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资产阶级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测试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3655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7/12/18

1.综合题(共3题)

1.
一场全国规模的革命想取得哪怕是部分的胜利,都需要在人们面前提出一个与以往不同并被众多人接受的新的理想和目标,使人们燃起新的希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说欧美共和的政治,我们中国此时尚不能合用的……我们中国的改革最易于群主立宪,万不能共和,殊不知此说大谬(错误)……且世界立宪,亦必流血得之,方能称为真立宪。同一流血,何不为直截了当共和……”
——孙中山在东京留学生欢迎大会上的演讲词
材料二  “两年之中,所见所闻,殊多心得,始知徒(仅仅)致国家富强,民权发达如欧洲列强者,犹未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也,是以欧洲志士,犹有社会革命之运动也,予欲为一劳永逸之计,乃采取民生主义,以与民族、民权问题同时解决。此三民主义之主张所有完成也。”
——孙中山考察英国心得
材料三 中国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不久,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其基本精神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摘编自《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材料一中,孙中山提出了与以往不同的什么理想目标?影响孙中山提出这一理想目标的国外因素是什么?
(2)材料二中孙中山认为欧洲列强社会存在着什么不足?为此他提出了什么主张?
(3)在同盟会纲领中,孙中山提出的核心理想目标是什么?与之相应的是三民主义中的哪一主义?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孙中山提出的理想目标为什么能被众多的中国人接受?
2.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面是某网关于你认为哪座城市最能代表辛亥革命的问卷调查统计图
城市
票数
比例
武汉
7779
52%
广州
5603
37.4%
南京
837
5.6%
北京
428
2.9%
上海
114
0.8%
 
材料二 孙中山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其中第一、二丶四条规定:“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本月法实施后,限十个月内由临时大总统召集国会”。
材料三 孙中山先生坚韧不拔的革命意志,高瞻远瞩的世界,务实开明的思想主张,顺应历史潮流的先知先觉,以国家兴亡为己任的无私胸怀,都是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的,孙中山先生给后人留下最宝贵的遗产,是他的光辉思想,他的不朽精神。
(1)从材料一统计图中可以看出,武汉、广州和南京得票率最高,请选择其中一座城市,说明其“能代表辛亥革命”的理由。
(2)材料二“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体现了什么原则?有何意义?
(3)材料二中哪些内容旨在限制袁世凯的权力?
(4)根据材料三,概述“孙中山先生给后人留下最宝贵的遗产”有哪些?(简要概括,不能照抄原文)
3.
“百年锐于千载”,辛亥革命是划时代的伟大历史事件。回首“百年”那激动人心的历史大变革,给我们许多启示与感悟。阅读下列材料:
(1)请你把革命志士的情谊按时间先后编制成大事年表。
年代
起义名称
1906年
 
1907年
 
1911年
 
 
(2)以下是该小组同学收集到的辛亥革命时期的几张图片。按其出现的时间先后排列顺序应该是  

(3)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曾自豪的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请说出这里的“创举”的含义。

2.选择题(共23题)

4.
下图是某史书第二十章的目录,下列选项中最适合做该章标题的是
A.君主立宪B.走向共和C.军阀割据D.国家统一
5.
下图为黄花岗起义前的一位革命志士写的绝命书,该革命志士有可能是(   )
A.徐锡麟
B.秋瑾
C.黄兴
D.陆皓东。
6.
孙中山曾提及,1895年广州失败之时,“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到1900年,惠州起义失败,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息”。人们对革命党人的态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维新变法运动的失败B.对清政府失去信心
C.义和团运动的兴起D.革命党人实力壮大
7.
武昌起义成功后,湖北军政府成立,被推举为都督的是(    )
A. 黎元洪 B. 袁世凯 C. 孙中山 D. 黄兴。
8.
孙中山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以下他没有直接参加的革命活动是(  )
A.成立兴中会B.组建同盟会C.发动武昌起义D.提出三民主义
9.
清帝被迫退位,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终于覆灭的时间是(  )
A.1911年10月10日B.1912年1月1日
C.1912年2月12日D.1912年4月1日
10.
清帝退位,诏书中说,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人心所向,甜蜜可知,由材料中可以看出清帝退位的原因是(   )
A.以退为进,等待时机B.表面接受,实为揽权
C.无可奈何,静观其变D.顺应民心,接受共和
11.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最大贡献是(    )
A.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B.是中国建立起了资产阶级的政治体制
C.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D.使袁世凯的权力受到了严格的限制
12.
1913年,成为革命党发动“二次革命”的导火线是
A. 曹锟贿选总统 B. 袁世凯大借外债
C. 宋教仁被刺   D. 袁世凯复辟帝制
13.
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宣布接受帝位,推翻共和,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建立年号为(   )
A.同治B.宣统C.洪武D.洪宪
14.
在同盟会影响下爆发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武装起义是(    )
A.萍浏醴起义B.安庆起义C.镇南关起义D.黄花岗起义。
15.
20世纪的中国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巨变,第一次巨变的领导人首先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主革命,他是
A. 康有为 B. 孙中山 C. *** D. 陈独秀
16.
1894年11月24日,孙中山联合反清人士成立兴中会,兴中会成立的地点是在( )
A.上海B.长沙C.檀香山D.东京。
17.
20世纪初,邹容发表的宣传民族民主革命思想的著作是
A.《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B.《革命军》
C.《警世钟》
D.《猛回头》
18.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1905年8月,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建立的革命组织是
A.兴中会B.中国国民党C.强学会D.中国同盟会
19.
中山陵的平面呈“警钟形”,意在“唤起民众”。孙中山为“唤起民众”制定的革命纲领的核心是(  )
A.三民主义
B.民族主义
C.民权主义
D.民生主义
20.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这是因为它(  )
A.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B.完成了近代反侵略的革命任务
C.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D.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21.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为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而进行的斗争是( )
A.发动护国战争B.发动二次革命
C.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进行辛亥革命
22.
“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孙中山《国民党改组问题》1924年1月。你认为造成辛亥革命后13年中国政治、社会黑暗腐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A.军阀的割据混战
B.日本提出“二十一条”
C.袁世凯当选临时大总统
D.孙中山继续革命
23.
辛亥革命是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
A.进化论B.民主和科学C.三民主义D.“自强”“求富”
24.
1912年元旦,孙中山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地点是
A.北京
B.南京
C.武昌
D.广州
25.
时至今日,无论是在大陆还是台湾,都有大量以“孙中山”的名字命名的公共设施和纪念场馆.孙中山先生之所以为后世所敬仰,最主要是因为他(  )
A. 建立了光复会 B. 创办了《民报》
C. 领导了保路运动     D. 创立了中华民国
26.
某地拟建辛亥革命纪念馆,以纪念辛亥革命首义成功等事情,这一地点应该是(  )
A.上海B.武昌C.北京D.广州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