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复习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3830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6/23

1.综合题(共2题)

1.
中国人的“中国梦”,历经艰辛与坎坷,却从未停止。这些梦想将中国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连成一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救国之梦)
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泱泱文明古国面临着亡国的危险,中华民族陷入苦难的深渊。中国人民在抗争,仁人志士在求索。黑暗中,产生了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他是孙中山。
(1)孙中山“救国之梦”的指导思想是什么?他最突出的贡献是什么?
(建国之梦)
***从欧洲借来的不是机器、宗教或自由制度的蓝本,而是共产主义。他借助于技术和灵活性,对症下药,使一位病入膏肓的病人
——中国起死回生。
(2)结合材料指出***为实现“建国之梦”探索出的“中国式”的革命道路是什么?该道路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强国之梦)
邓小平是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问题。旗帜问题至关紧要。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我们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不动摇
(3)邓小平理论是在什么会议上成为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光辉旗帜的?为什么称“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我的中国梦)
(4)中国人的梦想,生生不息、永无止境。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中学生,你拥有怎样的中国梦”?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953年起,我国开始进行三大改造。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把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的个体经济联合起来,走合作化的道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则采取了加工订货和公私合营的方式…
材料二  八大二次会议肯定了当时已经出现的“大跃进”形势,并且说,中国正在经历着“一天等于20年”的伟大时期,要求缩短超英赶美的时间,争取7年赶上英国,再加8年或者10年赶上美国……·要掀起一个“以钢为纲”带动一切的“大跃进”………原来的农业合作社只有数十户,最多一二百户,而人民公社则一般都在4000户以上,还有10000户的。在人民公社里,一切生产资料归公社所有,废除一切私有制……“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并带来严重后果。
——孙健《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材料三  中共的政策从阶级斗争到经济改革的大转变,是中国革命手段的重大改变。确定邓小平为中国最高领导者的地位,到1978年底才实现,邓的改革程序才得以开始。
——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1)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
(2)据材料二,指出“大跃进”的主要标志,并指出人民公社的特点。
(3)材料三中的“邓的改革程序”开始于哪次会议?这次会议所确定的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是什么?
(4)据上述材料,归纳1953—1978年,我国经济建设的基本情况

2.选择题(共19题)

3.
下列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B.国家赢得独立,人民当家做主
C.中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D.中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4.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政治运动经常开展,这在当时人们取名中也留下深刻的印记。如钱红卫、孙建国、刘援朝、周跃进等。一般而言,以上四人中年龄从大到小排列顺序是()
A.孙建国、周跃进、钱红卫、刘援朝
B.刘援朝、钱红卫、孙建国、周跃进
C.钱红卫、周跃进、刘援朝、孙建国
D.孙建国、刘援朝、周跃进、钱红卫
5.
下图是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时收集到的漫画。(画中诗:稻子玉米搭彩门,悟空说是南天门;社员高坐哈哈笑,这是俺社幸福门。)依据图片内容判断,他研究的课题是(  )
A.土地改革
B.“大跃进 ”
C.农业生产合作社运动
D.“文化大革命”
6.
下图反映的是新中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出现图中B点到C点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建设没有计划性 B. 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B.“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D. “文革”扩展到经济领域
7.
“第一是停止批邓,人心大顺;第二是冤案一理,人心大喜;第三是生产狠狠抓,人心乐开花。”体现此“隆中三策”的会议是(   )
A.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 中共十二大
C.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D. 中共十四大
8.
根据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把下列城市、地区排序正确的是(   )
①银川②深圳③环渤海地区④上海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
C.②④③①D.③①②④
9.
我们之所以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史上的转折,主要是因为它
A.做出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的战略决策
B.恢复了很多老干部的职务
C.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原则
D.决定平反冤假错案
10.
***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它们的共同点主要有(  )
①思想核心是实事求是 ②是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③照搬了苏联的经验   ④是对马列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11.
小云同学带着一个研究性学习的课题,搜集了“政企分开”“经营责任制”“按劳分配”等资料。根据这些信息,判断他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是(   )
A.土地改革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民主与法制建设D.国有企业改革
12.
中国人民银行于2015年7月16日发行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金银纪念币一套,以纪念西藏自治区成立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西藏自治区各项成就的取得与我国哪一项政治制度密切相关(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一国两制
D.西部大开发
13.
2015年12月31日,中央军委举行仪式,以原第二炮兵为主组建的战略核打击力量正式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部队,并授予军旗。从“二炮”到“火箭军”的发展历程见证了(  )
A.中国核力量的发展历程B.中国炮兵建设的巨大成就
C.中国陆军的发展历程D.我国开始跨入了核国家行列
14.
与“1971年”“第26届联大”“五大常任理事国”等关键词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中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B.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5.
美国总统尼克松曾说:“我有幸在北京逗留了一个星期,这也是改变世界的一个星期。”在这“一个星期”里发生的“改变世界”的大事是(   )
A.中美正式建交B.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联合公报》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D.中美签订《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16.
周恩来作为新中国外交创始人,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和外交风范在世界外交史上留下了卓越风采。下列属于周恩来外交成就的是
A. 推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B.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提出“一国两制”方针
D. 出席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17.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周恩来总理的这段讲话发表在(   )
A.1955年万隆会议上B.1972年中美会谈中
C.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上D.1972年中日会谈中
18.
下图分别是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旗区徽。下列关于两个区徽所包含的历史意义的表述不确的是( )
A.中国完成了统一大业
B.洗雪了中华民族的耻辱
C.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
D.结束了外国列强对香港和澳门的占领
19.
中国政府相继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根本原因是
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B.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C.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D.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
20.
自1978年以来,粮票、布票、油票等品种繁多的购物票证相继被取消。这些票证退出历史舞台的主要原因是(  )
A.改革开放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B.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
C.人们的购物方式发生了变化D.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
21.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成就辉煌,下列成就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第一代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②《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③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④战略导弹部队的组建⑤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A.①②③④⑤B.④③⑤①②
C.③④⑤①②D.④⑤②③①

3.单选题(共1题)

22.
有历史学家认为,中国改革开放历过了三次思想大解放:1978年第一次思想解放冲破了个人崇拜, 1992年第二次思想解放冲破了计划经济崇拜,1997年第三次思想
解放冲破了所有制崇拜。“第二次思想解放”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提出
B.重申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C.邓下平南巡谈话
D.邓小平 “三步走”战略的提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9道)

    单选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