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为了更好地学习辛亥革命,小明通过以下不同的途径去了解这一段历史,请你结合这些途径,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究。
【讲话中的历史】
“九十年前,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爆发了一场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革命……先生是站在时代前列的历史伟人,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他为追求民族独立、民主自由和民生幸福贡献了毕生精力。”
——摘自《江泽民在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这应该是江泽民在哪一年发表的讲话?讲话中的“革命”指什么革命?“先生”指的是谁?
【影视中的历史】
(2)某剧组拍摄的电影《孙中山》展现了孙中山波澜壮阔的一生,请你列举电影剧本中表现孙中山为了追求民族独立和民主自由作出的努力(至少三项)。
(3)电影中有这样的一个情景,面对国家危亡,孙中山毅然弃医从政,请谈谈你对此的感想。
【辩论中的历史】
有关辛亥革命是成功还是失败了。小明与小刚展开了争论。小明的观点:辛亥革命成功了。小刚的观点:辛亥革命失败了。
(4)你怎么看?说出你的理由。(只选一个观点)
【讲话中的历史】
“九十年前,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爆发了一场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革命……先生是站在时代前列的历史伟人,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他为追求民族独立、民主自由和民生幸福贡献了毕生精力。”
——摘自《江泽民在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这应该是江泽民在哪一年发表的讲话?讲话中的“革命”指什么革命?“先生”指的是谁?
【影视中的历史】
(2)某剧组拍摄的电影《孙中山》展现了孙中山波澜壮阔的一生,请你列举电影剧本中表现孙中山为了追求民族独立和民主自由作出的努力(至少三项)。
(3)电影中有这样的一个情景,面对国家危亡,孙中山毅然弃医从政,请谈谈你对此的感想。
【辩论中的历史】
有关辛亥革命是成功还是失败了。小明与小刚展开了争论。小明的观点:辛亥革命成功了。小刚的观点:辛亥革命失败了。
(4)你怎么看?说出你的理由。(只选一个观点)
2.
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为实现皇帝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与其进行了艰苦的斗争。
【刺杀案件】
1913年3月20日,宋教仁被刺于上海火车站,全国震惊。时为临时大总统的袁世凯说:“何物狂徒,胆敢毁我共和元勋?”下令通缉凶手。后来,参与行刺的应桂馨到北京,要求幕后指使者兑现“毁宋酬勋”,幕后指使者拒不接见,应桂馨离京去津,途中遇刺身亡。
(1)此案为什么引起全国震惊?真正的狂徒——幕后指使者究竟是谁?
(2)为什么幕后指使者拒不接见应桂馨,此人正在忙什么?
【为共和而战】

(3)图片反映的事件是由哪几位人物掀起的?该事件对袁世凯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北洋风云】

(4)图中三位人物分别是哪派军阀的代表?请你简要介绍一下他们控制的势力范围。
(5)图中三位人物的统治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刺杀案件】
1913年3月20日,宋教仁被刺于上海火车站,全国震惊。时为临时大总统的袁世凯说:“何物狂徒,胆敢毁我共和元勋?”下令通缉凶手。后来,参与行刺的应桂馨到北京,要求幕后指使者兑现“毁宋酬勋”,幕后指使者拒不接见,应桂馨离京去津,途中遇刺身亡。
(1)此案为什么引起全国震惊?真正的狂徒——幕后指使者究竟是谁?
(2)为什么幕后指使者拒不接见应桂馨,此人正在忙什么?
【为共和而战】

(3)图片反映的事件是由哪几位人物掀起的?该事件对袁世凯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北洋风云】

(4)图中三位人物分别是哪派军阀的代表?请你简要介绍一下他们控制的势力范围。
(5)图中三位人物的统治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3.
材料 翻开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的历史,人们发现混合的改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现实,必须彻底埋葬旧制度。于是革命党人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和制政府。然而,这场革命引起的变化毕竟是有限的,清王朝皇冠落地后,不平等条约并没有废除;从农村到城市,很多人家还是把君主当作神来供奉。
(1)材料中“革命”指什么历史事件?指出这场革命的指导思想。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这场“革命”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哪些影响。(不得摘抄原文)
(3)结合材料谈谈对“这场革命引起的变化毕竟是有限的”这句话的认识。(不得摘抄原文)
(1)材料中“革命”指什么历史事件?指出这场革命的指导思想。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这场“革命”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哪些影响。(不得摘抄原文)
(3)结合材料谈谈对“这场革命引起的变化毕竟是有限的”这句话的认识。(不得摘抄原文)
4.
阅读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同盟会革命纲领
请回答:
(1)材料一的人物是谁?他在日本东京创立了什么组织?
(2)孙中山对材料二的内容作了怎样的阐发?
(3)孙中山的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
材料一:

材料二: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同盟会革命纲领
请回答:
(1)材料一的人物是谁?他在日本东京创立了什么组织?
(2)孙中山对材料二的内容作了怎样的阐发?
(3)孙中山的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
2.选择题- (共15题)
5.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为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孙中山先生把“政治革命即“创立民国”概括为
A.民族主义 |
B.民权主义 |
C.民生主义 |
D.民主主义 |
6.
右面是1912年的一幅漫画。漫画中的袁世凯正骑在木马上来回摇动,脸上流露出一副得意的表情。木马看起来是在运动、在前进,事实上却是动而未进、原地踏步。他装模作样的目的在于


A.骗取清政府的信任 |
B.骗取帝国主义的支持 |
C.蒙蔽革命党人 |
D.蒙蔽人民群众 |
7.
小明同学制作了以下表格,请判断他研究的学习主题是
时间 | 史实 |
1912年2月12日 | 在袁世凯软硬兼施的逼迫下,宣统帝下诏退位 |
1912年2月13日 | 孙中山向临时参议院提出辞职,并推荐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 |
1912年2月15日 | 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
1912年3月 | 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
1912年4月 | 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
A.武昌起义过程 |
B.孙中山革命活动 |
C.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过程 |
D.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
10.
“他是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个伟人,他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毕生致力于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的探索。”“他”领导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A.自强求富 |
B.三民主义 |
C.民主科学 |
D.***思想 |
11.
有人认为,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化探索中的“量变”,而辛亥革命则是一次“巨变”。“巨变”指的是( )
A.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
B.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
C.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
D.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
13.
它首次在中国大地宣告国家主权属于人民,……国会政治、政党政治、舆论监督政府等民权政治,变人治为法治的尝试由此正式开端。替代文中“它”最恰当的是()
A.中国同盟会 | B.武昌起义 |
C.中华民国 | D.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
14.
“他的伟大不只在领导中国人民促使社会向一个崭新的时代跃进,还在于在消灭帝制、缔造共和后仍为建设一个独立强盛、自由平等的中国而奋斗不息。”材料评论的人物是()
A.李鸿章 | B.孙中山 |
C.康有为 | D.*** |
16.
甲、乙两位同学对20世纪初的中国历史进行学习研究后,发表了以下看法。甲:20世纪初的中国,已经出现了民主政治的曙光。乙:很可惜,民主与近代中国擦肩而过。下列史实能支持甲、乙同学观点的( )
A.甲:百日维新;乙:戊戍政变 |
B.甲:辛亥革命;乙: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
C.甲:洋务运动;乙: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
D.甲:北伐战争;乙:国民革命运动失败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