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二中2017~2018学年度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3831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7/7

1.综合题(共2题)

1.
20世纪50年代,建国伊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中国人民以高昂的斗志投入到了新中国的建设之中,在各条战线上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据此,请回答:
(政治篇)(1)下图的这部宪法是在哪次会议上制订的?它在我国法制建设史上具有怎样的地位?

(经济篇) 下图所示,“一五”计划发展的重点是什么?简述这一举措对中国经济建设的意义?
 
(军事篇)
(3) “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海岸上架上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结合下图谈谈这句话的含义。

(总结篇)
(4)结合材料,你认为我们应该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土地改革后,农村经济基本上还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劳动生产率低下,假如任其发展,可能会导致农村贫富两极分化。如果不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不仅不能改善农民的生活,而且农村也不可能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商品、粮食、轻工业原料等条件。
(1)根据材料一,概况为什么要“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这条路是指什么?
材料二 包字万岁!早包早富,迟包迟富,不包永远不富。
(2)根据材料二,谈谈你对“包字”的理解。据此,你认为农村开始推行什么制度?
材料三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名誉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2004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词
(3)根据材料三,他“让所有人远离饥饿”的梦想作出了什么贡献?每位中学生都有自己的梦想,为实现梦想,你认为应该从他身上学习那些精神?

2.列举题(共3题)

3.
根据信息提示写出相关内容。
(1)1950年,美国海军第七舰队开进中国_________ 海峡,威胁中国的国家安全。
(2)1971年4月,中国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被称为“_____________”
(3)中美签署《___________》宣布双方自 _______年1月1日起建立外交关系。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内政外交取得伟大成就。
(1)__________________的召开,标志着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的正式确立。
(2)2001年12月,中国成为_____________的成员,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3)1997年7月1日,___________进驻香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的象征和标志。
5.
各行各业涌现出了众多的时代模范。
(1)在平凡的岗位上,以“甘当螺丝钉”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是____________
(2)1960年4月,铁人_________ 带领钻井队打出了大庆油田的第一口油井。
(3)1984年,屠呦呦团队首次实现了__________ 的人工合成,由此诞生了一种抗疟新药。

3.判断题(共1题)

6.
(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朱德为国务院总理。(  )
改正:
(2)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和三大改造是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产生的严重失误。(  )
改正:
(3)2008年8月,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增强了民族凝聚力,也成为我国改革开放成就的一次集中展示。(  )
改正:
(4)中共十九大号召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富强梦而继续奋斗。(  )
改正:

4.选择题(共15题)

7.
有学者指出,在中西文化经历了70多年的撞击和交汇之后,出现于20世纪第二个十年里的这一阵波潮,其潮头已经越出了启蒙的本义。“这一阵波潮”是指
A.袁世凯独裁
B.北伐战争爆发
C.新文化运动
D.黄埔军校创立
8.
历史学家费正清说“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
社会差别。”第一种梦想变为现实的标志是( )
A.开国大典B.加入WTOC.澳门回归D.土地改革的完成
9.
到1952年底,这项经济改革成功地把43%的中国耕地重新分配给60%的农村人口,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据此判断,这项改革是( )
A.社会主义改造B.土地改革C.人民公社化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0.
“美丽的半岛变成了一片废墟……战争开始于三八线上,三年之后,战争结束于几乎同一地点……”该战争是( )
A.苏德战争B.太平洋战争C.解放战争D.朝鲜战争
11.属于一元含氧酸是(   )
12.属于一元含氧酸是(   )
13.
板书是浓缩的教学案。见下图板书设计,其标题应为:( )
A.“一五”成就B.三大改造C.平均地权D.国有企业改革
14.
下图中某条折线反映了我国重工业净产值比重变化的趋势,这条折线是(  )
A.①B.②
C.③D.④
15.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对土地政策进行了四次重大调整。其中,以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为显著特征的是(    )
A. 土地改革运动 B. 农业合作化运动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家庭联产承包
16.
下列内容中,可以证明“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是一场内乱”的是
①掀起夺取党和政府领导权的狂潮 
②迫害领导干部和知识分子 
③消灭地主阶级 
④国民经济发展遭受影响 
⑤教育科学文化事业遭到严重摧残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⑤C.①③④⑤D.②③④⑤
17.
见下图,M到N处生产总值增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地改革的开展
B.“一五”计划的实施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影响
D.“文化大革命”
18.下列有关细胞膜的信息交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不同细胞之间必须相互接触才能传递信息 

②能在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物质都是激素 

③高等植物细胞间的胞间连丝有信息交流的作用 

④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有关.

19.
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下列属于邓小平理论创新内容的是( )
①“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⑤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⑤
20.
1980年著名作曲家施光南深入安徽、四川农村体验生活,满怀激情地谱写出经典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他选择赴上述农村体验生活的最主要理由是
A. 当地山川俊美,风景秀丽宜人
B. 少数民族众多,民俗文化
C. 同属革命老区,富有红色传统
D. 率先包产到户,农民生活改善
21.
这个世界上最先发明火药的民族,这个100年来屡受欺辱却不甘沉沦的民族,终于走进核时代的大门,迎来让所有炎黄子孙都扬眉吐气的时刻。这个时刻是( )
A.导弹部队的建成B.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C.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D.火箭军的成立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列举题:(3道)

    判断题:(1道)

    选择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