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人教部编八年级历史上第七八单元评价检测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3710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9/27

1.综合题(共4题)

1.
纪念章是为纪念某些重大历史事件所发行的,有较高的收藏价值,从中我们也可以提取历史信息。读图,回答问题。

(1)你知道图一的纪念章是为纪念哪一军事行动吗?该军事行动有怎样的影响?
(2)图二、三、四分别纪念的是哪场战役?这三场战役的胜利有何共同历史意义?
(3)***曾称赞傅作义是“民族的功臣”“为和平解决各地战事问题和减轻人民的战争痛苦树立了榜样”。上述评价和图几的战役有关?此战中,哪座城市和平解放?
(4)图四所纪念的战役的胜利有何历史意义?
(5)图五反映的是哪场战役?此战役促使了“一个城市的解放,一个政权的垮台”,请你说出这个城市的名字以及这个政权的名称。
2.
识读下列图片,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1)图一和图三分别反映的是中国近代史上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2)图二所反映的“大决战”具体指的是什么?这一军事行动有何重大意义?图三反映的这一军事行动所取得的重大成果是什么?
(3)从上面三幅图片可以看出国共两党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从中获得的启迪是什么?
3.
近代以来,随着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民族工业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请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请将材料一中的示意图补充完整。
(2)甲午战争后所签订的《马关条约》中哪一条款不利于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在此背景下,张謇提出什么口号并创办大生纱厂等企业使中国民族工业得到初步发展?
(3)中国民族工业进入“黄金时代”出现“短暂春天”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二


(4)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5)综上所述,你认为近代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1912年,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的名义颁布了剪辫令,要求限期剪辫,去除旧俗,做中华民国新国民。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还颁布法令,革除“大人”“老爷”等称呼,规定民国政府职员相互之间一律改称职务。同时规定,民间普通称呼改为“先生”“君”。
(1)材料一中的图一和图二这两张图片是借助于当时______、________先进技术保留下来的。它们是20世纪初从________传入中国的。列举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无声电影和有声电影的名称和两位著名的影星。
(2)材料一中图四是民国时期新式服装,请写出其名称。
(3)材料二中“剪辫”“改称呼”等社会习俗的变化分别表明了什么?
(4)通过上述材料可以看出,清末民初中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迁,请分析其中的原因。从中你有何感慨?

2.选择题(共20题)

5.
报纸、杂志是人们获取信息,了解社会,进行舆论宣传的重要工具。下列表述有误的是
A.鸦片战争后,在北京创办的《申报》是近代中国最著名的中文报刊
B.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
C.陈独秀等以《新有年》杂志为主要阵地,掀起新文化运动
D.李大钊创办《每周评论》,宣传马克思主义
6.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这首发出中华民族抗日的怒吼,震撼一代中国人心扉的《黄河大合唱》的作者是
A.黄自
B.聂耳
C.马思聪
D.冼星海
7.
下表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四个阶段。其中,空白处应该填写
1919—1927年
开天辟地,北伐凯歌
1927—1937年
星火燎原,万里长征
1931—1945年
团结抗战,驱逐日寇
1945—1949年
 
 
A. 民族耻辱,抗争探索
B. 十年内战,国共对峙
C. 打倒美蒋,人民解放
D. 恢复经济,巩固政权
8.
国民党《中央日报》就国共关系某一事件的影响评论道:“这一结果固然还有不能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内战之不致发生,却已有确实的保障。”“保障”指的是
A.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双十协定》的签订
D.北平的和平解放
9.
国民政府在1946年6月悍然发动全面内战,其标志是国民党军大举进攻
A.华东解放区
B.中原解放区
C.陕北解放区
D.东北解放区
10.
据统计,在解放战争的头三年,晋冀鲁豫解放区参军农民达148万,山东解放区有近60万农民参军,700万农民随军支前,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北伐战争结束B.国民革命进行
C.抗日战争结束D.土地改革开展
11.
1947年6月30日,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强渡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其领导人是(  )
A.***、彭德怀B.陈毅、粟裕
C.刘伯承、邓小平D.贺龙、林彪
12.
学校网站的“人民解放战争”专栏中选用了“千里跃进大别山”和“三大战役示意图”两张图片。以下所拟小标题最合适的是()
A.由战略防御到战略反攻
B.由重点进攻到全面进攻
C.由战略防御到战略决战
D.由战略反攻到战略决战
13.
平津战役后,北平的文物古迹得到了完好的保护,对此作出了重要贡献的人是
A.张学良
B.傅作义
C.李宗仁
D.杨虎城
14.
(2017年广西贵港卷) 下列图片反映的是人民解放战争的相关史实,按其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②①③B.②③①C.①②③D.①③②
15.
“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蒋中正,1945年8月14日”。连续接到三次此类电报后,经慎重研究,中共中央决定
A.***在周恩来等陪同下前往重庆谈判
B.派遣周恩来等到西安参加谈判,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C.派遣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进攻的序幕
D.在北平举行和平谈判,达成《国内和平协定》
16.
1912年6月,一位美国记者来到中国南京,他有可能看到的情景是
①人们在电影院看电影
②去照相馆照相留念
③大街上有男子穿中山装、女子穿旗袍
④有人称呼“大人”“老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
一部反映19世纪末期中国某富商家族兴衰历史的电视剧正在热播,剧中有这样几组镜头,你认为其中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
A.镜头一:商人身着中山装到北京洽谈生意
B.镜头二:商人的儿子在京师大学堂读书
C.镜头三:商人正在读《申报》,了解新闻
D.镜头四:商人和他在商务印书馆工作的朋友合影留念
18.
近代中国,政治革新与风俗的变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下列不能反映民国初年社会风尚变化的是
A.披件西洋衣,穿双西式屐
B.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
C.宣读婚誓,携手同归
D.小脚一双三寸莲,作揖跪拜大人前
19.
1905年9月2日,清政府发布“上谕”,宣布“自丙午(1906年)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这说明(  )
A.清政府已实现教育普及
B.清政府决意废除科举制
C.新式教育遭到学子反对
D.京师大学堂已停止招生
20.
下图是一首反映中华民族抗日的音乐作品(局部),这部作品的名称是
A.《毕业歌》
B.《大路歌》
C.《黄河大合唱》
D.《义勇军进行曲》
21.
1899年,状元实业家张謇创办了江苏南通大生纱厂。初期,厂子有长足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又进一步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纱厂屡遭挫折,最后被吞并。对大生纱厂的发展历程最合理的解释是(  )
A.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最早出现民族工业
B.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民族工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C.近代的中国民族工业难以得到正常发展
D.张謇挣来的钱用于兴办学校等教育机构
22.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也在变革中进步。我国近代教育改革始于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中华民国初期
D.颁布《奏定学堂章程》
23.
***评价说:“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是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是文化战线上的民族英雄。”以下属于鲁迅成就的是
A.《愚公移山》
B.《义勇军进行曲》
C.《黄河大合唱》
D.《狂人日记》
24.
近代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方式和文化生活也在发生着变化,关于以下三幅图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一反映的是创办于北京的近代中国最著名的中文报纸
B.图二反映的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C.图三反映的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D.三幅图都反映了历史的进步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