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一二三单元综合测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03665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7

1.综合题(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他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

——孙成木《俄国通史简编》

材料二 废除农奴制的“法令”首先宣布农民实现人身自由。地主再也不能买卖、交换农民,也不能干涉农民的家庭生活。农民有权用自己的名字订立契约,从事工商业活动,拥有动产和不动产,以及进行诉讼;还可以改变身份,成为市民或商人。其次,规定全部土地仍属地主所有,农民可以按照规定赎买一小块土地。赎金数额高出土地实际价格二三倍。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三 工厂工人的数目从1865年的381000人上升到1890年的1620000人,进而上升到1898年的3000000人。到1913年,俄国生产的铁和法国生产的一样多,俄国生产的煤为法国生产的之三。……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亚历山大二世是如何“从上面解决”农民和地主之间的“敌对情绪”。
(2)阅读材料二、三,指出“解放农奴”如何有利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3)19世纪六十年代,中国和俄国历史上分别进行了怎样的自救运动?结果有何不同?

2.选择题(共15题)

2.
19 世纪末的日本人都以穿西装、打领带、吃西餐作为时尚,这是明治维新哪项改革的
结果( )
A.废藩置县B.文明开化
C.殖产兴业D.允许土地买卖
3.
下图是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变化数据表,这反映出工业革命加快了英国(  )
A.农业的发展B.城市化进程C.战胜封建主义D.确立对世界的统治
4.
据统计,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者中,哈格里夫斯是纺织工,怀特是木匠,克隆普敦是纺织工人,瓦特是修理工;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诺贝尔是化学家,西门子是物理学家,爱迪生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和化学奖的提名。这变化说明
A.发明者的出身决定研究成果
B.科技创新不再需要生产经验
C.科学与技术的结合程度加深
D.科学理论比生产经验更重要
5.
甘地在《印度自治》中说:“正是由于机器使印度赤贫遍野。曼彻斯特给我们造成的伤害难以估量。由于曼彻斯特,印度的手工业差不多消亡了。”材料反映出(    )
A.甘地具有反工业化倾向
B.印度手工业即将消亡
C.甘地倡导“回到纺车去”
D.甘地致力于解决民生问题
6.
一位亲眼见过俄国炮兵的外国军官感叹说:“欧洲没有一个国家的炮兵能达到俄国炮兵的水平。”那么彼得一世采取了哪些措施实现了强兵
A.设立参政院
B.鼓励兴办手工工场
C.提倡学习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
D.创建常备军
7.
当日本在19世纪中叶开始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威胁时,能够以这些国家为榜样,顺利地实现了本国的社会变革,走上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文中的“社会变革”指()
A.大化改新B.武装倒幕
C.明治维新D.废除农奴制
8.
如果以“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你会发现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具有鲜明的特点,其特点之一表现为( )
A.南北联合,协同作战B.由封建王公领导
C.废除了种族隔离制度D.建立了统一的国家
9.
“农奴先笑了,后来又哭了;地主先哭了,后来又笑了。”这句话描述的情景最有可能发生在下列哪一事件中?()
A.法国大革命B.美国南北战争
C.日本明治维新D.俄国1861年改革
10.
亚历山大二世签署的《一般法令》规定:脱离了农奴依附身份的农民享有其他自由的农村居民同等的权利,如依法经营工厂、参加选举、受教育等。此规定表明俄国
A.实行资本主义社会制度B.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C.推行义务教育D.农民获得了“人”的权利
11.

请你观察下面漫画,思考解答一下问题:


12.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巴尔干成为欧洲“火药桶”的根本原因是(   )
A.巴尔干地区民族矛盾复杂
B.巴尔干地区宗教问题严重
C.奥匈帝国在巴尔干大肆扩张
D.帝国主义列强争相在巴尔干扩张势力
13.
优秀的文学作品就是一座丰盈的艺术宝库。被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的文学家是(  )
A.巴尔扎克B.莎士比亚C.贝多芬D.托尔斯泰
14.
牛顿的发现被认为跳出了神秘的黑匣子,用理性的光芒照亮了人类;达尔文则因提出进化论,被当时的支持者称为“生物学领域的牛顿”。二者的学说都(  )
A.反映了工业时代的要求
B.得到了科学实验的验证
C.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
D.促进了启蒙运动的发展
15.
随着新的通讯工具——移动电话的出现,无线电报已经淡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但无线电报的发明对无线通讯来说具有里程碑意义,我们始终不能忘记无线电报的发明者(  )
A.贝尔B.马可尼C.法拉第D.瓦特
16.
19、20世纪之交,德国工业中心的上空长期为灰黄色的烟幕所笼罩,时人抱怨说,严重的煤烟造成植物枯死,晾晒的衣服变黑,即使白昼也需要人工照明。并且,就在空气中弥漫着有害烟雾的时候,德国工业区的河流也变成了污水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环境污染是工业革命的副产品
B.环境污染的治理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C.人类治理污染的根本出路在于先污染后治理
D.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与环境保护相协调是根本之计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选择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