,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此后,各个解放区先后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历时一年多后,广大农民分得了土地,房屋、粮食和衣物。
材料二 西北野战军撤离延安后,在中央军委和***、周恩来等亲自指挥下,按照中央军委和***确定的蘑菇战术,依靠陕北优越的群众条件和有利地形,与国民党几十万军队在陕北高原周旋,使其始终无法准确获知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军的位置,而不得不往返奔波,疲于奔命,造成补给等方面的严重困难,士气低落。而人民解放军则利用有利战机和地形,寻机歼敌,在三个月时间内共歼敌1.4万余人。
材料三 人民群众支援三战役统计表
(1)材料一,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产生了什么作用?
(2)材料二反映了人民解放军采用了怎样的作战方式和原则?
(3)简述材料三中三大战役胜利的意义。
(4)根据上述材料信息,分析中国共产党取得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材料一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适时调整了土地政策,将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改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1947年,中国共产党招开了全国土地会议,制定了土地改革总路线,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此后,各个解放区先后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历时一年多后,广大农民分得了土地,房屋、粮食和衣物。
材料二 西北野战军撤离延安后,在中央军委和***、周恩来等亲自指挥下,按照中央军委和***确定的蘑菇战术,依靠陕北优越的群众条件和有利地形,与国民党几十万军队在陕北高原周旋,使其始终无法准确获知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军的位置,而不得不往返奔波,疲于奔命,造成补给等方面的严重困难,士气低落。而人民解放军则利用有利战机和地形,寻机歼敌,在三个月时间内共歼敌1.4万余人。
材料三 人民群众支援三战役统计表
项目 | 辽沈战役 | 淮海战役 | 平津战役 |
民工 | 160万人 | 543万人 | 154万人 |
担架 | 1.38万副 | 30.5万副 | 2万副 |
车辆 | 6750辆 | 88万辆 | 40万辆 |
牲畜 | 80万头 | 76.7万头 | 100万头 |
船只 | | 8500只 | |
粮食 | 0.7亿斤 | 9.6亿斤 | 3.1亿斤 |
(1)材料一,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产生了什么作用?
(2)材料二反映了人民解放军采用了怎样的作战方式和原则?
(3)简述材料三中三大战役胜利的意义。
(4)根据上述材料信息,分析中国共产党取得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4.
根据下列图示信息,回答问题。

( 1) 根据图一,分别简述下面两个时间段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
1895——1912 年出现第一个髙潮:
1912——1919 年进入“黄金时代”:
( 2) 中国近代被称为“状元实业家”的人是谁?简述其主要贡献。
( 3) 综合上述图示信息, 概括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 1) 根据图一,分别简述下面两个时间段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
1895——1912 年出现第一个髙潮:
1912——1919 年进入“黄金时代”:
( 2) 中国近代被称为“状元实业家”的人是谁?简述其主要贡献。
( 3) 综合上述图示信息, 概括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2.选择题- (共14题)
5.
李大钊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的先驱,在中华大地上第一次高高举起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他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事迹有
①创办《每周评论》
②发表《庶民的胜利》
③发表《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④创办《大公报》
①创办《每周评论》
②发表《庶民的胜利》
③发表《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④创办《大公报》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8.
刽子手把林祥谦绑在电线杆上,逼他下复工的命令,遭到林祥谦的严词拒绝,刽子手先砍一刀,怒声喝到:“到底下不下复工命令?”林祥谦忍痛疾呼:“我们都可断,工不可上!”材料描述的情景是
A.五四运动 |
B.北伐战争 |
C.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
D.湖南农民运动 |
10.
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各地的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到1926年11月底,湖南已有54个县建立农民协会组织,会员达107人;到1927年1月,会员又增加到了200万人。湖北全省农民协会会员1926年7月有三万多人,到11月增加到20万人左右。城市工会组织和工人运动也得到很大的发展.与材料所述意思相符的是
A.工农群众是北伐的主力军 |
B.工农运动的支持是北伐胜利的原因 |
C.湖南、湖北是北伐的主战场 |
D.北伐胜利后在各地建立了政权 |
13.
1945年8月29日,重庆《大公报》社评:昨天下午三点多,***先生到了重庆。***先生来了!中国人听了高兴,世界人听了高兴,毫无疑问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到重庆的目的是
A.为发动内战争取时间 |
B.把不愿意和平的罪名强加给国民党 |
C.为了尽可能争取和平 |
D.回见老朋友 |
15.
他是山东菏泽人,时任二十九军中将师长,曾在长城抗战中率领大刀队奇袭日军,闻名中外,七七事变发生后,率部参加北平保卫战,在南苑指挥部奋勇抗击日军。他冲入日军,挥舞大刀砍杀日军。最后壮烈牺牲,年仅39岁。他是
A.杨靖宇 |
B.张自忠 |
C.左权 |
D.赵登禹 |
16.
在反法西斯战争和抗日战争即将胜利的前夜,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下面有关中共七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1945年4月,在延安召开 |
B.大会主要讨论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问题 |
C.大会指出抗战胜利后要建立一个社会主义性质的中国 |
D.大会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
17.
优秀的文艺作品是时代的缩影,动荡的时代常常诞生伟大的作品。下列中国近代文艺作品及其作者的搭配,错误的是
A.《义勇军进行曲》——聂耳 |
B.《愚公移山》——齐白石 |
C.《狂人日记》——鲁迅 |
D.《小二黑结婚》——赵树理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