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舟山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03473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3/13

1.综合题(共3题)

1.
   史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阅读史料,回答问题。
史料一:起而革命者,代不乏人,然不过一朝一姓之变革而已。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变革迥然不同。
——张謇《张季子九录•文录》
(1)结合史实说明“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
史料二:除剪了一些辫子和挂上一块民国空招牌外,别无所谓成功。
——北京日报《陈独秀论辛亥革命》
(2)用一句话概括史料二的评价观点,并说明此评价所具有的合理性。  
(3)综合以上内容,指出我们在运用史料评价历史事件时应注意的事项。
2.
   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法宝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孙中山)说:“我们对于共产主义,不但不能说是和民生主义相冲突,并且是个好朋友……国民党正在堕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血液。”
——宋庆龄《儒教与现代中国》
(1)材料一体现了孙中山的哪一政策主张?该政策是怎样得到确立的?    
材料二:庐山蒋委员长钧鉴:日寇进攻卢沟桥,实行其武装夺取华北之已定步骤……红军将士愿在委员长领导之下为国家效命,与敌周旋,以达保地卫国之目的。
——***、朱德、周恩来等9人联名电报(1937年7月8日)
(2)例举共产党实现上述承诺的一项史实。   
材料三: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
——《共产党人》发刊词
(3)联系材料一二,论证“统一战线是战胜敌人的武器”。(要求史论结合,论证严密)
3.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整个民主革命的胜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晋西北山地农民许多穷困及破产,虽然有些地方农民已分得若干山地,但非常零碎,没有系统、普遍和彻底。目前的任务就是要有计划的去组织这样一个群众运动,并正确地把这个运动领导到底。
——金冲及《转折年代——中国的1947》
材料二: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打退了蒋介石的数百万反动军队的进攻,并使自己转入了进攻。……人民解放军的主力已经打到国民党统治区域里去了。……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
——摘编自***《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1947年12月)
材料三:辛亥革命是旧民主主义革命,但它的事业在北伐战争中得到延伸,在解放战争中得到了最后的胜利。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1947年中国共产党为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在经济和军事上所采取的重要举措,并指明其意义。
(2)材料三中的“事业”是指什么?如何理解该“事业”“在解放战争中得到了最后的胜利”?据此概括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重大历史意义。

2.选择题(共10题)

4.
胡适先生曾说:“《新青年》杂志代表和创造了一个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指的
A.民主科学时代B.民主共和时代C.君主立宪时代D.社会主义时代
5.
中国近代史上出现过两次著名的学生运动——五四运动和一二•九运动。其共同点是
A.都是反帝爱国运动B.运动中心始终都在北京
C.都是共产党领导的D.其主力军始终都是学生
6.
“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指王尽美)与恩铭不老松。”(董必武. 1961年)诗中的“南湖泛舟”是在
A.谋划建立南湖革命根据地B.商讨党的土地革命总方针
C.商讨党的纲领和奋斗目标D.增选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7.
朱德曾称赞某历史事件“首义诞新军,喜庆工农始有兵”。该历史事件是
A.武昌起义B.南昌起义C.秋收起义D.井冈山会师
8.
这里因为1935年召开的一次会议而名垂青史,被誉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真正起点”。“这里”是指
A.江西瑞金B.陕西延安C.甘肃会宁D.贵州遵义
9.
如下图是19世纪30年代中国生产的一款火柴贴画。据贴画内容可知,当时中国
A.民族火柴产业举步维艰
B.开始走实业救国的道路
C.出现了新式的营销方式
D.抗日救亡民主运动高涨
10.
“宛平城外狼狗叫,卢沟桥上枪声激”。这首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
A.十年内战开始B.抗日战争开始C.全面抗战开始D.抗日战争胜利
11.
下列可以证明二战中法西斯侵略者对人类犯下的罪行的历史资料是
①国会纵火案档案
②《慕尼黑协定》文本
③南京大屠杀遗址
④奥斯维辛集中营遗址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2.
1949年4月,陈毅欣然写道:“旌旗南指大江边,不尽洪流涌上天。直下金陵澄六合,万方争颂换人间。”该诗感怀的历史事件的历史意义是
A.有利于避免内战、和平建国B.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
C.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D.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上被消灭
13.
1939年8月31日,希特勒签署了关于实施“白色方案”的命令。其中写道:“进攻日期:1939年9月1日。”与该命令内容相关的历史事件
A.突袭波兰B.进攻法国C.突袭苏联D.偷袭珍珠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