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单元检测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3507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3

1.综合题(共3题)

1.
回答问题。
材料一:“主张尊孔,势必立君;主张立宪,势必复辟……孔教与共和乃绝对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
——陈独秀
材料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迫压,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陈独秀
(1)结合材料一,请你判断陈独秀发表材料一的观点时的社会背景。
(2)材料二中的“两位先生”指的是谁?宣传“这两位先生”的主阵地是什么?
(3)材料二反映出陈独秀的什么精神?和他并肩战斗的主要战友还有谁?
(4)为了“拥护这两位先生”,陈独秀等人掀起的这场运动叫什么?它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它起到了怎样的积极作用?
2.
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919 年5 月4 日,北京十几所学校的3 000多名学生举行示威游行,随后遭到北洋军阀政府的镇压。全国各地学生纷纷支持北京学生的爱国运动。从6 月5 日起,上海六七万工人为声援学生自动举行罢工。而工人罢工推动了商人罢市。随后,“三罢”斗争扩展到了全国20 多个省区、100 多个城市。面对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相继被免职,被捕学生获得释放。6 月28 日,中国代表没有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1)观察材料一漫画回答,巴黎和会上作出了怎样的规定,导致德国人如此沮丧、日本人如此得意?这一规定直接引发了国内的哪一事件?
(2)根据材料二 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什么是“五四精神”?我们该如何发扬这种精神?
3.
九十多年征途漫漫,九十多年功昭日月。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每遇艰难都表现出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和愈战愈强的生命力。中国共产党人用钢铁般的意志书写着中国近现代史的辉煌篇章。
请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五四运动送春风)
材料一 它不仅是近代中国政治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并且推动了近代新文化运动更加深入地健康发展,其具体体现是这次运动大大加速、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从而给新文化运动注入了新的、更为强大、更加科学的思想活力。
(1)材料一中的“它”是指什么事件?依据该材料指出“新的、更为强大、更加科学的思想活力”是什么?
(革命先烈立旗帜)
材料二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目前利益计,引导工人们帮助民主主义的革命运动,使工人和贫农与小资产阶级建立成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利益在这个联合战线里的奋斗目标是:(一)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二)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三)统一中国本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2)材料二中的他们是什么人?他们因为什么而聚集在一起?
(3)材料三是中国共产党哪次会议的宣言?该宣言的发表有何重大意义?
(工人惨案留教训)
材料四 在汉口,2月7日当夜,天降大雪,反动军警把京汉铁路总工会江汉分会委员长、共产党员林祥谦绑在江岸车站站台的木桩上,让他下令复工,遭到断然拒绝,林祥谦英勇就义。

(4)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失败的教训是什么 ?

2.选择题(共14题)

4.
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写道:“我翻开历史一看……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仔细看了半夜……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请你说出它最准确地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哪项内容
A.提倡民主,反对专制B.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C.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D.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5.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 ,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文化运动后期的主要内容。对此作出突出贡献的是(  )
A.李大钊B.陈独秀
C.胡适D.鲁迅
6.
“民国的创立并未带来人们期望的和平与秩序,于是中国的知识分子逐渐相信,如果不进行一场彻底的思想变革,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政府和社会。”在此背景下(  )
A.义和团运动兴起B.辛亥革命兴起
C.新文化运动兴起D.戊戌变法兴起
7.
100多年前,我国历史上掀起了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这次运动的主要阵地是(  )
A.《民报》和北京大学B.《新青年》和北京大学
C.《国闻报》和北京大学D.《时务报》和北京大学
8.
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历史的认识.根据下列材料,你认为这一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是(  )
A.争取民族独立B.建立近代化工业
C.追求民主自由D.探索近代化道路
9.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
①陈独秀   
②李大钊    
③鲁迅    
④胡适   
⑤***
A.①②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
10.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大会上,被选举为中央局书记的是(    )
A.B.C.D.
11.
《全球通史》中写道:“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材料中的“这场运动”指的是( )
A.维新变法运动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
12.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热血青年作为一支新生的社会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谱写了一曲激昂向上的青春乐章。五四运动中最能体现其反帝反封建性质的口号是( )
A.“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B.“废除二十一条”
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D.“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13.
一条小船,诞生了一个大党。一条小船,获得了一个承载中国革命史册的名字——红船。这艘红船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______,成为中国革命源头的象征(   )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B.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C.五四运动的爆发D.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14.
(题文)京汉铁路工人举行大罢工,虽遭帝国主义和军阀吴佩孚的镇压,但它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力量,扩大了党在全国人民中的影响。同时也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  )
A.工人阶级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B.无产阶级是革命的领导阶级
C.必须团结同盟者才能战胜敌人
D.帝国主义与封建军阀勾结
15.
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新”主要表现在(    )
①中国革命有了坚定的领导者和正确的方向 
②改变了近代以来革命屡败的局面 
③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成为革命的主力 
④中国革命有了完整的民主革命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16.
1919年6月《新闻报》载:“此次沪(上海)上风潮始由学生罢课,继由商人罢市,近日将有劳动工人同盟罢工。初因青岛外交……后即以释放京师被捕学生,并罢斥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三人为要求条件。”这表明()
①五四运动扩展到上海 ②学生是运动的先锋
③工人已经举行浩大罢工 ④运动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7.
有学者指出“五四运动是第一场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这里“补课”“起点”的含义分别是
A.明确反封建,实现各革命阶级的联合斗争
B.明确反对帝国主义,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C.彻底反帝反封建,无产阶级政党开始领导革命
D.开始宣扬民主科学,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