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宝安区八上历史第4、5单元“新时代的曙光”“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测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3670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12/19

1.综合题(共3题)

1.
上海是我国的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具有深厚的近代城市文化底蕴和众多的历史古迹。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某条约签订现场

材料二:江南制造总局 

材料三:上海举行游行示威活动

材料四:嘉兴南湖一艘游船

材料五:1926年10月到1927年3月,上海一共爆发了三次武装起义,并最终取得胜利。
请回答:
问题一:上海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结合材料一展示的图片回答,上海是在什么条约中被开辟为通商口岸的?该战争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问题二:上海见证了中华民族由屈辱到反抗的历史进程,中国近代史的起步从上海开始。材料二图片反映的是中国近代史上哪一历史事件?这次运动的最终结果如何?说明了什么?
问题三:图三反映的是什么重大历史事件?该事件有何重大历史意义?为这一事件做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是哪一运动?
问题四:在图三所示历史事件影响下,结合图四回答,上海发生了什么开天辟地的大事使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时间是哪一年?中国的革命面貌在指导思想上“新”在哪里?
问题五:材料五中上海爆发了三次武装起义,是为了响应当时的什么战争?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对现有其他政党,应采取独立的攻击的政策。……我们应始终站在完全独立的立场上,只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其他党派建立任何关系。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1921年7月)
材料二:“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来说是一个国民革命的党……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发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因此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议决定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    
——《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1923年6月)
材料三:

材料四:帝国主义者及买过军阀之势力不被推翻,则不但统一政府建设永无希望,而中华民国唯一希望也所系之革命根据地,而且被帝国主义者及卖国军阀联合进攻之虞。本党为实现中国人民之唯一的需要——统一政府建设,——为巩固国民革命根据地,不能不出师以剿除卖国军阀之势力。
——《北伐宣言》
材料五: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

请回答:
问题一: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的政策发生了什么转变。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上述转变的原因。
问题二:材料三图一是我们通称的哪所学校?该校与图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关系?
问题三:根据材料四,从“宣言”来看,此次北伐的目的是什么?请写出两个北伐的对象以及名将。
问题四:材料五反映的事件是?标志着什么?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7年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纪念日,正式在90年前的那一天,中国共产党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材料二:《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示意图》

请回答:
问题一:材料一所说的90年前的那一天,发生了什么重要历史事件?请列举两位领导该事件的人物?
问题二:说出图中字母标注的长征途中四个地点。
A.共产党中央根据地所在地(写出字母和地名):  
B.在此召开了一次会议,使革命转危为安的地方(写出字母地名):
C.三大方面军胜利大会师之地(写出字母和地名):
D.第一次会师之地(写出字母和地名):
问题三:红军进行长征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问题四:长征的胜利有什么重大意义?
问题五:请你推荐一个最值得参观的长征历史遗址,并谈谈你推荐的理由。在追寻前辈足迹的活动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宝贵的精神财富?

2.选择题(共28题)

