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新文化运动除了宣传“德先生”和“赛先生”,还开始了一场道德伦理革命。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吾国今日道德之根本问题,乃在革除昔日一本不易旧道德之观念,而建设今日因时制宜新道德之标准。就目前之情势观之,应规定者约有三事:(一)注重人道主义,以平等博爱诸德实行之;(二)发达个人之制己心;(三)主张极端之自由思想。
——吴康《论吾国今日道德之根本问题》
材料二 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 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惝恍迷离之境。吾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材料三 我们今日的环境,真是不幸极了:社会的种种组织、风俗、制度,都是过渡时代、“青黄不接”——新文化未能完全产出,旧道德已宣告破产;使得国内的军政、民政以及工商百业,都显出一种黯淡凋零的状态,比之欧洲黑暗时代,也差不多。
——左立夫《中学毕业生的切身问题》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作者所说的“旧道德之观念”指的是什么?作者所提出的“新道德之标准”的思想来源又是什么?
(2)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中国人渐趋觉悟的发展阶段。结合新文化运动的背景,说明“道德伦理革命”出现的原因。
(3)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道德伦理建设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
材料一 吾国今日道德之根本问题,乃在革除昔日一本不易旧道德之观念,而建设今日因时制宜新道德之标准。就目前之情势观之,应规定者约有三事:(一)注重人道主义,以平等博爱诸德实行之;(二)发达个人之制己心;(三)主张极端之自由思想。
——吴康《论吾国今日道德之根本问题》
材料二 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 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惝恍迷离之境。吾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材料三 我们今日的环境,真是不幸极了:社会的种种组织、风俗、制度,都是过渡时代、“青黄不接”——新文化未能完全产出,旧道德已宣告破产;使得国内的军政、民政以及工商百业,都显出一种黯淡凋零的状态,比之欧洲黑暗时代,也差不多。
——左立夫《中学毕业生的切身问题》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作者所说的“旧道德之观念”指的是什么?作者所提出的“新道德之标准”的思想来源又是什么?
(2)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中国人渐趋觉悟的发展阶段。结合新文化运动的背景,说明“道德伦理革命”出现的原因。
(3)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道德伦理建设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
2.
(题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那个时期新的社会力量的生长和发展,使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出现了一个壮大的阵营……
材料二 6月5日上海日商纱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接着,机器、纺织、印刷、公共交通、码头、船坞等行业的工人相继罢工……
(1)材料一中“新的社会力量”指的是什么?
(2)从材料二可知,五四运动的形势发生了什么变化?
(3)从上述材料中你能总结出什么结论?
材料一 由于那个时期新的社会力量的生长和发展,使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出现了一个壮大的阵营……
材料二 6月5日上海日商纱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接着,机器、纺织、印刷、公共交通、码头、船坞等行业的工人相继罢工……
(1)材料一中“新的社会力量”指的是什么?
(2)从材料二可知,五四运动的形势发生了什么变化?
(3)从上述材料中你能总结出什么结论?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材料二 在现阶段,党的主要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1)材料一中的奋斗目标是中国共产党在哪次会议上制定的?
(2)材料二中的党的主要任务是中国共产党在哪次会议上提出的?
(3)材料二中的“现阶段”是指什么阶段?
(4)材料二中的党的任务的提出有何意义?
材料一 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材料二 在现阶段,党的主要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1)材料一中的奋斗目标是中国共产党在哪次会议上制定的?
(2)材料二中的党的主要任务是中国共产党在哪次会议上提出的?
(3)材料二中的“现阶段”是指什么阶段?
(4)材料二中的党的任务的提出有何意义?
2.选择题- (共15题)
4.
“近代文明之特征,最足以变故之道,而使人心社会焕然一新者,厥有二事,一曰人权说,二曰生物进化论。”(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这表明陈独秀( )
A.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 | B.推崇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 |
C.主张“中学”“西学”相结合 | D.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 |
6.
1916 年5月,李大钊在《民彝与政治》一文中疾呼:“民与君不两立,自由与专制不并存,是故君主生则国民死,专制活则自由亡。”材料表明李大钊主张( )
A.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 B.提倡人性,反对神学 |
C.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 D.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
7.
1916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青春》一文指出:青年应“本其理性,加以努力,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材料旨在说明
A.《新青年》得到广大青年的认可 |
B.李大钊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 |
C.李大钊希冀新青年勇担重任 |
D.青年学生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力军 |
8.
中国知识分子开始走向工人群众,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开始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导致这一历史现象的原因是( )
A. 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科学
B.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C. 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 五四运动的胜利,使知识分子认识到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
A. 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科学
B.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C. 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 五四运动的胜利,使知识分子认识到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
9.
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新文化运动与维新运动相比较,不同之处在于:
A.深化了民主与科学意识 | B.促进了中国社会的思想解放 |
C.有利于中国近代化的发展 | D.有利于近代思想文化的传播 |
12.
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思想基础是
A.无产阶级力量的不断壮大 |
B.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先后建立起来 |
C.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 |
D.五四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
13.
从“北京高校被捕学生回校”“曹汝霖”“拒签和约的报道”三个信息中可以归纳得出
A.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引发五四运动 |
B.青年学生是五四运动的主力 |
C.五四运动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 |
D.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了实现 |
14.
(题文)对中国而言,五四精神就是一种现代的人文精神,正如胡适所说,“五四运动是中国的文艺复兴”,以下关于五四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发挥了先锋作用 |
B.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
C.五四运动扩大了资产阶级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
D.五四运动取得了彻底的胜利 |
15.
20世纪一二十年代,一位历史人物因创办《新青年》被誉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后又成为“五四运动的总司令”。此人( )
A. 在中共“一大”上当选为中央局书记 B. 指挥了八一南昌起义
C. 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D. 参加井冈山会师
A. 在中共“一大”上当选为中央局书记 B. 指挥了八一南昌起义
C. 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D. 参加井冈山会师
17.
1919年6月《新闻报》载:“此次沪(上海)上风潮始由学生罢课,继由商人罢市,近日将有劳动工人同盟罢工。初因青岛外交……后即以释放京师被捕学生,并罢斥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三人为要求条件。”这表明()
①五四运动扩展到上海 ②学生是运动的先锋
③工人已经举行浩大罢工 ④运动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
①五四运动扩展到上海 ②学生是运动的先锋
③工人已经举行浩大罢工 ④运动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