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3858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6/25

1.综合题(共3题)

1.
从古丝绸之路到现今的“一带一路”,中国外交展示过灿烂辉煌,也经历过风霜雪雨。如今中国引领的新型国际关系之路,鲜明地体现了中国外交的传统智慧与天下情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图一:在1955年亚非国际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改变会议航向”的著名方针是什么?
(2)图二:“乔冠华开怀大笑”图片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3)图三:“习特会晤”反映了中美关系新时期的表现,你认为中美关系顺利发展的前提是什么?
(4)观察图四,请回答在中美交往过程中③处发生了哪一历史事件?

(5)请再举两例图五中未提到的改革开放以来的外交成就。

(6)通过学习中国外交的历史,谈谈对你的人生之路有何启迪?(说出两点即可)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改革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经历了从经济到政治、从农村到城市、从对内改革到对外开放的发展过程。
材料一:分田到户、包产到户在那些已经使用机械生产的平原地区显然是倒退。因为单干就要废弃机耕,实行畜耕和人耕,而农业现代化的表现就是耕作机械化。但是,人少地多,干部分配不公,农民宁愿出力出汗也愿意分田到户。“从机耕到人耕,确实令人感到可笑,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却高涨起来了。”

——摘自任世江《高中历史课程专题解析》

(1)请简明扼要地表述出材料一关于在平原地区实行“分田到户、包产到户”的两个基本观点。
材料二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广汉县向阳乡人民公社冒险换牌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三:1984年3月24日,在福州召开工业会议期间,《福建日报》在头版头条位置发表了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联合写给省委的一封信——“请给我们‘松绑’”。之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红旗》杂志等媒体转发,从而引起了国内一场国企全面的放权运动。

——摘自长江网

(3)指出材料三中“松绑”的含义是什么?后来,我国大中型国有企业改革朝着怎样的方向发展?
材料四:中国宝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3年7月。公司成立以来,以“敢为天下先”的胆略和气魄,曾连创新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企业、发行新中国第一张股票、第一张可转换债券、第一张中长期认股权证,成功策划武汉商场成为深交所第一家异地上市公司,首次通过证券二级市场控股上市公司上海延中实业,开办新中国第一个财务顾问公司安信财务等多项新中国第一。中国宝安成为目前深圳市最大的股票上市公司之一。

——摘编自百度百科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宝安连创多项第一的原因。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3年1月11日,国民党政府照会英国,声明九龙问题暂时搁置,同年蒋介石在《中国之命运》一书中明确指出,香港是中国的领土,它的收复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冯仲平《论战后英国在香港问题上的态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即表明了对香港问题的严正立场:香港是中国的领土,主张在适当的时机通过谈判解决这一历史遗留问题,在未解决前暂时维持现状。

——唐文贵等《中英关于香港问题谈判始末》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历届政府对香港问题的一致观点。
材料二 二战后,由于英国千方百计地恢复和维持它在香港的统治,加之国内国际因素的影响,香港问題一直得不到有效解决。经过22轮艰苦曲折的谈判,中英联合声明,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决定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摘编自肖元恺《中英关系与香港问题》

(2)综合香港回归的过程,说明了什么问题?
材料三 第一条,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第二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权香港特别行政区依照本法的規定实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菅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第五条,香港特别行政区不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和政策,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变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3)材料三的规定,体现了中国政府解决香港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据材料指出中央和特别行政区的权力关系。
材料四 从1997年到2016年,香港本地生产总值由1.37万亿港元增至2.49万亿港元,特区政府的财政储备由4575亿港元增至9083亿港元。香港已连续23年被评为全球最自由的经济体,营商环境和竞争力长期在世界上名列前茅。

——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宋哲

(4)材料四反映了香港回归后怎样的经济现象?
(5)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该如何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2.选择题(共23题)

