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史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阅读史料,回答问题。
史料一:起而革命者,代不乏人,然不过一朝一姓之变革而已。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变革迥然不同。
——张謇《张季子九录•文录》
(1)结合史实说明“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
史料二:除剪了一些辫子和挂上一块民国空招牌外,别无所谓成功。
——北京日报《陈独秀论辛亥革命》
(2)用一句话概括史料二的评价观点,并说明此评价所具有的合理性。
(3)综合以上内容,指出我们在运用史料评价历史事件时应注意的事项。
史料一:起而革命者,代不乏人,然不过一朝一姓之变革而已。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变革迥然不同。
——张謇《张季子九录•文录》
(1)结合史实说明“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
史料二:除剪了一些辫子和挂上一块民国空招牌外,别无所谓成功。
——北京日报《陈独秀论辛亥革命》
(2)用一句话概括史料二的评价观点,并说明此评价所具有的合理性。
(3)综合以上内容,指出我们在运用史料评价历史事件时应注意的事项。
2.
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法宝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孙中山)说:“我们对于共产主义,不但不能说是和民生主义相冲突,并且是个好朋友……国民党正在堕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血液。”
——宋庆龄《儒教与现代中国》
(1)材料一体现了孙中山的哪一政策主张?该政策是怎样得到确立的?
材料二:庐山蒋委员长钧鉴:日寇进攻卢沟桥,实行其武装夺取华北之已定步骤……红军将士愿在委员长领导之下为国家效命,与敌周旋,以达保地卫国之目的。
——***、朱德、周恩来等9人联名电报(1937年7月8日)
(2)例举共产党实现上述承诺的一项史实。
材料三: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
——《共产党人》发刊词
(3)联系材料一二,论证“统一战线是战胜敌人的武器”。(要求史论结合,论证严密)
材料一:他(孙中山)说:“我们对于共产主义,不但不能说是和民生主义相冲突,并且是个好朋友……国民党正在堕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血液。”
——宋庆龄《儒教与现代中国》
(1)材料一体现了孙中山的哪一政策主张?该政策是怎样得到确立的?
材料二:庐山蒋委员长钧鉴:日寇进攻卢沟桥,实行其武装夺取华北之已定步骤……红军将士愿在委员长领导之下为国家效命,与敌周旋,以达保地卫国之目的。
——***、朱德、周恩来等9人联名电报(1937年7月8日)
(2)例举共产党实现上述承诺的一项史实。
材料三: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
——《共产党人》发刊词
(3)联系材料一二,论证“统一战线是战胜敌人的武器”。(要求史论结合,论证严密)
3.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整个民主革命的胜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晋西北山地农民许多穷困及破产,虽然有些地方农民已分得若干山地,但非常零碎,没有系统、普遍和彻底。目前的任务就是要有计划的去组织这样一个群众运动,并正确地把这个运动领导到底。
——金冲及《转折年代——中国的1947》
材料二: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打退了蒋介石的数百万反动军队的进攻,并使自己转入了进攻。……人民解放军的主力已经打到国民党统治区域里去了。……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
——摘编自***《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1947年12月)
材料三:辛亥革命是旧民主主义革命,但它的事业在北伐战争中得到延伸,在解放战争中得到了最后的胜利。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1947年中国共产党为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在经济和军事上所采取的重要举措,并指明其意义。
(2)材料三中的“事业”是指什么?如何理解该“事业”“在解放战争中得到了最后的胜利”?据此概括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重大历史意义。
材料一:晋西北山地农民许多穷困及破产,虽然有些地方农民已分得若干山地,但非常零碎,没有系统、普遍和彻底。目前的任务就是要有计划的去组织这样一个群众运动,并正确地把这个运动领导到底。
——金冲及《转折年代——中国的1947》
材料二: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打退了蒋介石的数百万反动军队的进攻,并使自己转入了进攻。……人民解放军的主力已经打到国民党统治区域里去了。……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
——摘编自***《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1947年12月)
材料三:辛亥革命是旧民主主义革命,但它的事业在北伐战争中得到延伸,在解放战争中得到了最后的胜利。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1947年中国共产党为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在经济和军事上所采取的重要举措,并指明其意义。
(2)材料三中的“事业”是指什么?如何理解该“事业”“在解放战争中得到了最后的胜利”?据此概括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重大历史意义。
2.选择题- (共10题)
6.
“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指王尽美)与恩铭不老松。”(董必武. 1961年)诗中的“南湖泛舟”是在
A.谋划建立南湖革命根据地 | B.商讨党的土地革命总方针 |
C.商讨党的纲领和奋斗目标 | D.增选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
12.
1949年4月,陈毅欣然写道:“旌旗南指大江边,不尽洪流涌上天。直下金陵澄六合,万方争颂换人间。”该诗感怀的历史事件的历史意义是
A.有利于避免内战、和平建国 | B.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 |
C.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 D.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上被消灭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