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1专题2课时同步检测卷:第2课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03806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8/27

1.论述题(共1题)

1.
对义和团运动的研究是近代史学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08年孙中山说:“扶清灭洋之义和拳……为千古所未闻,然足见中国人民有敢死之气。”同时又说:“清廷有排外之举,假拳党以自卫,有杀洋人、围使馆之事发生,因而八国联军之祸起矣。
——顾则徐《清末民初思想领袖评价义和团总览》
材料二 义和拳就是全社会种种迷信种种邪说的结晶。造成义和拳这种状况的原因有五:一道教,二佛教,三孔教,四中国戏(剧),五仇视新学……现在中国制造义和拳的原因,并未丝毫减少,将来的结果,可想而知。现在世界上有两条路:一条是向共和的、科学的、无神的、光明的道路;一条是向专制的、迷信的、神权的黑暗道路。我国民若是不希望义和拳再发生……到底是向哪条道路而行才好呢?
——1918年陈独秀《克林德碑》
材料三 以下是义和团运动时期流传很广的一首揭帖: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
劝奉教,乃霸天,不敬神佛忘祖先。
……
神出洞,仙下山,扶助人间把拳玩。
兵法易,助学拳,要摈鬼子不费难。
挑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
大法国,心胆寒,英吉、俄罗势萧然。
一概鬼子全杀尽,大清一统庆升平。
——《拳匪纪事》卷二《匪乱纪闻》
(1)概括材料一中孙中山的观点,指出这种观点与其革命主张的联系。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陈独秀否定义和团的原因。
(3)美国学者包瑞德说:“中国历史学者收集和分析义和团资料的工作绝不能使盲目排外主义延续下去,而外国研究者也不应当为外国人、外国机构和外国政府进行辩护。”包氏认为对义和团的研究应坚持怎样的原则?遵循这一原则,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写一篇短文,谈谈你对义和团运动的认识。(要求: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清晰)

2.单选题(共14题)

2.
《微历史:1840~1949历史现场》中叙述了这样的场景:“有六位学士路遇义和团,因身边带有铅笔一支,洋纸一张,便被乱刀拿下。还有一家因有一根火柴,结果一家八口全部被杀。”这反映义和团
A.极端排外情结
B.盲目排斥洋货
C.滥杀无辜百姓
D.维护传统社会
3.
鸦片战争时期三元古庙(如图)周围众多群众曾经在这里誓师抗英,并打败英军。现在的“三元古庙”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它在
A.福建
B.广东
C.上海
D.北京
4.
《庚子诗鉴》载,1900年间,拳民搜索教堂,“见蜡人不能辨,以为人腊。遇粤之荔枝干,又以为人眼,相与痛詈西人,暴其惨酷”。据此推断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A.义和团痛恨西方列强侵略
B.义和团能正确区分外来侵略和近代文明
C.清政府成为了列强“以华制华”的工具
D.农民阶级展开反封建反侵略的斗争
5.
击败阿古柏后,左宗棠曾说:“关陇新平,不及时归还国家旧所设地,而割弃使为别国,此坐自遗患。”清政府依据其建议,采取的政策是
A.派兵收复新疆
B.设置新疆行省
C.在哈密建立抗俄基地
D.签订了《改订条约》
6.
《定征清战略》一诗云:“作战先开第一期,直前扫荡北洋师。幄中夙有筹边策,渤海湾头树旭旗。”该诗描绘了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7.
“宰相有权能割地,孤臣无力可回天,扁舟去作鸱夷子,回首河山意黯然。”这是近代爱国志士邱逢甲的一首诗,它充分表达了作者()
A.对清政府割台的强烈不满
B.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
C.对收回祖国河山充满信心
D.对人民反抗斗争的歌颂
8.
“义和团运动无疑比洋务派、改良派表现了更多的反侵略勇气,但破产小农和手工业者归复自然经济的强烈愿望又使他们的眼界无法越出所处的时代。”这句话表明了义和团运动的双重特征是
A.“灭洋”与“扶清”
B.反帝与反封建
C.爱国与保守
D.正义与非正义
9.
中日甲午战争后,民间组织义和团自发进行的反帝爱国运动最主要的意义是
A.导致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阻止了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命运
C.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企图
D.打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加速了其灭亡进程
10.
(题文)“打鬼烧书图”是19世纪末流传于山东的反洋教斗争宣传画,从中我们可以获得的信息是

