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区礼乐第三初级中学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单元练习1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3475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7/12/9

1.选择题(共59题)

1.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为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孙中山先生把“政治革命即“创立民国”概括为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主主义
2.
中山陵平面呈“警钟形”意在“唤起民众”整个建筑朴实坚固,合于中国传统观念,又符合孙中山的气概和精神。孙中山的下列哪些活动和功绩“唤起了民众”
①成立兴中会;
②创建中国同盟会;
③提出“三民主义”;
④建立了中华民国;
⑤终结了君主专制制度
A.①②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3.
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该事件(    )
①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②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
③推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④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4.
袁世凯复辟帝制迅速败亡的深层原因是
A.护国运动迅速发展B.帝国主义放弃对袁的支持
C.北洋军阀内部分化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5.
下图是某史书第二十章的目录,下列选项中最适合做该章标题的是
A.君主立宪B.走向共和C.军阀割据D.国家统一
6.
1912年2月,孙中山认为“帝制从此不存留于中国之内,民国之目的亦已达到”,导致孙中山得出这一结论的直接依据是( )
A.武昌起义的胜利B.中华民国的成立
C.宣统帝下诏退位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7.
中山装每边的衣袖上都有三粒扣子,有人说这扣子代表着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三民主义不包括( ) 
A.民权主义B.民生主义
C.民族主义D.民主主义
8.
1903年,发表传诵一时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明确指出以革命推翻清王朝,实行民主共和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的是
A.严复
B.陈天华
C.周容
D.章炳麟
9.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规定民间普通称呼改为“先生”或“君”。它体现了的愿望。
A.资产阶级追求平等
B.地主阶级追求民主
C.农民阶级追求平等
D.无产阶级追求平等
10.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相同点是
A.都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都推翻了清朝统治
D.都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
11.
宋教仁把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的主要目的是
A.组织内阁,限制袁世凯独裁
B.联合中间派组成第一大党
C.借助同盟会力量竞选内阁总理
D.取代孙中山在同盟会的领导地位
12.
日本向袁世凯提出“二十一条”的根本目的是
A.支持袁世凯复辟帝制
B.灭亡中国
C.扩大侵略权益
D.进行资本输出
13.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战争的共同点的是(  )
A.都是武装斗争B.都未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C.由孙中山号召或领导D.矛盾都指向北洋军阀
14.
下列最体现袁世凯想当皇帝野心的事件是
A.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B.袁世凯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
C.袁世凯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D.修改总统选举法
15.
袁世凯死后,直接导致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在各派军阀中掌握北京政府的是
A.冯国璋的直系军阀
B.段祺瑞的皖系军阀
C.张作霖的奉系军阀
D.唐继尧的滇系军阀
16.
“血钟一鸣,义旗四起,拥甲带戈之士遍于十余行省”这是描绘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17.
中国近代史上事件为“20世纪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巨变”。
A.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
B.洋务运动开始了中国的近代化
C.辛亥革命的胜利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D.五四运动的发生和新民主义革命的开始
18.
辛亥革命和戊戌变法共同作用表述不正确的是
A. 都解放了人们思想
B. 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 都推动了近代化进程
D. 都挽救了民族危机
19.
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不包括
A.清朝封建统治被推翻
B.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
C.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
D.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20.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但从根本上看,辛亥革命并未成功。帝国主义始终不承认南京临时政府的主要原因是
A.南京临时政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
B.南京临时政府提出了废除不平等条约的要求
C.反对资产阶级的革命领袖孙中山
D.反对中国走上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21.
中国同盟会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新阶段,这主要是指
A.资产阶级革命派开始形成
B.积极发动人民参加革命
C.与保皇派展开激烈论战
D.革命有了统一的领导和纲领
22.
孙中山让位于袁世凯的原因有
①帝国主义的破坏
②袁世凯对革命政权施加压力
③立宪派旧官僚倾向袁世凯
④革命政权内外交困,处境艰难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③④
23.
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理解正确和全面的是
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性质的临时大法
②体现三权分立原则
③革命派想以此限制袁世凯的独裁
④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4.
清朝统治的结束,意味着中国的结束。
A.君主专制制度
B.专制统治
C.封建统治
D.君主立宪制
25.
虽成“空壳”,但仍作为辛亥革命成果象征的是
A.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
B.中国同盟会、中华民国
C.三民主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中华民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6.
以下人物中“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是
A.
B.
C.
D.
27.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是
A.《资政新篇》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民国约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8.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的实质意义是
A.否定君主专制制度
B.体现天赋人权
C.规定民主共和政体
D.体现三权分立
