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阅读“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的年谱”,回答问题。
(1)根据年谱,你认为孙中山的一生受到哪些思想的影响?请用年谱中的史实加以说明。
(2)作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能够带领中国人民取得辛亥革命的成功,推翻腐朽的封建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实现自己梦想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作为新时期的中学生,我们从孙中山的经历中得到哪些启示?
1875年 | 入村塾读书,接受传统教育 |
1879年 | 先后在檀香山、广州、香港等地比较系统地接受西方式的近代教育 |
1883~1885年 | 开始产生反清和以资产阶级政治方案改造中国的思想 |
1892年 | 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 |
1892年 | 结纳反清秘密会社,准备创立革命团体 |
1905~1906年 | 赴东南亚各地向华侨宣传和募集革命经费,并在多地创建了同盟会的支部 |
1906~1911年 | 组织和领导同盟会在华南各地组织多次武装起义 |
1912年1月1日 | 在南京宣布就职,建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
(1)根据年谱,你认为孙中山的一生受到哪些思想的影响?请用年谱中的史实加以说明。
(2)作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能够带领中国人民取得辛亥革命的成功,推翻腐朽的封建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实现自己梦想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作为新时期的中学生,我们从孙中山的经历中得到哪些启示?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5年12月25日,蔡锷等人在昆明宣布云南独立,组织讨袁护国军,“誓与民国同生死,誓与四万万同胞共生死,拥护共和,反对帝制”。
材料二 中国共和垂六年,国民未有享有共和之福,非共和之罪也,执共和国政之人以假共和之面孔,行真专制之手段也
材料三 民国初期若干年(注:指1926年前)是中国历史上最糟糕的时期之一。
(1)材料一中蔡锷等人组织讨袁护国军的原因是什么?这场战争的名称是什么?
(2)材料二中,为什么孙中山认为“中国共和垂六年,国民未有享有共和之福”?他把共和的敌人指向了谁?
(3)材料三内容说民国初期若干年是最糟糕的时期之一,主要历史依据是什么?
材料一 1915年12月25日,蔡锷等人在昆明宣布云南独立,组织讨袁护国军,“誓与民国同生死,誓与四万万同胞共生死,拥护共和,反对帝制”。
材料二 中国共和垂六年,国民未有享有共和之福,非共和之罪也,执共和国政之人以假共和之面孔,行真专制之手段也
材料三 民国初期若干年(注:指1926年前)是中国历史上最糟糕的时期之一。
(1)材料一中蔡锷等人组织讨袁护国军的原因是什么?这场战争的名称是什么?
(2)材料二中,为什么孙中山认为“中国共和垂六年,国民未有享有共和之福”?他把共和的敌人指向了谁?
(3)材料三内容说民国初期若干年是最糟糕的时期之一,主要历史依据是什么?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917~1918年军阀割据简表
(1)辛亥革命后,为什么会出现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
(2)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什么影响?
1917~1918年军阀割据简表
派系 | 头目 | 投靠的 帝国主义 | 控制的地区 | |
| 直系 | 冯国璋、 曹锟 | 英、美 | 江苏、江西、湖北 |
皖系 | 段祺瑞 | 日本 | 安徽、山东、 福建、浙江 | |
奉系 | 张作霖 | 日本 | 东北三省 | |
| 滇系 | 唐继尧 | 英、美 | 云南、贵州、四川 |
桂系 | 陆荣廷 | 英、美 | 广东、广西、湖南 |
(1)辛亥革命后,为什么会出现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
(2)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什么影响?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扫除数千年种种专制政体,脱去数千年种种之奴隶性质……洗尽二百六十年残惨虐酷之大耻辱,使中国大陆成干净土,黄帝子孙皆华盛顿,则有起死回生,还魂返魄,出十八层地狱,升三十三天堂,郁郁勃勃,莽莽苍苍,至尊极高,独一无二,伟大绝伦之一目的,曰革命。
——《革命军》
材料二自世界文明日开,而专制政体一人奄有天下之制可倒。自人智日聪明,而人人皆得有天赋之权利可享。
——《革命军》
材料三(革命军)以通俗浅显,适合当时社会需要,几乎人手一编,卒赖其言为驱胡建国之本,功不在孙、黄诸公之下。
——《南京临时政府追悼革命先烈祭文》
(1)在材料一中,邹容提出了什么思想?
