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请结合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解释林觉民“敢率性就死不顾汝"的理由。
(2)请列举一个典型史实印证当时中国到了“民族、国家生存之最后关头",并根据资料链接分析抗战取得最后胜利的原因。
(资料链接)l937年l0月16日,郝梦龄在山西忻口会战中壮烈殉国,是抗战中牺牲的第一位军长。在十四年艰苦抗战中涌现了大量像郝梦龄一样优秀的中华儿女,他们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自由,抛头颅洒热血,在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中,有国民党抗日将领,八路军和新四军将领,其他民主团体的英雄和个人。
(3)个人的前途命运与民族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综合上述信息,谈谈青少年应怎样自觉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1)请结合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解释林觉民“敢率性就死不顾汝"的理由。
(2)请列举一个典型史实印证当时中国到了“民族、国家生存之最后关头",并根据资料链接分析抗战取得最后胜利的原因。
(资料链接)l937年l0月16日,郝梦龄在山西忻口会战中壮烈殉国,是抗战中牺牲的第一位军长。在十四年艰苦抗战中涌现了大量像郝梦龄一样优秀的中华儿女,他们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自由,抛头颅洒热血,在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中,有国民党抗日将领,八路军和新四军将领,其他民主团体的英雄和个人。
(3)个人的前途命运与民族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综合上述信息,谈谈青少年应怎样自觉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2.
民族复兴是近代以来的中国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梦想贯通历史。请在下列年代尺A、B、C处填上恰当的事件,以展示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

(2)梦想照亮未来。请综合以下三则史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史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史料一:临时政府重申承认清政府和帝国主义国家缔结的一切不平等条约,承担过去的外债和赔款,保护帝国主义在华的各种特权和利益.
——孙中山《告各友邦书》
史料二:随着中国远征军赴缅作战的不断深入,中国军队的英勇抗战得到了盟军的肯定。民国三十二年一月,美英首先与中国取消在华领事裁判权等相关的不平等条约。随着抗日战争不断的延续,西方各国相继取缔了对华的不平等条约.
——《中国近现代史资料汇编》
史料三:新中国成立前夜,中国人民解放军到达的地方,驻扎在中国领土上的外国军队被迫完全撤离……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享有的种种特权,被——取消……屈辱的一页从此翻了过去.中国人民重新找回自己的尊严.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梦想贯通历史。请在下列年代尺A、B、C处填上恰当的事件,以展示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

(2)梦想照亮未来。请综合以下三则史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史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史料一:临时政府重申承认清政府和帝国主义国家缔结的一切不平等条约,承担过去的外债和赔款,保护帝国主义在华的各种特权和利益.
——孙中山《告各友邦书》
史料二:随着中国远征军赴缅作战的不断深入,中国军队的英勇抗战得到了盟军的肯定。民国三十二年一月,美英首先与中国取消在华领事裁判权等相关的不平等条约。随着抗日战争不断的延续,西方各国相继取缔了对华的不平等条约.
——《中国近现代史资料汇编》
史料三:新中国成立前夜,中国人民解放军到达的地方,驻扎在中国领土上的外国军队被迫完全撤离……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享有的种种特权,被——取消……屈辱的一页从此翻了过去.中国人民重新找回自己的尊严.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2.选择题- (共8题)
3.
陈旭麓评价某一历史事件时说:“它以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社会现实为认识起点,进而追溯到千年历史凝结而成的文化传统,并对这种传统进行了批判。”该事件是
A.新文化运动 |
B.国民革命 |
C.中共一大 |
D.五四运动 |
4.
走进一座城市,遇见一段历史。南京这座城市能见证的历史有.
A.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
B.中国国民党一大在南京召开 |
C.抗战胜利后中国战区受降仪式在南京举行 |
D.长江上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大桥建成通车 |
7.
下图是l949年至l984年中国粮食生产状况柱状图。图中出现了几个粮食产量快速增长时期,其主要原因是我国实行了

①土地革命战争
②人民公社化运动
③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①土地革命战争
②人民公社化运动
③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9.
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改革开放进程标志性的分水岭。“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l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A.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性决策 |
B.确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C.确立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
D.确立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