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1题)
1.
今年是世界博览会在中国上海的举办之年,也是鸦片战争爆发170周年。鸦片战争使中国面临“千古未有的变局”,上海成为近现代中国与世界联系的桥头堡。请回答下列问题:
(1)鸦片战争前中国传统经济结构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2)上海市鸦片战争后最早被迫对外开放的城市之一也见证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请写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时间,并举出当时上海的一个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3)民国初期,民族工业获得了一次发展的良机,出现了“短暂的春天”。促成此次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这一时期发展最快的两个行业是什么?
(4)概括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我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发展状况。导致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国民政府的哪一举措?
(5)20世纪90年代,上海迎来了怎样的发展机遇?世博会在上海举办,你认为会对江苏带来什么积极的影响?
(1)鸦片战争前中国传统经济结构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2)上海市鸦片战争后最早被迫对外开放的城市之一也见证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请写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时间,并举出当时上海的一个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3)民国初期,民族工业获得了一次发展的良机,出现了“短暂的春天”。促成此次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这一时期发展最快的两个行业是什么?
(4)概括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我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发展状况。导致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国民政府的哪一举措?
(5)20世纪90年代,上海迎来了怎样的发展机遇?世博会在上海举办,你认为会对江苏带来什么积极的影响?
2.材料分析题- (共2题)
2.
经济政策对社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凡为国之急者,必先禁末作文巧。末作文巧禁,回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事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
(2)根据材料二,指出宋朝时期“商品货币经济非常发达”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主要表现。
(3)根据材料三,归纳明清时期政府“政治垄断性”的具体表现。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我国古代农商政策在封建社会前期和后期的不同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凡为国之急者,必先禁末作文巧。末作文巧禁,回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事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
——《管子治国》
材料二 宋朝商品货币经济非常发达,与这一时期商贸政策的多元化是密切相关的。伦理范畴内的“贱商”观念虽仍然存在,但经济领域的“重商”也不得不行,故这一时期的商人即使身穿布衣,在大多数时间内仍能积极经营。——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
材料三 在明清时,……封建官府的政治垄断性,也影响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封建官府推行各种商业经济制度,并强迫商人遵循。他们为了垄断食盐、茶叶等专卖商品的市场交易,经常发布各种行政命令,强制推行专卖制度,禁止民间商人的自由经商活动;为了控制垄断市场,他们建立牙行制度,强迫规定民间商人的交易活动必须通过牙行这一中介进行;为了征收关税,稽查商货建立了榷关,强制规定商品的贩运路线。封建官府的政治垄断性严重损害了商人的利益,打击了他们的商业积极性。——赵广举《浅论明清重农抑商政策对资本主义萌芽的影响》
(1)据材料一,概括管子对农商关系的基本认识及其主要目的。(2)根据材料二,指出宋朝时期“商品货币经济非常发达”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主要表现。
(3)根据材料三,归纳明清时期政府“政治垄断性”的具体表现。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我国古代农商政策在封建社会前期和后期的不同影响。
3.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曾经取得了辉煌成就,也有失败的教训。苏联解体后,中国成功探索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新经济政策本身并不是作为一个完整的政策体系出台的,而是以实施粮食税为开端逐步充实完善的。实施粮食税引发剩余粮食的交易,从而重新肯定商品货币关系,实行现市场机制。……后来布哈林在阐述新经济政策的意义时说:“我们恰恰要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
——沈志华《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
材料二 斯大林创建的经济政治体制在经济方面的特点是,实行工商业企业的国有化和集体农庄的准国有化,把一切不受国家直接控制的经济成分统统消灭掉;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用行政命令甚至暴力手段管理经济,把一切经济活动置于指令性计划之下。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经济政策开始实施的时间,指出材料一提及的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根据材料一,指出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和意义。
(2)根据材料二,归纳“斯大林模式”在经济方面的特点。二战后苏联对经济体制进行了哪些改革?改革失败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共十四大和十五大召开的时间,指出两次会议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面的理论贡献。
材料一 新经济政策本身并不是作为一个完整的政策体系出台的,而是以实施粮食税为开端逐步充实完善的。实施粮食税引发剩余粮食的交易,从而重新肯定商品货币关系,实行现市场机制。……后来布哈林在阐述新经济政策的意义时说:“我们恰恰要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
——沈志华《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
材料二 斯大林创建的经济政治体制在经济方面的特点是,实行工商业企业的国有化和集体农庄的准国有化,把一切不受国家直接控制的经济成分统统消灭掉;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用行政命令甚至暴力手段管理经济,把一切经济活动置于指令性计划之下。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
材料三
会议 | 主题报告内容选摘 |
中共十四大 |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什么样的目标模式,是关系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 |
中共十五大 |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经济政策开始实施的时间,指出材料一提及的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根据材料一,指出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和意义。
(2)根据材料二,归纳“斯大林模式”在经济方面的特点。二战后苏联对经济体制进行了哪些改革?改革失败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共十四大和十五大召开的时间,指出两次会议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面的理论贡献。
3.判断题- (共1题)
4.单选题- (共19题)
5.