(2)材料三中说《革命军》为“建国之本,功不在孙、黄诸公之下”。结合材料一、材料二加以简要说明。
(3)材料一的局限性是什么?怎样解释材料三中的“驱胡”之意?你怎样评价?
材料一扫除数千年种种专制政体,脱去数千年种种之奴隶性质……洗尽二百六十年残惨虐酷之大耻辱,使中国大陆成干净土,黄帝子孙皆华盛顿,则有起死回生,还魂返魄,出十八层地狱,升三十三天堂,郁郁勃勃,莽莽苍苍,至尊极高,独一无二,伟大绝伦之一目的,曰革命。
——《革命军》
材料二自世界文明日开,而专制政体一人奄有天下之制可倒。自人智日聪明,而人人皆得有天赋之权利可享。
——《革命军》
材料三(革命军)以通俗浅显,适合当时社会需要,几乎人手一编,卒赖其言为驱胡建国之本,功不在孙、黄诸公之下。
——《南京临时政府追悼革命先烈祭文》
(1)在材料一中,邹容提出了什么思想?
(2)材料三中说《革命军》为“建国之本,功不在孙、黄诸公之下”。结合材料一、材料二加以简要说明。
(3)材料一的局限性是什么?怎样解释材料三中的“驱胡”之意?你怎样评价?
2.选择题- (共21题)
5.
一百年前,孙中山提出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成为革命党人奋斗的纲领。以下论述能够体现民权主义思想的是( )
A.“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 B.“驱除耻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 |
C.“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 | D.“涤二百六十年之腥胆,复四千年之祖国” |
8.
1911年4月在广州发生的起义之所以被称为“黄花岗起义”,是因为( )
A.起义是在广州黄花岗发动的 | B.起义军要进攻设在黄花岗的清军要塞 |
C.起义中牺牲的烈士后被葬在黄花岗 | D.起义是在黄花岗失败的 |
9.
标志清朝260多年统治结束的事件是
A.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 |
B.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 |
C.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 |
D.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职 |
14.
(题文)孙中山(1866—1925年)在回忆录中写道:“28岁那年,我就与20多个华侨,在海外成立起革命团体,决心用流血斗争推翻满清王朝。”孙中山“28岁那年”的主要行动是( )
A.成立兴中会,提出“驱除鞑虏”的口号 |
B.联合其他革命团体,成立中国同盟会 |
C.与革命党人一起发动广州起义 |
D.领导华侨支持维新运动 |
19.
历史课上,老师让学生归纳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
B.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
C.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
D.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
20.
2016年11月12日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150周年诞辰纪念日。孙中山先生之所以为后世所敬仰,最主要是因为他( )
A.建立了光复会 | B.创办了《民报》 |
C.创立了中华民国 | D.领导了保路运动 |
21.
下列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清帝退位
②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③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正式大总统
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①清帝退位
②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③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正式大总统
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A.②①④③ | B.①②③④ | C.①③②④ | D.①②④③ |
22.
“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孙中山《国民党改组问题》1924年1月。你认为造成辛亥革命后13年中国政治、社会黑暗腐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A.军阀的割据混战 |
B.日本提出“二十一条” |
C.袁世凯当选临时大总统 |
D.孙中山继续革命 |
23.
“这是时间意义上一个新年的开始,更是历史意义上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在那个元旦,‘民国’取代了‘帝国’,皇帝,也永远成为写在史书上的历史名词”,畅聊中“那个元旦”指的是
A.1911 |
B.1913 |
C.1912 |
D.1927 |
24.
有人认为,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是革新道路上的“量变”,辛亥革命是个“飞跃”。这里的“飞跃”指的是辛亥革命( )
A.推翻了封建制度 | B.推翻了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
C.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 D.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2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