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3946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3/17

1.综合题(共4题)

1.
中国近代百年历程,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让我们在一些承载历史的缩影中,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学习任务。
任务一(建筑——凝固历史)

(1)请你从上面建筑图片中任选一个,简介发生在这里的重大历史事件。
任务二(图片——感受历史)

(2)图四、五反映的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两个战役,分别简述它们的重要意义。
(3)你认为出现图六场景的原因有哪些?
任务三(城市——见证历史)
①上海南京路上穿旗袍和中山装的行人;②上海招商局架设电话线,开通第一部电话;③上海创办近代规模最大的商务印书馆;④上海创办近代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申报》;⑤上海最早创办了文化出版机构新文化运动的刊物《青年杂志》;⑥上海街道上行驶的有轨电车。
(4)上面的史事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哪些领域的变化?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2.
材料题
唱红歌是弘扬革命传统教育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种方式。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拿起武器闹革命,工友农友真英雄,秋收起义成了功,一杆大旗满地红,工友农友,团结一条心哎,红色政权扎下万年根,革命永远向前进!跟着领袖毛委员,走上雄伟的井冈山,革命要有立脚点,地是根枪是胆。。。。。”
——《秋收起义暴动歌》
材料二“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梁。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
——《松花江上》
材料三“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河西山冈万丈高,河东河北 高梁熟了。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端起了土枪洋枪,挥动着大刀长矛。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黄河大合唱——保卫黄河》
材料四“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共产党他一心救中国。他指给了人民解放的道路,他领导中国走向光明,他坚持抗战八年多,他改善了人民生活,他建设了敌后根据地,他实行了民主好处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1)材料一歌词中,反映了哪些历史事实?
(2)材料二歌词描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后东北的状况?简述这一历史事件的影响。
(3)材料三歌曲表现出了中国人民怎样的民族精神?
(4)根据材料四划线部分歌词,用史实说明,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建立、巩固、和发展抗日根据地的。
3.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打败了国民党,取得了人民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共产党这时调整了土地政策,将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 改为实行耕着有其田的土地政策。 1947 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制定了土地改革总路线,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此后,各个解放区先后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历时一年多后,广大农民分得了土地、房屋、粮食和衣物。
材料二 西北野战军撤离延安后,在中央军委和***、周恩来等亲自指挥下,按照中央军 委和***确定的蘑菇战术,依靠陕北优越的群众条件和有利地形,与国民党几十万军队 在陕北高原周旋,使其始终无法准确获知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军的位置,而不得不往返奔波,疲于奔命,造成补给等方面的严重困难,士气低落。而人民解放军则利用有利时机和地形,寻机歼敌,在三个月的时间内共歼敌 1.4 万余人。
材料三 人民群众支持三大战役统计表

( 1) 材料一中,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产生了什么作用?
( 2) 材料二反映了人民解放军采取了怎样的作战方式和原则?
( 3) 简述材料三中三大战役胜利的意义。
( 4) 根据上述材料信息,分析中国共产党取得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 5) 从近代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中,我们得到哪些启示?
4.
根据下列图示信息,回答问题。

( 1) 根据图一,分别简述下面两个时间段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
1895——1912 年出现第一个髙潮:
1912——1919 年进入“黄金时代”:
( 2) 中国近代被称为“状元实业家”的人是谁?简述其主要贡献。
( 3) 综合上述图示信息, 概括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2.选择题(共13题)

5.
李大钊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的先驱,在中华大地上第一次高高举起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他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事迹有
①创办《每周评论》
②发表《庶民的胜利》
③发表《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④创办《大公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确立的党的奋斗目标是
A.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B.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C.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D.打到军阀,推翻帝国主义
7.
刽子手把林祥谦绑在电线杆上,逼他下复工的命令,遭到林祥谦的严词拒绝,刽子手先砍一刀,怒声喝到:“到底下不下复工命令?”林祥谦忍痛疾呼:“我们都可断,工不可上!”材料描述的情景是
A.五四运动
B.北伐战争
C.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D.湖南农民运动
8.
阅读下面某历史著作节选。据此判断,它叙述的史实是
A.马克思主义的传播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D.国共第一次合作
9.
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各地的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到1926年11月底,湖南已有54个县建立农民协会组织,会员达107人;到1927年1月,会员又增加到了200万人。湖北全省农民协会会员1926年7月有三万多人,到11月增加到20万人左右。城市工会组织和工人运动也得到很大的发展.与材料所述意思相符的是
A.工农群众是北伐的主力军
B.工农运动的支持是北伐胜利的原因
C.湖南、湖北是北伐的主战场
D.北伐胜利后在各地建立了政权
10.
从“大革命失败”“1927年8月1日”“周恩来”“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第一组关键词中,可知其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黄埔军校创办
B.南昌起义
C.井冈山会师
D.三湾改编
11.
下面是小丽收集的一组纪念红军长征的邮票,如果按照红军长征路线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②④①③C.②③④①D.①②④③
12.
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A.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B.辽沈战役
C.百万雄师横渡长江
D.平津战役
13.
1945 年 8 月 29 日,重庆《大公报》社评:天下午三点多钟,***先生到了重庆。***先生来了!中国人听了高兴, 世界人听了髙兴, 毫无疑问的, 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到重庆的目的是
A.为发动内战争取时间B.把不愿和平的罪名强加给国民党
C.为了尽可能争取和平D.会见老朋友、老同学
14.
他是山东菏泽人,时任二十九军中将师长,曾在长城抗战中率领大刀队奇袭日军,闻名中外,七七事变发生后,率部参加北平保卫战,在南苑指挥部奋勇抗击日军。他冲入日军,挥舞大刀砍杀日军。最后壮烈牺牲,年仅39岁。他是
A.杨靖宇
B.张自忠
C.左权
D.赵登禹
15.
在反法西斯战争和抗日战争即将胜利的前夜,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下面有关中共七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1945年4月,在延安召开
B.大会主要讨论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问题
C.大会指出抗战胜利后要建立一个社会主义性质的中国
D.大会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16.
2014 年 2 月 27 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确定为
A.7 月 7 日B.10 月 1 日C.8 月 15 日D.9 月 3 日
17.
中国近代的教育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下面有关近代教育的场景描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A.李鸿章见证了京师同文馆的创建
B.康有为、梁启超参加过科举考试
C.陈独秀参与了京师大学堂的创办
D.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发表演讲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