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近代化是近代以来波及全球的一种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它既是人类社会谋求进步的必由之路,也是世界各国文明演进的方向。近代化就是指资本主义化,通常包括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经济上的工业化、商品化,思想上的理性化、科学化。对比中西近代化的历程,回答问题。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的近代化是从哪一领域哪一事件开始的?
(2)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的发展情况来说明西方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3)回首中国近代化的历程,中国为什么没有走向资本主义道路?你有何感悟?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的近代化是从哪一领域哪一事件开始的?
(2)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的发展情况来说明西方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3)回首中国近代化的历程,中国为什么没有走向资本主义道路?你有何感悟?
2.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6至18世纪初期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增设教席的情况:
材料二、实行“班田收授法”,由国家将天下公田班给公民,实行租庸调制度,统一租税,废除贵族统治制度,建立中央集权体制。在政治上,大力加强中央集权,废藩置县……在经济上,向西方学习,殖产兴业……在军事上模仿西方国家,实行征兵制……在社会生活和文化教育上,提倡“文明开化”。
材料三、前教育部长周济曾说:“我在武汉当市长的时候,做了很多招商引资工作,我问他们(外企)为什么喜欢到中国来投资,他们曾经在世界很多地方办厂,但中国劳动力素质是比较高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这些青年都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依据材料一,说出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增设的教席发生了什么变化?
(2)材料二所表达的内容主要是指哪次事件?这次事件有什么影响?
(3)结合上述材料,归纳东西方教育在发展历程中的共同之处。
材料一、16至18世纪初期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增设教席的情况:
时间 | 大学 | 增设的教授席位 |
1546年 | 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 | 神学、希伯来语、希腊语、民法、医学 |
1619年 | 牛津大学 | 萨维里几何学教席 |
1621年 | 牛津大学 | 色德来自然析学教席、萨维里天文学教席 |
1663年 | 剑桥大学 | 卢卡西数学教席 |
1669年 | 牛津大学 | 植物学教授席位 |
1702年 | 剑桥大学 | 化学教授席位 |
1704年 | 剑桥大学 | 天文学教授席位 |
材料二、实行“班田收授法”,由国家将天下公田班给公民,实行租庸调制度,统一租税,废除贵族统治制度,建立中央集权体制。在政治上,大力加强中央集权,废藩置县……在经济上,向西方学习,殖产兴业……在军事上模仿西方国家,实行征兵制……在社会生活和文化教育上,提倡“文明开化”。
材料三、前教育部长周济曾说:“我在武汉当市长的时候,做了很多招商引资工作,我问他们(外企)为什么喜欢到中国来投资,他们曾经在世界很多地方办厂,但中国劳动力素质是比较高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这些青年都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依据材料一,说出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增设的教席发生了什么变化?
(2)材料二所表达的内容主要是指哪次事件?这次事件有什么影响?
(3)结合上述材料,归纳东西方教育在发展历程中的共同之处。
3.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马克思说:“租地农场主成了这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指挥官,成了他们剩余劳动力的实际剥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现在只和这种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发生直接关系,而是单纯的货币关系和契约关系。”
材料二:手工工场可分为分散的手工工场(即简单协作)和集中的手工工场(即工场手工业)两个手阶段。简单协作没有改变手工的劳动工具和操作方法,仅是在同一资本家指挥下协同劳动,工场手工业是资本主义生产,它是手工业生产向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过渡的准备阶段。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租地农场是如何出现的?租地农场主和农业工人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
(2)材料二中,集中的手工工场里雇主和工人之间形成的是哪种关系?这种生产方式有何进步性?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西欧资本主义产生的影响?
材料一:马克思说:“租地农场主成了这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指挥官,成了他们剩余劳动力的实际剥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现在只和这种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发生直接关系,而是单纯的货币关系和契约关系。”
材料二:手工工场可分为分散的手工工场(即简单协作)和集中的手工工场(即工场手工业)两个手阶段。简单协作没有改变手工的劳动工具和操作方法,仅是在同一资本家指挥下协同劳动,工场手工业是资本主义生产,它是手工业生产向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过渡的准备阶段。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租地农场是如何出现的?租地农场主和农业工人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
(2)材料二中,集中的手工工场里雇主和工人之间形成的是哪种关系?这种生产方式有何进步性?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西欧资本主义产生的影响?
2.判断题- (共1题)
4.
