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请你阅读下列材料,并运用所掌握的历史基本技能,完成下面的探究任务。
材料一 (年代尺示意图——了解发展历程)

(1)根据上面“年代尺示意图”提供的信息,写出“器物革新”的事件名称和“百日维新”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材料二 (历史漫画——揭示本质内涵)

图1:15年前的一幕童话(发表于1946年)

图2:沉重的铁锤连续地打在蒋介石的脊骨上
(2)图1漫画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图2漫画所示历史事件有何影响?
材料三 (知识结构示意图——系统掌握历史知识)

(3)依据以上的“知识结构示意图”补充填写A、C的历史事件。
材料四 1953~1957年,我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表
(4)从材料四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哪一行业发展最快?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党和政府实施了哪一发展规划?
材料一 (年代尺示意图——了解发展历程)

(1)根据上面“年代尺示意图”提供的信息,写出“器物革新”的事件名称和“百日维新”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材料二 (历史漫画——揭示本质内涵)

图1:15年前的一幕童话(发表于1946年)

图2:沉重的铁锤连续地打在蒋介石的脊骨上
(2)图1漫画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图2漫画所示历史事件有何影响?
材料三 (知识结构示意图——系统掌握历史知识)

(3)依据以上的“知识结构示意图”补充填写A、C的历史事件。
材料四 1953~1957年,我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表
变化行业 | 1953年农轻重比例(%) | 1957年农轻重比例(%) | 1953~1957年平均增长速度(%) |
农业 | 52.8 | 43.5 | 4.5 |
轻工业 | 29.6 | 29.2 | 12.8 |
重工业 | 17.6 | 27.3 | 25.4 |
(4)从材料四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哪一行业发展最快?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党和政府实施了哪一发展规划?
2.
近代以来,大国崛起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探究它们的崛起过程,总结它们的成功经验,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很多人认为这种制度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存的障碍……为了保持沙皇俄国的大国地位,沙皇正着手开始一项改革计划……社会改革为政府发起的工业化进程铺平了道路,使俄罗斯在19世纪最后十年发生了转型。
材料二 当日本19世纪中叶开始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威胁时,能够以这些国家为榜样,顺利地实现了本国的社会变革,走上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材料三 19世纪,南方各州向英国提供大量的棉花,从英国输入绝大部分的消费品,几乎所有的食物也都在当地的农场里生产。他们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认为并不需要联邦的其他地区。1861年,南方的一些州联合起来,宣布组成一个独立国家,号称“南部联盟”。南方独立后,北方一家报纸发表社论:如果任何地区都有独立权利的话,那一个国家就会不停地面临内部要求独立的纷争。如此一来,任何一个政府都不可能维持稳定,不可能推动社会发展。因此,联邦体制必须维护,对分裂叛乱活动必须武力镇压。
(4)上述三国崛起的经验,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何启示?
材料一 很多人认为这种制度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存的障碍……为了保持沙皇俄国的大国地位,沙皇正着手开始一项改革计划……社会改革为政府发起的工业化进程铺平了道路,使俄罗斯在19世纪最后十年发生了转型。
——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
(1)材料中阻碍俄国发展的“这种制度”指的是什么?“社会变革”指的是俄国历史上的什么事件?材料二 当日本19世纪中叶开始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威胁时,能够以这些国家为榜样,顺利地实现了本国的社会变革,走上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世界史·近代史稿》
(2)材料二所说的日本“社会变革”在历史上称为什么?请举出这次“社会变革”在教育方面的措施。材料三 19世纪,南方各州向英国提供大量的棉花,从英国输入绝大部分的消费品,几乎所有的食物也都在当地的农场里生产。他们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认为并不需要联邦的其他地区。1861年,南方的一些州联合起来,宣布组成一个独立国家,号称“南部联盟”。南方独立后,北方一家报纸发表社论:如果任何地区都有独立权利的话,那一个国家就会不停地面临内部要求独立的纷争。如此一来,任何一个政府都不可能维持稳定,不可能推动社会发展。因此,联邦体制必须维护,对分裂叛乱活动必须武力镇压。
——选自《新全球史》
(3)材料三描述了美国历史上的什么历史事件?这场战争的最高目标是什么?(4)上述三国崛起的经验,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何启示?
2.选择题- (共5题)
3.
19世纪,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国人相继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此文中“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分别是指()
A.洋务运动、辛亥革命 | B.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 |
C.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 D.五四运动、戊戌变法 |
4.
费正清说:“这是一个大约12个二十几岁年轻人参加的会议。会议是在上海法租界的一所女子学校(暑假放假)里召开的,成员们担心巡捕的监视,乘火车转移到嘉兴南湖湖上的一所游艇中继续讨论。”材料中所说的“会议”( )
A.给思想紊乱的中共指明了方向 |
B.使得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
C.成为中共历史上重要的转折点 |
D.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形成 |
5.
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有副对联:“三十年前分田地,耕者有其田;三十年后又分地,耕者有其责”。其中“三十年后又分地,耕者有其责”指的是( )
A. 土地改革运动 B. 农业合作化运动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A. 土地改革运动 B. 农业合作化运动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6.
“大多数德国人相信,战争在圣诞节前就会结束。但由于机枪、毒气、坦克在战争中相继应用,因此战争远没有人们预计的那样顺利。至年底,德国在东西两线都陷入焦灼对峙的状态。”这段文字描写的是( )
A.普法战争 |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C.第一次世界大战 | D.第二次世界大战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