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60—90年代,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地以同文馆、电报学堂、水师学堂等命名的学堂相继创办。1872年到1879年,清政府先后派出四批共120名幼童赴美国留学,计划用15年时间完成从小学到大学的学业。
材料二 1912年1月19日,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颁布《普通教育暂行办法》,规定:“初等小学可以男女同校”“开设科目有修身、国文、外国语、历史、地理、乐歌、体操”“中学校为普通教育、文史不必分科”“小学读经课一律废止”“凡各类教科书,务合乎共和民国宗旨,清学部颁行的教科书,一律禁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中国教育变革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改革的特点。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教育改革对当时社会作出了哪些重大贡献。
材料一 19世纪60—90年代,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地以同文馆、电报学堂、水师学堂等命名的学堂相继创办。1872年到1879年,清政府先后派出四批共120名幼童赴美国留学,计划用15年时间完成从小学到大学的学业。
材料二 1912年1月19日,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颁布《普通教育暂行办法》,规定:“初等小学可以男女同校”“开设科目有修身、国文、外国语、历史、地理、乐歌、体操”“中学校为普通教育、文史不必分科”“小学读经课一律废止”“凡各类教科书,务合乎共和民国宗旨,清学部颁行的教科书,一律禁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中国教育变革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改革的特点。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教育改革对当时社会作出了哪些重大贡献。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民党军队与人民解放军人数变化对比表

材料二 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
——***
(1)材料一反映了国共两党军队人数怎样的变化趋势?1946年6月,国民党向哪个解放区发动了全面进攻?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蒋介石两个拳头这么一伸”指的是什么军事行动?“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指的又是什么历史事件?
(3)1948年,根据国共双方实力的变化,中共中央军委先后发动了哪三大战役?
材料一
国民党军队与人民解放军人数变化对比表

材料二 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
——***
(1)材料一反映了国共两党军队人数怎样的变化趋势?1946年6月,国民党向哪个解放区发动了全面进攻?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蒋介石两个拳头这么一伸”指的是什么军事行动?“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指的又是什么历史事件?
(3)1948年,根据国共双方实力的变化,中共中央军委先后发动了哪三大战役?
3.
历史图片能够反映重大历史事件的真实场景。读图,回答问题。

(1)图(a)、图(b)、图(c)再现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一时期的重大战役?
(2)请你把图(a)、图(b) 图(c)与图(d)中的A、B、C对应起来。
(3)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填出图(d)中序号对应的地名。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⑤__________⑥__________⑦__________
(4)请你谈谈三大战役胜利的重要意义。

(1)图(a)、图(b)、图(c)再现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一时期的重大战役?
(2)请你把图(a)、图(b) 图(c)与图(d)中的A、B、C对应起来。
(3)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填出图(d)中序号对应的地名。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⑤__________⑥__________⑦__________
(4)请你谈谈三大战役胜利的重要意义。
4.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根据材料二、三,归
纳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出现两次高峰的共同原因。
(3)民族资本主义在经历两次短暂发展后,其进程均被打断。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次打断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进程的主要因素分别是什么?
材料一:

材料二:“据统计,从1912—1916年间,北京政府所颁发的有关发展实业的条例、章程、细则、法规等达86项之多,……有关工商业方面的重要法令有:《暂行工艺品奖励章程》、《公司条例》、《公司注册规则》、《商人通例》、《商业注册规则》、《商会法》、《商标法》……”
——引自《北洋军阀中国社会之变迁》
材料三:抗日战争以前……国民政府也采取了一些鼓励发展实业的措施,掀起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尚能继续向前发展。到1936年,中国的资本主义发展达到了高峰。
(1)材料一表明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特征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三,归