17世纪,英国消费者对从印度进口的色彩艳丽且价格便宜的印花棉布产生了兴趣。19世纪前,羊毛织品一直是欧洲人制作服装的主要材料,但是同羊毛织品相比,棉布衣服更轻便,更易清洗,也更容易晾干,因此很受欢迎。棉布的流行使得毛纺织工业收到威胁,其生产者说服议会通过一系列法律来保护国内的毛纺织业。1720—1721年颁布的《印花布法案》禁止进口印花棉布,并限制私人出售印花布。然而法律并不能遏制消费者对棉布的狂热。正是这种需求,导致了英国棉纺织业的发展。对棉布的需求如此旺盛,以至于生产者不得不加快纺织速度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国内外市场。为提高产量,他们求助于新发明,棉纺织工业机械化了。
(1)18世纪6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兴起。
(2)印度棉布文明的传播引发了英国新的消费趋势。
(3)英国新的消费潮流使传统的毛纺织业快速发展。
(4)英国人消费的棉布经历了从进口到自产的过程。
(5)社会消费潮流往往会引发社会的变动与革新。
——摘自(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
以下结论是从上表信息中得出的,请在对应的位置填写“正确”;违背了上表信息所表达的意思,请在对应的位置填写“错误”;是上表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对应的位置填写“未涉及”。(1)18世纪6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兴起。
(2)印度棉布文明的传播引发了英国新的消费趋势。
(3)英国新的消费潮流使传统的毛纺织业快速发展。
(4)英国人消费的棉布经历了从进口到自产的过程。
(5)社会消费潮流往往会引发社会的变动与革新。
3.选择题- (共20题)
5.
“中世纪晚期,西欧少数商人占据着生产资料,他们向农村手工业者提供原料、甚至生产工具,并预付部分工资,最后收回制成的产品,并投放到市场出售。”材料反映( )
A.基督教的传播 |
B.手工工场的产生 |
C.新航路的开辟 |
D.工厂制度的确立 |
6.
1075年1月,德皇亨利四世在与罗马教皇的斗争失利后,被迫前往卡诺莎城堡向出身低微的教皇格里高利七世忏悔,受尽了精神上的侮辱,最终才获得了格里高利七世恩赐的一个赦罪的吻,这就是历史上的“卡诺莎之辱”。它充分说明了在中世纪的欧洲
A.耶稣基督是救世主 |
B.王(国王)权高于教(教皇)权 |
C.国王软弱无能 |
D.教(教皇)权高于王(国王)权 |
7.
历史叙述和历史评价是历史学的基本要素,下列表述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着西欧奴隶社会的结束 |
B.公元前27年,屋大维实行元首制 |
C.公元前509年,罗马人建立奴隶制城邦共和 |
D.罗马帝国爆发了全面危机,史称“三世纪危机” |
8.
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组织法学家整理编撰罗马法,编成《查士丁尼法典》《法理概要》《法学汇纂》和《新法典》,统称《罗马民法大全》。由此可知
A.罗马公民的私有财产得到有效保护 |
B.《十二铜表法》产生的影响 |
C.罗马法的内容得以保存 |
D.其巩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 |
11.
有一棵大树,当它作为种子刚发芽时,拜占庭帝国(始于395年)建立了。奥斯曼苏丹穆罕默德二世攻占君士坦丁堡时,派人将它伐下修建自己的宫殿。请问这棵树的年轮有多少圈?
A.1057 |
B.1058 |
C.1059 |
D.1060 |
12.
“条条大路通罗马”、“身在罗马,就像罗马人一样行事”,这些西方谚语可以转意为成语“殊途同归”、“入乡随俗”。从历史文化的角度看,这些西方谚语的形成说明了
A. 罗马帝国为了向外扩张修建了许多道路
B. 当时有很多外国人在罗马学习、生活
C. 罗马帝国的征服和统治充满着暴力
D. 罗马文化渗入到它统治过的广大地区
A. 罗马帝国为了向外扩张修建了许多道路
B. 当时有很多外国人在罗马学习、生活
C. 罗马帝国的征服和统治充满着暴力
D. 罗马文化渗入到它统治过的广大地区
14.
当你漫步罗浮宫时,解说员指着一黑色的石柱说:“这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请你判断,此文物应产生于何处,该法典用哪种文字记载
A.两河流域,楔形文字 | B.两河流域,拉丁字母 |
C.印度河流域,甲骨文 | D.尼罗河流域,象形文字 |
16.
《全球通史》记载:“它提供了控制和利用热能、为机械提供动力的手段。因而,它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的由来已久的依赖。”材料中的“它”指
A.瓦特改良的蒸汽机 |
B.史蒂芬孙发明的火车 |
C.富尔敦制成的汽船 |
D.哈格里夫斯创制的珍妮纺纱机 |
18.
拿破仑允许反对革命的贵族返回法国,并归还了一部分他们被剥夺的土地。他制定了《民法典》,采用了国民公会上很多温和派的政治主张,废除了许多激进派统治时期国民议会通过的方案。这表明拿破仑
A.力主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B.恢复了封建势力在法国的统治 |
C.解除了欧洲反法同盟的威胁 |
D.以实现政治的稳定为首要目标 |
19.
16世纪一位外交官说,在对东方的探险中,“宗教提供借口,而黄金提供动机”,这反映了当时
A.寻找黄金是为了传播基督教 |
B.输出黄金是殖民扩张的重要方式 |
C.黄金是推行外交政策的唯一手段 |
D.追求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推动力之一 |
22.
如图是玻利维亚一广场上的人物雕像。南美足球俱乐部为纪念这位解放了委内瑞拉,哥伦比亚,秘鲁等国的英雄而命名了“南美解放者杯”。雕像人物是


A.章西女王 |
B.圣马丁 |
C.玻利瓦尔 |
D.卡斯特罗 |
4.填空题- (共2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判断题:(1道)
选择题:(20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