29.
三民主义中,民权主义的政治目标是( )
A.推翻封建制度,反对满族贵族对中国的专制统治
B.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C.推翻满族贵族的统治
D.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建立中华民国
30.
中国近代以来,“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兴办洋务”“君主立宪”等思想的失败说明了( )
A.近代中国要谋求社会进步必须走革命的道路B.提出这些思想的人都是志大才疏的人
C.近代中国不可能走向富强D.中国必须进行辛亥革命
31.
1894年,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成立的地点是( )
A.东京B.檀香山C.广州D.南京
32.
中国同盟会成立的地点是(   )
A.檀香山B.长沙C.上海D.东京
33.
辛亥革命是在一片胜利的欢呼声中失败的这里的“胜利”主要指
A.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B.成立了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C.推翻了封建制度
D.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34.
(题文)孙中山说:“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其所指的战役是
A.浙皖起义
B.广西起义
C.武昌起义
D.黄花岗起义
35.
“危局如斯敢惜身?愿将生命做牺牲”是女革命家秋瑾的豪迈诗句。她在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武装起义是(    )
A.安庆起义B.广西起义
C.武昌起义D.黄花岗起义
36.
孙中山曾说:“然而欧美强矣,其民实困。”那么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中提出的哪一条是解决“民困”问题的(   )
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D.民主主义
37.
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鞑虏”指的是(    )
A.西方列强B.满清政府C.少数民族D.北洋军阀
38.
在下列文献中反映20世纪中国第一个十年历史发展方向的是( )
A.《公车上书》B.《新青年》C.《天朝田亩制度》D.《民报》
39.
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与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分别是( )
A.兴中会、同盟会B.华兴会、强学会C.光复会、兴中会D.华兴会、同盟会
40.
孙中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核心是( )主义。
A.民族B.民权C.民生D.民享
41.
下列对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B.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C.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D.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42.
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帝国主义的干涉破坏
B.立宪派、旧官僚投机革命
C.袁世凯的反革命两手策略
D.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43.
下列事件与辛亥革命发生在同一年的是
A.黄花岗起义
B.安庆起义
C.广西起义
D.萍浏醴起义
44.
有人认为,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化探索中的“量变”,而辛亥革命则是一次“巨变”。“巨变”指的是(    )
A.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B.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C.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D.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45.
辛亥革命前,“进化”、“民权”、“自由”、“平等”等语词,虽然为大多数爱国者革命家反复宣扬,但并没有得到晚清社会的普遍认同。辛亥革命后,“进化”、“科学”、“革命”、“民主”等词语不仅广为流传,而且深入人心。这表明辛亥革命(  )
A.推翻了封建君主制B.扩大了人民的政治权
C.促进社会思想解放D.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
46.
瞿秋白曾说:“皇帝倒了,辫子剪了。”这句话反映的历史事件最重要的意义是( )
A.结束了几千年的封建帝制B.推翻了清朝统治
C.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D.建立了中华民国
47.
学术界有观点认为,无论从破还是从立的角度看,武昌起义都可谓首创性义举,故史称“辛亥首义”。这里所说的“首义”主要是指武昌起义( )
A.是革命党人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B.推翻了清王朝并导致中华民国的建立
C.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D.建立了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48.
“百年痛史,承载太多苦难彷徨;百年呼嘁,彰显民族贲撚血性;百年奋斗,铸就民族不屈性格;百年山河,矗立不朽民族丰碑。”辛亥革命所铸就的“民族丰碑”是
A.实现了民族独立B.改交了社会性质
C.推翻了封建制度D.结束了封建帝制
49.
“从此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这一现象说明辛亥革命(   )
A.推翻了封建制度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建立了中华民国D.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50.
“辛亥革命为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在此之后,帝王由人主、天子、君父变成了人民的公敌。”这是因为辛亥革命(    )
A.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推翻了帝制,代之以民国
C.进一步促进维新思想的传播D.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
51.
有学者认为“它的意义不仅仅限于赶跑了一个皇帝,而是从根本上动摇了大多数中国人的信仰……”这位学者所说的“它”指 ( )
A.辛亥革命B.北伐战争C.南昌起义D.解放战争
52.
在我国漫长历史上,农民战争不止一次把皇帝拉下马。辛亥革命推翻皇帝是因为
A.皇帝年龄太小了
B.清朝官员很腐败
C.老百姓生活很苦
D.皇帝是专制独裁的象征
53.
某地拟建辛亥革命纪念馆,以纪念辛亥革命首义成功等事情,这一地点应该是(  )
A.上海B.武昌C.北京D.广州
54.
辛亥革命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   )
A.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它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C.建立了中华民国
D.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
55.
“共和成,专制灭;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历史事件是()
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D.北伐战争
56.
它首次在中国大地宣告国家主权属于人民,……国会政治、政党政治、舆论监督政府等民权政治,变人治为法治的尝试由此正式开端。替代文中“它”最恰当的是()
A.中国同盟会B.武昌起义
C.中华民国D.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57.
历史上有这样一个人,他出卖过维新派,又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这个人是
A.袁世凯B.荣禄C.蒋介石D.陈独秀
58.下列不属于对种群特征描述的是(    )
59.
A.满清政府B.南京临时政府
C.南京国民政府D.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8

    5星难题:0

    6星难题:2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6

    9星难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