(3)民族资本主义在经历两次短暂发展后,其进程均被打断。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次打断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进程的主要因素分别是什么?
2.选择题- (共16题)
5.
电视台拍摄了一部反映我国辛亥革命后人们社会生活的电视剧,以下镜头不符合史实的是()
A.人们坐在家中看报纸 |
B.男主角上街被剪掉了辫子 |
C.剧中人物穿着中山装、西服、新式旗袍 |
D.人们见面就叩头,口中称着“大人”“老爷” |
6.
在特定的历史阶段,脍炙人口的口号、标语往往有着巨大的政治感染力,具有明显的时代气息。下列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提出的口号、标语,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御敌于国门之外”
②“停止内战”“争取民主”“实现抗战”
③“和平”“民主”“团结”
④“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①“御敌于国门之外”
②“停止内战”“争取民主”“实现抗战”
③“和平”“民主”“团结”
④“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A.①②③④ |
B.③②①④ |
C.②①③④ |
D.④①③② |
7.
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全力围攻中原解放区。对于这次国民党军事行动的历史影响,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 |
B.标志着全面内战的爆发 |
C.扩大了中共的影响,使其在政治上处于主动地位 |
D.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 |
8.
1945年8月20日,蒋介石再次邀请***到重庆谈判,电文中有如下文字:“大战方告结束,内争不容再有。如何以建国之功收抗战之果,甚有赖于先生之惠然一行,共定大计。” 蒋介石邀请***到重庆谈判的主要理由是( )
A.避免内战,共商大计 |
B.继续合作,惩罚日本 |
C.巨头聚首,发展友谊 |
D.明辨是非,打击中共 |
9.
下面是一部电视剧的台词,其中邓小平所说的“大转折”具体是指( )
刘伯承:“渡过黄河,目标大别山!”
邓小平:“这是大转折啊!革命要胜利了!”
刘伯承:“渡过黄河,目标大别山!”
邓小平:“这是大转折啊!革命要胜利了!”
A.中共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
B.中共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始局部反攻 |
C.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
D.解放战争的战略大决战开始了 |
10.
历史事件的发生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解放战争最终取得胜利的因素( )
①精良的武器装备 ②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③丰富的物资供应 ④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①精良的武器装备 ②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③丰富的物资供应 ④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11.
1949年《北平日报》刊发了如下消息:“太阳升起来的时候,沉重的雾霭已经散了,是一九四九年二月一日,北平完全解放的第二天清晨。解放就是光明的到来,电灯亮起来了,街灯燃了一夜……”该新闻报道了下列哪一战役的胜利?
A.辽沈战役 | B.淮海战役 | C.平津战役 | D.渡江战役 |
12.
西安事变与重庆谈判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二者的相同点有( )
①中国共产党都作出了积极努力
②***都直接参与其中
③都初步出现了有利于中华民族的结果
④都为国共进一步合作奠定了基础
①中国共产党都作出了积极努力
②***都直接参与其中
③都初步出现了有利于中华民族的结果
④都为国共进一步合作奠定了基础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13.
“时间:1948年9-11月;主要战场:锦州、沈阳;结果:共歼灭国民党军47万余人。”这是小明同学对某战役知识的梳理,这场战役的历史影响是
A.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战略反攻序幕 | B.解放了东北全境 |
C.基本解放华北全境 | D.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
14.用手拍桌面,手会感到疼,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blank#}1{#/blank#}的;用力捏一下空易拉罐,易拉罐变扁了,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blank#}2{#/blank#}.
15.
鉴于张謇在近代史上对实业和教育的贡献,我国开工建设的万米级载人深渊器科考母船被命名为“张謇”号。张謇在上述领域的贡献有( )
①创办大生纱厂 ②创办《新青年》 ③创办《生活》周刊 ④创办南通博物苑
①创办大生纱厂 ②创办《新青年》 ③创办《生活》周刊 ④创办南通博物苑
A.①③ |
B.①② |
C.①④ |
D.②③ |
18.
小红同学就一位中国近代杰出人物给出以下三个提示。由此判断,该人物是( )
提示一:***评价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中华民族精神的发扬人。
提示二:1918年5月,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提示三:著作以小说、杂文为主,其杂文语言犀利、辛辣,善于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
提示一:***评价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中华民族精神的发扬人。
提示二:1918年5月,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提示三:著作以小说、杂文为主,其杂文语言犀利、辛辣,善于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
A.鲁迅 | B.冼星海 | C.胡适 | D.魏源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1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