“在广州,外人也是不自由的,夏秋两季是买卖季,他们可以住在广州的十三行,买卖完了,他们必须到澳门去过冬。……他们在十三行住的时候,照法令也不能随便出游。”这表明清政府
A.禁止外国商人来华 |
B.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
C.加强沿海军事防御 |
D.重视维护外商利益 |
9.
《耕织图·耕图》为南宋作品,为历代帝王推崇和嘉许,下图为康熙命画家重新绘制该作品,也反映了清代生产方式,材料提供的信息说明


A.中国古代农业文明一直很先进 |
B.传统农耕技术没有突破性发展 |
C.清代出现一牛一人的耕作技术 |
D.水田耕作表明经济重心在南方 |
10.
日本学者提出的“唐宋变革说”认为,自唐朝开始,中国社会发生深刻的变化,宋朝以后进入到“近世”时期,中国历史的方方面面都呈现出新的特征。以下关于唐宋时期中国社会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商业逐步打破时间空间限制,商帮活跃
②文化生活明显出现市民化趋势
③制瓷业发展迅速,大放异彩
④中枢机构分权制约了君主专制
①商业逐步打破时间空间限制,商帮活跃
②文化生活明显出现市民化趋势
③制瓷业发展迅速,大放异彩
④中枢机构分权制约了君主专制
A.①②③④ |
B.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11.
新航路开辟带来了“地理大发现”,从而引起“商业革命”。“商业革命”的表现不包括
A.贸易范围空前扩大,地区性贸易向世界性贸易扩展 |
B.世界各地的商品出现在欧洲市场上 |
C.欧洲商路和贸易的枢纽由地中海地区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
D.西欧市场金银持续贬值,商品价格暴跌 |
12.
1651年英国颁布《航海条例》,规定凡是出人英国或英国殖民地的货物都必须由英国船载运。1854年英国废除了这一条例。这一变化说明
A.议会改革完善了民主政治 |
B.工业革命促进了自由贸易 |
C.英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
D.贸易中心转到大西洋沿岸 |
16.
很多民族资本家曾尝试“实业救国”的方式,来改变社会现状,可是却最终失败。其根本原因是
A.他们只重视发展近代工业,不进行反帝斗争 |
B.他们受时代和自身局限性的制约 |
C.他们没有领导中国革命胜利的能力 |
D.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 |
17.
1882年,商人何琨山计划在广州创办自来水公司,结果因为‘有伤风水’而未建成,这种情况说明
A.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帝国主义束缚 |
B.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封建主义束缚 |
C.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性不强 |
D.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没有发展的可能 |
18.
观察《1913年在中国的外商、华商投资棉纺织业情况统计表》,表中反映的情况最准确的是
| 厂家数 | 开工纱锭数 | 布机数 |
外商企业 | 16家 | 338960锭 | 1986台 |
华商企业 | 25家 | 484192锭 | 2016台 |
A.清政府放宽了民间办厂限制,促进棉纺织业大幅发展 |
B.外商在华棉纺织企业严重萎缩 |
C.此时期棉纺织业中民族企业发展超过了外商企业 |
D.民族工业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
19.
中共八大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是因为
①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②提出了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
③提出尽快使中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工业国的任务
④提出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①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②提出了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
③提出尽快使中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工业国的任务
④提出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② |
D.②③ |
22.
下列各项中在历史上不可能发生的是
A.1825年,史蒂芬孙晚上坐在电灯下进行工程设计 |
B.1856年,一批商人乘汽船从英国到美国 |
C.1940年,德国法西斯的飞机对伦敦进行轰炸 |
D.2002年,一位中国学生向联合国秘书长发表了一封呼吁和平的电子邮件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材料分析题:(2道)
判断题:(1道)
单选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