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2019届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03563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1/31

1.综合题(共3题)

1.
有梦就有希望,梦想成就未来。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美国的平等梦)
材料一  1963年美国著名黑人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发表了著名演说一一《我有一个梦想》。他说:“100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今天我们就站在他象征性的身影下签署了《EmancipationProclamation》,黑人满怀希望地得到的一张空头支票,一张盖着‘资金不足’的印戳被退回的支票。
(1)材料一中所说的100年前《EmancipationProclamation》是指什么?这个文件起到了什么作用?为什么说马丁路德“人人生而平等”的梦想在美国是一张空头支票?
(日本的强国梦)
材料二  “几只蒸汽船,惊破太平梦1853年美国以武力叩关,日本幕府被迫开国。日本中下级武士中的有志之士萌生了强烈的民族意识,开始探寻救亡图存之路。
(2)依据材料二分析日本找到的“救亡图存之路”指什么?这一事件对曰本历史的发展有什么影响?与此同时,中国正在进行一场什么样的运动?
(无产阶级的政权梦)
材料三 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摘自《共产党宣言》

(3)材料三中《共产党宣言》的作者是谁?它的发表有什么意义?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題。
材料一  “凡未经国会同意,以国王权威伴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得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过国会准许……皆为非法。
——川教版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
材料二  “在美洲大陆北部,有一个飘扬着星条旗的国家……这个国家出现……演绎了大国崛起的罕见奇迹。
——摘自电视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  “在权利方面,宣扬人们生来就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
(1)对材料一这一现象产生关键影响的法律文献是什么?此文件奠定了该国什么政治体制的基础?
(2)材料二中“飘扬着星条旗的国家”在哪一场战争中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这场战争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3)材料三的内容源于法国的什么文献?该文献的颁布与法国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有什么关系?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763年,他受命修理格拉斯哥大学的一台纽可门蒸汽机,得以仔细研究纽可门机的结构经他进一步改进后的蒸汽机,成了效率显著、可用于一切动力机械的万能原动机。蒸汽机改变整个世界的时代正式到来。
材料二 蒸汽机有许多缺点.比如由于有锅炉,体积庞大而笨重;燃料的热能要传给蒸汽后再转化为机械能,效率很低。为了克服这些缺点,有人尝试把外燃改成内燃,不用蒸汽做工作媒介,直接利用燃烧形成的气体推动活塞运动,把锅炉和气紅合并成一体,这就是内燃机。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他”是谁?
(2)蒸汽机是如何“改变整个世界”的?请写出以改良蒸汽机为动力的交通工具。
(3)与蒸汽机相比,内燃机具有哪些优点?内燃机的发明在交通运输领域引起了怎样的革命性变革?

2.列举题(共3题)

4.
为西欧资本主义萌芽提供了物质基础的是________
5.
标志恩格斯转变成为一个共产主义者的文章是_________
6.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开发利用的新能源主要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

3.选择题(共14题)

7.
以下属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是
①封建庄园
②租地农场
③工厂企业
④手工工场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8.
某校初三(1)班同学在学习两次工业革命的过程中排演了历史课本剧《交通的革命》,他们设计的情节不合理的是
A.美国人首先造出蒸汽机作动力的轮船
B.史蒂芬孙在电灯下绘制火车机车图纸
C.卡尔本茨向人们展示他制造的汽车
D.美国的莱特兄弟制造的飞机试飞成功
9.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共同点是(    )
A.建立了共和国B.国王被送上断头台
C.打败了外来势力D.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10.
归纳和概括是学习历史的重要能力之一。美国通过独立战争,羸得了国家的独立;通过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的统一。这两次战争的相同作用是
A.都是资产阶级革命
B.都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
C.都废除了黑人奴隶制
D.都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11.
18世纪中期,英国人用马车在脏分兮的路上或者用风力和水力在海上将货物缓慢地运到市场。到1850年,火车冒着蒸汽在英国2000英里的铁轨上轰鸣运行,将人和货物迅速、便宜、可靠地运到分布在各地的车站,给制造业、商业和贸易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上述材料反映了工业革命对英国的影响是
A.改变了生产方式
B.提高了运输能力
C.促进了城市发展
D.加剧了环境污染
12.
文艺复兴时期,但丁在《神曲》中明确表达了对天主教会的厌恶,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也深刻批判封建道德理论观念和社会陋习。这反映出(    )
A. 建立资产阶级国家的愿望 B. 人文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C. 文学艺术作品水平的落后 D. 社会等级观念完全消除
13.
新航路开辟后,人类历史发生了重大的转折。这一“转折”主要是指(   )
A.使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发生了转移B.世界各民族的历史开始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
C.人类社会开始向资本主义时代过渡D.欧洲经济的发展逐渐超过亚洲,成为历史发展的重心
14.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下赶往近代的最初一步。”而早在“这场战争”发生前的二百年,此时的西方国家(  )
A.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B.启蒙运动达到高潮
C.美国确立了共和体制D.英国开始资产阶级革命
15.
下图漫画想象了19世纪60年代两位国家元首的会面。两人在历史上有一个共同的美誉“解放者”,都对本国的现代化作出巨大贡献。据此推断,他们两人最有可能来自
A.英国、法国
B.美国.法国
C.美国、俄国
D.俄国、日本
16.
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的影响之大,被人称为法国大革命后最伟大的社会运动。从废除农奴制法令的主要内容上看,它主要为资本主义发展直接提供了
①技术
②自由劳动力
③市场
④资金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7.
1871年日本教育部成立,其中第一批预算费用就包括派遣250名留学生出国深造;同一时期,日本仿效德国模式训练陆军军官,海军则是仿效英国。这些举措共同表明,明治时期的日本
A.重视军事训练
B.注重国民教育
C.积极学习西方
D.提倡“文明开化”
18.
1889年,第四届世界博览会在法国首都巴黎举行。为迎接这次经济盛会,巴黎修建了300米高的埃菲尔铁塔作为新的标志性建筑。下列关于这次盛会与埃菲尔铁塔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铁塔上有可能采用电灯照明技术
B.展品中有以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
C.看到巴黎上空有飞机在飞行
D.参会人员采用电话进行联系
19.
某历史学家认为“19世纪80年代,世界交通领域里的一场革命源于一种新动力的发明”。以下使用这种“新动力”的交通工具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0.某校260名学生参加植树活动,要求每人植4﹣7棵,活动结束后随机抽查了20名学生每人的植树量,并分为四种类型,A:4棵;B:5棵;C:6棵;D:7棵,将各类的人数绘制成扇形图(如图(1))和条形图(如图(2)),经确认扇形图是正确的,而条形图尚有一处错误.

回答下列问题:

4.填空题(共1题)

21.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是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列举题:(3道)

    选择题:(14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