①反映了中西文化的冲突
②这种斗争具有笼统的排外性质
③体现了山东人民的反帝精神
④沉重打击了教会势力,使它们退出了山东
A.①②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1.
阅读下表。由此可得出的最恰当结论是下表黄海海战中日双方兵力、损失对比表
项目
参战舰艇(艘)
火炮(门)
兵力(人)
舰船损失
伤亡人数
中方
10
191
2052
5艘沉没
1200
日方
12
272
3566
5艘重伤
300
 
A.日本海军损失惨重
B.中国北洋水师全军覆灭
C.中国北洋水师主力尚存
D.日本取得黄海海域的制海权
12.
1900年义和团运动期间,有留学生劝说义和团改“扶清灭洋”为“革命排满”,结果被义和团斥责为“二毛子”(假洋鬼子)而加以拒绝。这说明
①义和团纪律严明、组织严密
②义和团对清朝统治者抱有幻想
③义和团英勇反帝而盲目排外
④义和团对当时形势有清醒认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
光绪帝曾垂泪撰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并赐予邓世昌“壮节公”谥号。邓世昌牺牲是在
A.三元里抗英中
B.黄海海战中
C.威海卫战役中
D.淮海战役中
14.
1895年5月台湾士绅提出了台湾独立的主张,并于当月25日拥原台湾巡抚唐景崧为总统,改年号为“永清”,正式宣告台湾民主国成立。对“台湾民主国”认识比较正确的是
A.是唐景崧等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脱离祖国而独立的主张
B.是非常情况下采取的一种保卫祖国领土完整的特殊措施
C.有效地抵抗了日本和其他列强对台湾的侵略
D.是一个仿效美国而建立的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15.
新疆有一座晚清名臣的祀堂,悬挂一副楹联:“提挈自东西……十年戎马书生老;指挥定中外……万里寒鸦相国寺。”
A.曾国藩
B.左宗棠
C.李鸿章
D.张之洞

3.选择题(共3题)

16.

根据物质组成种类的多少可以把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而根据纯净物中组成元素的多少又可以分成单质和化合物现有以下物质(1)氢气(H2);(2)牛奶;(3)澄清的石灰水;(4)氧化铝(Al2O3);(5)水(H2O);(6)四氧化三铁(Fe3O4);(7)白磷(P);(8)高锰酸钾(KMnO4);(9)二氧化硫(SO2);(10)氯化钠(NaCl);(11)过氧化氢(H2O2).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有(填序号,下同){#blank#}1{#/blank#};属于化合物的有{#blank#}2{#/blank#},它们的共同特点是{#blank#}3{#/blank#};属于单质的是{#blank#}4{#/blank#},它们的共同特点是{#blank#}5{#/blank#};可以将(4)(5)(6)(9)(11)称做氧化物,它们在组成上的共同特点是{#blank#}6{#/blank#}.

17.

根据物质组成种类的多少可以把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而根据纯净物中组成元素的多少又可以分成单质和化合物现有以下物质(1)氢气(H2);(2)牛奶;(3)澄清的石灰水;(4)氧化铝(Al2O3);(5)水(H2O);(6)四氧化三铁(Fe3O4);(7)白磷(P);(8)高锰酸钾(KMnO4);(9)二氧化硫(SO2);(10)氯化钠(NaCl);(11)过氧化氢(H2O2).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有(填序号,下同){#blank#}1{#/blank#};属于化合物的有{#blank#}2{#/blank#},它们的共同特点是{#blank#}3{#/blank#};属于单质的是{#blank#}4{#/blank#},它们的共同特点是{#blank#}5{#/blank#};可以将(4)(5)(6)(9)(11)称做氧化物,它们在组成上的共同特点是{#blank#}6{#/blank#}.

18.

某报载文指出,我国目前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体制机制尚不完善,民主法制还不健全„„上述问题的存在说明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论述题:(1道)

    单选题:(14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