4.
1916 年5月,李大钊在《民彝与政治》一文中疾呼:“民与君不两立,自由与专制不并存,是故君主生则国民死,专制活则自由亡。”材料表明李大钊主张(   )
A.提倡科学,反对迷信B.提倡人性,反对神学
C.提倡民主,反对专制D.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5.
下列历史人物中,热情歌颂了十月革命,第一次高高举起了马克思主义的旗帜的是()
A.蔡和森B.鲁迅C.钱钟书D.李大钊
6.
下图是1915年在上海创办的一本杂志创刊号封面。与这本杂志创办直接有关的事件是(   )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7.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有(   )
①《万国公报》  ②《新青年》  ③北京大学  ④《民报》
A.①②③B.②③C.③④D.①③
8.
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有(   )
①陈独秀  ②鲁迅  ③胡适  ④孙中山  ⑤李大钊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⑤
9.
“女学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列女传’(修身课)。在操场的树荫下,在宿舍里,她们常常聚在一起,争的面红耳赤,后来由争论变成抗婚、逃婚,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婚姻自由。”这则材料反映的是()
A.维新启蒙思想开始传播B.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C.近代学校开设修身课程D.民主科学思想冲击封建礼教
10.下列有关种群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11.
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先后在上海、北京等地成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   )
A.思想条件B.阶级基础C.干部和组织条件D.资金条件
12.
中共一大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   )
A.开展国共合作B.进行北伐斗争C.建立革命根据地D.领导工人运动
13.
中共对中国革命的性质有了正确的认识是在(   )
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中共三大D.京汉铁路大罢工后
14.
中共二大指出革命的敌人是(   )
①帝国主义   ②封建军阀   ③地主阶级   ④官僚资产阶级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
15.
以下论述符合京汉大铁路工人大罢工的是(   )
①是第一次发动工人罢工运动   ②是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顶点  
③是第一次工人运动转入低潮的事件 ④是第一次遭到反动军阀镇压的工人运动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6.
鲁迅先生说:“中国现代社会的情况,只有实地的革命战争。一首诗吓不走孙传芳,一炮就把孙传芳轰走了。”这里的“一炮”指的是(  )
A.武昌起义B.广州起义C.北伐战争D.南昌起义
17.
北伐军攻克下列地点的正确顺序是()
A.汀泗桥——贺胜桥——武昌——南京B.贺胜桥——汀泗桥——武昌——南京
C.汀泗桥——贺胜桥——南京——武昌D.贺胜桥——汀泗桥——南京——武昌
18.
美国作家哈里森·李尔兹伯说“(长征)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是一场险象环生、危在旦夕的战斗……却使***及其共产党人赢得了中国。”这里的行军指的是()
A.北伐战争B.南昌起义C.秋收起义D.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19.
下列不属于五四运动取得的胜利成果是(   )
A.北洋政府释放被捕的学生B.罢免了三个卖国外交官员的职务
C.中国代表拒绝在在德和约上签字D.废除了“二十一条”
20.
下列红军长征中的历史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四渡赤水 ②强渡大渡河    ③吴起镇会师   ④飞夺泸定桥   ⑤强渡乌江   ⑥遵义会议
A.⑥①⑤②③④B.⑤①⑥②④③C.⑥①⑤②④③D.⑤⑥①②④③
21.
“自有民国,八年以来,未见真民意、真民权,有之,自学生此举始耳。”康有为此语称赞的是(   )
A.二次革命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D.护国运动
22.
1919年,北京学生走出校门游行抗议,引发全国性的罢课、罢工、罢市风潮,并促进政府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这一事件的导火线是(   )
A.《辛丑条约》的签订B.巴黎和会外交失败C.袁世凯复辟帝制D.重庆谈判
23.
下图是马星驰先生所作的漫画《民气一致之效果》,它揭示了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
A.商人罢市的推动B.工人阶级参加斗争的巨大作用
C.各阶层人民的联合斗争D.北伐战争胜利的鼓舞
24.
国民党和共产党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
A.中共一大的召开B.国民党一大的召开C.黄埔军校的创办D.北伐战争开始
25.
1927年,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失败了。得出这一结论的最主要依据是( )
A.国共两党分裂了
B.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C.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了革命
D.蒋介石成立“国民政府”
26.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给中国共产党的最重要启示是( )
A.必须同国民党合作B.必须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农村
C.必须坚持武装斗争D.必须进行土地革命
27.
五四运动之前,鼓吹新文化的报刊仅有《新青年》及发行才数月的《每周评论》《新潮》《国民》等。五四运动之后,自1919年6月起,年余之间,新出的周刊、旬刊、半月刊、季刊,多达四百种左右,大都为大学、专门学校及中等学校学生所创办。这说明
A.五四运动的目标是宣传新文化
B.《新青年》杂志领导了五四运动
C.五四运动促进了新文化的传播
D.陈独秀成为五四运动总司令
28.
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部队与***领导的部队会师于()
A.井冈山B.遵义
C.吴起镇D.会宁
29.
1926年开始的北伐战争迅速由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如果为鼓舞国民革命军胜利进军谱写一首军歌,你认为最合适的歌词是(  )
A.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
B.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
C.打倒列强,除军阀
D.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30.
***“拒绝了只能依靠城市无产阶级进行革命这一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原则”,并根据对农村的直接考察断定,占人口70%的贫农是“中国革命的先锋”,从而创造性地走出一条中国革命的新道路。这条道路的起点是
A.南昌起义B.长征开始
C.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D.遵义会议
31.
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精神的主旋律是(   )
A.爱国主义精神B.民主和科学精神C.追求真理的精神D.勇于解放的精神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2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