4.
下列与1949年9月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无关的是
A.
B.
C.
D.
5.
“一五”计划期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一时期我国的政治建设取得的最重要的成就是
A.选举产生了新中国的第一届领导人
B.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初步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颂布了《宪法》《民法通则》等法律
6.
中共八大对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果。下列关于这次会议的表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A.制定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B.正确分析了当时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
C.确立了集中力量建设工业国的主要任务
D.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7.
如今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多成就,但这个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1956—1976年的严重失误留给我们的经验教训是
A.经济发展一定要遵循客观规律
B.理论联系实际,走群众路线
C.要稳中求进,多积累发展经济的经验
D.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后必须以政治斗争为中心,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领导
8.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个军种“火箭军”改自于先前的“第二炮兵部队”(即导弹部队)。 “第二炮兵部队”成立于
A.解放战争时期B.新中国成立初期
C.20 世纪 60 年代D.改革开放后
9.
学习历史需要正确认识史实与结论之间的关系。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新中国成立—确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B.西藏和平解放—中国完成统一
C.土地改革完成—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D.抗美援朝胜利—结束了近代中国百年屈辱
10.
观察如图,从1949年到1970年促进我国粮食人均产量增加的原因有
①土地改革
②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11.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下列政策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有
①1950年土地改革
②农业合作化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
中国社会主义改造中的重要创举是
A.自愿互利B.农业合作社
C.赎买政策D.公私合营
13.
明明在家里发现了一张旧报纸(下图),但出版日期已经看不清楚了,根据标题,明明估计这张报纸的出版时间应该是在    (    )
A.1976年B.1977年C.1978年D.1979年
14.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与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讨论起到的共同作用是(  )
A. 奠定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思想基础    B. 明确了特区姓“社”不姓“资”
C. 推动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    D. 解决了人们思想认识的重大问题
15.
小明的爸爸说:“爸爸在你这么大的时候(15岁)一顿能吃五碗饭,你现在却连两碗都吃不了。”小明辩解道:“我吃了很多肉、鱼、菜,还喝了牛奶,奶奶说您那时几乎没有这些吃的!”这段对话可以说明改革开放以来
A.国家粮食产量有所下降
B.青少年深受西方饮食文化影响
C.青少年的体质有所下降
D.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16.
为了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我国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17.
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相符的是(  )
A.抗美援朝战争﹣﹣揭开了中国人民反抗美帝国主义侵略的序幕
B.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中美之间冰释前嫌,不再有冲突
D.布什出席上海 APEC 会议﹣﹣表明在中美交往中中国占有主导地位
18.
对联是中华文化特有的表达方式,承载历史信息。“万紫千红增特色,三通两制促和平”。对联直接反映的是
A.新中国的成立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一五”计划
D.“一国两制”
19.
台湾新任领导人蔡英文就职当天,国台办评论称:蔡英文没有明确承认“九二共识”这是一份没有完成的答卷。其中“九二共识”是指( )
A.和平统一,一国两制B.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C.调整三不政策D.经济交流,互补互利
20.
“一国两制”的提出,为祖国实现和平统一大业开辟了途径。这一方针最早在下图哪一地区得到成功实践?
A.①B.②C.③D.④
21.
新中国成立以后,打破中美关系僵局的历史事件是
A.抗美援朝战争的结束
B.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22.
新中国时期,人民解放军的四大军种是(  )
①陆军
②空军
③海军
④第二炮兵
⑤装甲兵。
A.①②③⑤B.①②③④C.①②④⑤D.②③④⑤
23.
周恩来作为新中国外交创始人,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和外交风范在世界外交史上留下了卓越风采。下列属于周恩来外交成就的是
A. 推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B.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提出“一国两制”方针
D. 出席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24.
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维护了世界和平的历史事件是(  )
A.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
B.神舟一号发射成功
C.中近程地地导弹试验成功
D.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25.
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中国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下面属于这一时期的是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C.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D.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26.
“他踏遍戈壁共草原,二十五年前,连克千重关,群力奋战自当先,捷音频年传。蔑视核讹诈,华夏创新篇,他视名利如粪土,许身国威壮河山,功勋泽人间。”诗中的“他”指 (   )
A.邓稼先B.王进喜C.焦裕录D.雷锋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