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龙华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第二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3517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3/4

1.综合题(共2题)

1.
历史图片是历史场景的形象呈现,是历史过程的真实记录,结合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该事件发生在什么时间?
答:
(2)图二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什么事件?这个事件的指挥者是谁?这件事在历史上有何意义?
答:
(3)图三反映了我国建国初期的什么事件?它有什么意义?
答:
(4)图二与图三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答:
2.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过程中,实施了一系列经济政策,这些政策给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3—1957年工业生产情况简表。
工业生产发展情况
中国
英国
美国
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速度
18%
4.1%
2.8%
增产400万吨钢所用时间
5年
24年
15年
 

——数据改编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材

(1)材料一反映的现象是什么?简要分析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到1956年底,全国加入农业合作社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96.3%,加入手工业合作社的人数占手工业者总数的91.7%;全国私营工业人数的99%、私营商业人数的8%,实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摘编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材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有何历史影响?
材料三 如图。

(3)图片A、B、C分别反映了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什么严重失误?
(4)综合上述,你认为国家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2.选择题(共22题)

3.
我国延续两千年的封建君主制度和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分别终结于(    )
A.鸦片战争 开国大典B.中共成立 抗战胜利C.辛亥革命 土地改革D.戊戌变法 五四运动
4.
解放初期土地改革与抗美援朝的共同作用是(  )
A.消灭了地主阶级B.巩固了新生人民政权
C.人民政府掌握了国家经济命脉D.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命运
5.
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这个“新”主要是指 (   )
A.国家的名称变了B.国家独立富强了C.中国的社会性质变了D.人民的生活改善了
6.
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说:“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我们的工作”包括(  )
A.制定并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颁布《土地改革法》
C.制定“一五”计划
D.决定抗美援朝
7.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下表是1952—1956年我国农业总产值统计表,这一阶段农业总产值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
1952年
1953年
1954年
1955年
1956年
农业总产值
461
510
535
575
610
 
A. 土地改革运动和农业合作化运动
B. 土地改革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 农业合作化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土地改革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8.
1952年,辽宁省金县三十里堡梅家村农民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把一千多亩盐碱地变成良田。这一现象从根本上说明了( )
A.土地改革有利于生态环境的变化B.土地改革消灭了地主阶级
C.土地改革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D.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9.
中国人民志愿军被称为“最可爱的人”,是因为(    )
①中国人民志愿军有着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②志愿军战士在战斗中英勇顽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
③志愿军战士保卫了国家,也为国家和民族在国际上赢得了荣誉
④中国人民志愿军有着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0.
在进行主题为“抗美援朝中最可爱的人”的研究性学习时,可以作为史料运用的是
①当时的文献资料
②历史博物馆内存放的有关实物资料
③电影《上甘岭》
④当时的实况纪录片和照片。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1.
1951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在北京正式签字,这一协议的执行意味着(  )
A. 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B. 获得了祖国大陆的统一
C. 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 D. 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12.
建国初期,捍卫了亚洲与世界和平,保卫了国家独立,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的事件是()
A. 《共同纲领》的颁布 B. 抗美援朝
C. 西藏和平解放 D. 土地改革
1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

学好文科关键是要有很强的记忆和理解能力,刘言和李莉两位同学各有所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

学好文科关键是要有很强的记忆和理解能力,刘言和李莉两位同学各有所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成就最大的是 (  )
A.重工业和交通运输业B.工业和农业C.轻工业和交通运输业D.农业和商业
16.
我国在全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发展起来的新兴工业有 (  )
①原子能工业
②航天工业
③电子工业
④石油工业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③
17.
1954年北京著名的中药老店同仁堂的经理乐坛生带头响应政府号召,主动接受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政府对同仁堂的改造方式是
A.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B.建立股份有限公司
C.转变为公私合营企业
D.转变为国营企业
18.
在1956年1月25日的最高国务会议上,陈云对***说:“公私合营以后,东来顺的涮羊肉嚼不烂了,芝麻酱不香了,糖蒜不甜了;全聚德的烤鸭也不好吃了……”以上材料表明(    )
A.进行三大改造,很有必要B.进行三大改造,效果极好
C.进行三大改造,违背规律D.三大改造后期,出现问题
19.
“开着一辆解放牌汽车,奔驰在青藏公路上”,这种情景最早会出现在(   )
A.抗美援朝时期B.“文化大革命”时期C.“大跃进”时期D.“一五”计划完成后
20.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将阻隔长江南北交通的“天堑”变为“通途”的第一座桥梁建立在(   )
A.武汉B.南京C.上海D.重庆
21.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拨乱反正是(    )
①党的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
②党的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
③党的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
④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⑤党的经济路线的拨乱反正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③④⑤D.①②⑤
22.
20世纪70年代我国思想理论界开展了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场大讨论首先否定了
A. 以阶级斗争为纲
B. 资产阶级自由化
C. “两个凡是”的方针
D. “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23.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这里“转折”的含义是
A.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B.开展真理标准的讨论
C.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D.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24.根据语境从方框中选择恰当的单词填空, 有的需要变换形式。

found,   seven,   flag,   kid,   band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