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3474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3/11

1.综合题(共3题)

1.
   材料一 陆军军官学校和北伐战争示意图

(1)黄埔军校和北伐战争是近代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重要成果。请结合相关史实说明他们是怎样体现国共合作的。
材料二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示意图
 
(2)写出和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有关的两位著名革命家:结合示意图说说这三个事件的主要关联。
材料三  红军长征示意图
 
(3)红军长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观察地图,指出中央红军长征的起点和三大主力胜利会师的地点。
(4)综上所述,概括国共关系的变化。
2.
   材料一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的一段,反诬中国军队破坏,并以此为借口突然袭击中国东北军驻地,炮轰沈阳城……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1937年7月7日,驻屯北京的日军以军事演习中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到宛平城搜查,遭中国驻军拒绝后,早有准备的日军悍然炮轰我军防地……这就是“七七事变”……中国全民族抗战由此开始。
﹣﹣部编八年级上册
(1)通过材料一中的两个侵华事件的共性,你对日本侵略者有何认识?两次事变在中国抗战史上各有何意义?
材料二 中国是大国,地大,物搏,人多,兵多,能够支持长期战争;中国进行的是……正义的战争,在国际上,得道多助。因此……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实行人民战争的路线,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中国。
﹣﹣***《论持久战》
(2)事实证明了***论断的正确性,请计算中国抗战的时间;并以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战果说明“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
材料三 日本投降(图1为中国战区投降仪式,图2为远东战区投降仪式图)

(3)结合材料三谈谈抗战胜利的意义。
3.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民解放军作战十大原则
1.先打分散和孤立之战,后打集中和强大之敌。
2.先取小城市、中等城市和广大乡村,后取大城市。
3.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以保守或夺取城市和地方为主要目标。
……
7.力求在运动中歼灭敌人。
8.在攻城问题上……一切敌人守备强固的据点和城市,则等候条件成熟时然后夺取之。
﹣﹣部编教材八年级上册
(1)结合解放战争初期的解放区军民的自卫战争说说第“3”条和第“7”条作战原则的实践成果。
材料二  我军第二年的作战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解放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
﹣﹣***《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
(2)“我军第二年……打到外线去”的重大军事行动是什么?结果怎样?
材料三  三大战役示意图
 
(3)观察地图,选取其中一次战役,谈谈我军“在攻城问题上”战术的成功运用情况。

2.选择题(共20题)

4.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满本都写着连个字是‘吃人’!”这段白话文最有可能出自( )
A.《狂人日记》B.《女神》C.《子夜》D.《雷雨》
5.
如下图是著名的红色旅游景点之一。它在中国革命史上的重大意义在于( )
A.打响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B.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革命道路
C.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D.长征三大主力胜利会师
6.
“会议开始确立以***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文中的“会议”是( )
A.八七会议B.古田会议C.遵义会议D.平津战役
7.
下列有关人民军队名称演变的时序,正确的一项是( )
A.红军﹣﹣八路军、新四军﹣﹣人民解放军
B.红军﹣﹣人民解放军﹣﹣八路军、新四军
C.人民解放军﹣﹣八路军、新四军﹣﹣红军
D.人民解放军﹣﹣红军﹣﹣八路军、新四军
8.
1912﹣1928年是中国近代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推动这一历史时期终结、实现全国统一的史事包括( )
①国共第一次合作实现 
②新三民主义思想的传播
③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④张学良“改旗易帜”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9.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诗词反映的重大事件是( )
A.转战陕北B.孟良崮战役C.淮海战役D.解放南京
10.
下图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发布的重要文件,其实施的意义在于( )
①指导了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的顺利进行
②使解放区生产关系发生根本变化
③激发了农民的革命和生产积极性
④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保障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③④
11.
“数千名学生冒着严寒聚集在新华门前,向国民党当局请愿。他们高呼“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口号,并举行示威游行……”材料描述的事件是( )
A.五四运动B.东北抗日联军的斗争
C.一二•九运动D.西安事变
12.
“……山东菏泽人,时任第二十九军中将师长……率部参加北平保卫战,在南苑指挥部队奋勇杀敌……后壮烈牺牲,时年39岁……为了纪念这位英雄,人们将北平市北沟沿大街改以其名字命名。”文中的“英雄”是( )
A.杨靖宇B.杨虎城C.赵登禹D.李宗仁
13.
全面侵华战争中,日本曾企图依仗其军事优势,速战速决,在3个月里灭亡中国。中国民英勇战斗,打破日军迅速灭亡中国迷梦的战役是( )
A.太原会战B.淞沪会战C.徐州会战D.长沙会战
14.
“中共七大是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召开的最重要的一次会议。”得出此结论的两个重要依据是会议( )
①确立了以***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②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
③新党章规定***思想是党的指导思想
④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准备了条件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15.
“目前最迫切者,为保证国内和平,实施民主政治……应在和平、民主、团结的基础上加以合理解决,以期实现全国之统一,建立独立、自由与富强的新中国。”(﹣﹣***在重庆机场的讲话)为此,中共在重庆取得的成果是( )
A.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
B.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
C.签订“双十协定”
D.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
16.
与下图照片相关的史事是( )
A.西安事变B.七七事变C.重庆谈判D.转战陕北
17.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是在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形成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这样的社会环境决定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从地域上看,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带,广大西部和内陆十分稀少;从部门分布来看,以轻工业为主,重工业非常薄弱,没有完整的工业体系;从整体实力来看,资金少、规模小、技术落后、设备陈旧。”由此可见民族工业的缺点包括( )
①分布不均衡
②没有完整的工业体系
③整体实力较弱
④一直发展缓慢
A.①②③B.②③C.①③④D.③④
18.
民国政府废除了“大人”“老爷”等清朝官场的称呼,规定政府职员一律改称职务;民间普遍称呼为“先生”或“君”。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
A.对旧势力的坚决打击
B.民主平等的社会风气
C.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D.西方文化的影响
19.
“民国初年,西装开始流行起来。孙中山改进西装样式,设计了一种新式服装﹣﹣中山装。这种服装融合了西式服装和中式服装的特点,受到人们的欢迎……旗袍(本)是满族女子日常服装……民国妇女的旗袍,吸收了西式裁剪方法,对传统旗袍加以改进……旗袍成为当时最时髦的女装。”对材料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旗袍是满洲贵族服装
B.中山装和旗袍都是中西合璧的产物
C.中山装和旗袍得到社会认可
D.新式服饰的出现反映了社会变革
20.
“凡国家之政治,风俗之变迁,中外交涉之要务……足以新人听闻者,靡不毕载(没有不刊登的)……使观者白易晓……庶几留心时务……此新闻之作,故大有益于天下也。”材料反映的近代文化现象是( )
A.新式学堂B.近代报刊C.思想解放D.文化繁荣
21.
下图是一副创作于近代的名画,其作者是( )
A.齐白石B.徐悲鸿C.冼星海D.赵丹
22.
19世纪末以来,“状元实业家”张謇创办的企业涉及棉纱、染织、盐业、运输、银行等多个行业,形成庞大的实业集团……一战后,西方加紧了对中国的经济扩展……加之张謇投资过多过快……大生集团趋于衰落。由此可见,导致大生集团衰败的外部因素是( )
A.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B.张謇投资失误
C.企业实力弱D.政府对企业的盘剥
23.
下列组合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洋务运动﹣﹣中国第一批新式学校
B.商务印书馆﹣﹣近代第一个文化出版机构
C.中国第一部无声电影﹣﹣《定军山》
D.中国第一部彩色电影﹣﹣《歌女红牡丹》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0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