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8年秋高一历史必修1《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同步检测卷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03557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8/25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观察下列三幅图片,这里曾是中国“革命圣火”燎原之地。

图一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旧址

图二井冈山会师***和朱德会见地址    图三南昌起义指挥部旧址
材料二  中国的特点……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上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行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
——***《战争和战略问题》
(1)将图片按中国革命发展的历程排序(填写图号),并写出与每一幅图片相对应的历史事件的意义。
(2)材料二表明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怎样的正确道路?为什么要走这样一条“相反的道路”?

2.单选题(共15题)

2.
1935年10月,陈云在向共产国际的报告中写道:此次会议“撤换了‘靠铅笔指挥的战略家’,推选***同志担任领导”,“目前,我们党在新的情况下能够自己提出新的任务”。这说明
A.中共开始由幼稚走向了成熟
B.红军已粉碎国民党的第五次围剿
C.中共建立了完整的领导核心
D.红军完成了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
3.
下图所示是江西省遂川人民1928年传唱的一首歌谣,歌谣反映了当时遂川
过新年、过新年,今年不比往常年,,共产党军来到了,你分谷子我分田。,过新年、过新年,你拿斧头我拿镰,,高举红旗开大会,打了土豪分了田。
过新年、过新年,今年不比往常年,,共产党军来到了,你分谷子我分田。,过新年、过新年,你拿斧头我拿镰,,高举红旗开大会,打了土豪分了田。
①红军长征的到来
②土地革命的开展
③红色政权的建立
④人民的喜悦心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
“万里征途路不平,‘左’倾错误总横行。□□□□端航向,确立毛公统率兵。”与诗中空格部分相关的历史事件应是
A.南昌起义
B.八七会议
C.遵义会议
D.中共三大
5.
《秋收起义暴动歌》中唱道“拿起武器闹革命,工友农友真英雄,秋收起义成了功,一杆大旗满地红”。歌中“秋收起义成了功”主要是指
A.起义军占领了大城市长沙
B.放弃攻打大城市,向山区进军
C.大规模开展了土地革命
D.建立了与国民党对峙的政权
6.
1930年,闽西苏区掀起文化建设热潮,有一首红歌《你追我赶实在忙》唱道:“哥哥栽禾妹送秧,横直疏密要适当,但愿今年多产谷,支援红军打胜仗。”这反映出
A.苏区的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发展起来
B.苏区农民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根本的改善
C.苏区人民期盼结束内战的美好愿望
D.土地革命调动了农民的生产和革命积极性
7.
美国作家哈里森说:“(长征)不是战役,也不是胜利,它是一曲人类求生的凯歌……是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它终为***和共产党赢得了中国,在本世纪没有哪一个事件如此地触发世界的想象。”这表明了长征
A.翻开中国革命的新篇章
B.传播了中共革命的精神
C.改变了中国革命的性质
D.对世界局势产生了影响
8.
中央红军未能打破第五次反革命“围剿”、被迫进行长征的主要原因是
A.国民党军队实力强大
B.农村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基础薄弱
C.红军的武器装备落后
D.博古、李德的“左”倾错误指挥
9.
***在《战争和战略问题》中指出:“(中国)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举行罢工的合法权利。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上述观点的核心是
A.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C.中国无产阶级无任何政治权利
D.中国革命可以走从城市到农村的道路
10.
下列选项中属于南昌起义重要意义的是
A.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B.探索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C.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D.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11.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犯了不少错误,但都能够在紧要关头召开会议,纠正错误,指明新的出路,其中八七会议就是一次具有转折性意义的重要会议。以下关于这次会议内容的表述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A.清算一些领导人的"左"倾错误
B.决定开展土地革命
C.确定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
D.决定组织秋收起义
12.
1930年6月,李立三在《新的革命高潮前面的诸问题》中写到,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们的头脑与心腹,单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还不能制他的最后的死命。”这表明
A.中共还没有找到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B.中共党内对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认识不一致
C.他认识到农民阶级力量的伟大
D.他认清了当时中国的国情
13.
1927年9月17日,***下令各团向浏阳文家市撤退。9月19日,他在前敌委员会上分析了敌强我弱和工农革命军面临的严重形势,主张放弃攻打长沙的计划,部队沿罗霄山脉南下,在农村实行土地革命,开展游击战争。这表明
A.***准备实施敌后战争
B.***准备将工作重心放在农村
C.***准备实施西北战略转移
D.***依然坚持走城市包围农村的革命道路
14.
某学生做了一张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知识复习表,把党的正确探索总结为“三次变化”,表中甲、乙两处空白应为
三次探索
开始于
革命方式的变化

革命道路的变化
***开创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中央领导的变化

 
A.秋收起义、八七会议
B.南昌起义、长征的胜利
C.南昌起义、遵义会议
D.八七会议、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
15.
《红军不怕远征难·突破封锁线》中唱道:“三十昼夜飞行军,突破四道封锁墙……全军想念毛主席,迷雾途中盼太阳。”这里的“迷雾”是指
A.右倾机会主义
B.“左”倾错误
C.蒋介石对红军的第五次“围剿”
D.日本对中国的侵略
16.
美国作家哈里森·李尔兹伯说“(长征)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长征)是一场险象环生、危在旦夕的战斗……长征却使***及其共产党人赢得了中国。”下列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有:
①长征途中确立了***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使共产党走向成熟
②长征是一次武装宣传、沿途播撒了革命的种子
③长征的胜利使中共摆脱了蒋介石的围剿,转危为安
④在长征精神指引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创建了新中国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选择题(共1题)

17.小亮求得方程组 {#mathml#}{2x+y=2xy=12{#/mathml#} 的解为 {#mathml#}{x=5y={#/mathml#} ,由于不小心,滴上了两滴墨水,刚好遮住了两个数●和★,请你帮他找回这两个数,“●”“★”表示的数分别为(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5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