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西片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03418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4/4

1.综合题(共3题)

1.
民主法制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表现。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治也,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故人君与千百万之国会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1)材料中的“三权鼎立之说”最初通过哪部一历史文献实现?为“立宪法开国会”,康有为等人进行了怎样的努力?其目的是什么?
材料二:第一条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第三条中华民国领土为二十二行省、内外蒙古、西藏、青海。……第四条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第五条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选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该文件是由谁签署颁布的?请说出其性质?
材料三:(见图)

(3)如图所示的法律是由哪一机构制定颁布的?有何历史地位?它规定了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材料四:“文化大革命”期间,许多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和民主人士被诬为“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反动学术权成”等,遭到批斗、追害。
(4)材料四反映了文革期间的什么现象?造成的最大冤案是什么?为改变这种现象,党和政府进行了哪些工作?
(5)根据以上问题,你认为法制建设与社会进步之间有何关联?
2.
理解历史上国家之间的关系,对考查当代国际关系有借鉴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在回忆录中写到:“你们可以夺走德国的殖民地,把它的军队减到只够建立一支警察部队的数量,将他的海军降到五等国家的水平,这一切终究毫无意义,如果德国认为1919年的和约不公平,那么他将会找到对战胜国进行报复的手段。”

(1)材料一中所指的这个和约是什么?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德国为什么认为该和约对其不公?以此和约为核心形成的一战后的新秩序是什么?

材料二:它不仅大大增强了德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而且提高了希特勒在国内的威望,巩固了他的统治地位。英法只图苟安一时,以为借牺牲捷克斯洛伐克,便可缓和他们自己与德国的矛盾。……但是英法越是退让,希特勒越是看不起他们,轻蔑地把他的对手叫做“一批可怜虫”,越是敢于放手发动侵略战争。

(2)材料二中牺牲捷克斯洛伐克利益的协定是什么?它使英法长期实行的什么政策达到了顶峰?它对当时世界局势的走向产生了什么危害?

材料三:联盟在人口、资源、生产能力、人心向背和团结互助方面,都比德、意、日集团占明显的优势,为以后战胜法西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联盟内部,……虽然不时产生各种矛盾和斗争,但摧毁法西斯是他们的共同目标。正是这种根本利益使他们团结起来,互相配合支援,直到战争取得最后胜利。

(3)材料三中的联盟指什么?联盟得以成立并能维持的共同目标是什么?联盟的成立产生了什么积极作用?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应如何应对复杂的国际关系?
3.
“联合”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请按要求完成有关“联合”的探究式学习任务。
步骤一:回顾历史上“联合”
(1)根据所学内容,完成下列知识结构的构建。(提示:将结构中英文字母代表的内容写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

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美国无论在工业生产、出口、贸易、黄金外汇储备各方面所占的比重都显著下降,而西欧六国(法、联邦德国、意、荷、比、卢)所占比重则大幅上升。50年代中期以后,阿登纳说“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迫切需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1958年西欧六国成立了经济共同体。

材料二:表格以资本主义世界产值等指标为100%,表格中的数字代表各国在资本主义世界所占的百分比。

1970年

工业总产值

出口贸易

黄金外汇储备

美国(%)

37.8

15.2

15.5

日本(%)

9.45

6.9

14.6

联邦德国(%)

10.1

12.2

5.3

法国(%)

6.4

6.4

 

 

(2)回答: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分析西欧六国走向联合的原因;并指出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间经济力量对比和经济布局呈现什么变化?
步骤二:总结“联合”的原则
从步骤一中所呈现的历史上的有关“联合”,你认为国家间的“联合”应该遵循怎样的基本原则?
步骤三:解决现实中的“联合”
当今世界有许多问题必须通过世界各国的“联合”行动来解决。请举一例,并说明你的理由。

2.选择题(共15题)

4.
下列属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是(   )
①***思想   
②邓小平理论  
③列宁主义   
④生物进化论
A.①②③B.②③C.①②D.③④.
5.
下图是我国解放初期实施某一重大政策的场景。它最能反映该政策的意义是(    )
A.解放农村生产力B.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C.土地改革基本完成D.促进重工业发展
6.
下图诗歌的创作背景是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解放战争的胜利
C.新中国的成立
D.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7.
民族脊梁是支撑共和国大厦的根基和砥柱。下列人物属于社会主义探索与建设时期的代表有(    )
①杨利伟 
②邓稼先 
③焦裕禄  
④王进喜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8.
以下是我国在“一五计划”时期各部门的投资比例表

注:在工业内部,轻重工业之间的投资比例约为1:7.9,
由此可见它(    )
A.符合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B.注重农轻重三业均衡发展
C.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D.模仿和借鉴它国发展经验
9.
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描述道: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没想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都散伙了。小说中描述的“拢合在一起”和“都散伙了”分别是指
A.农业合作化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B.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运动
C.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农业合作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0.
下侧图片中小岗村农民喜获丰收的主要原因是(    )
A.农民土地所有制的建立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C.籼型杂交水稻的推广D.包产到户生产责任制的实行
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某同学绘制了“对外开放进程”年代尺,在图中空白处应填写的正确内容是
A.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B.成立环渤海经济区
C.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D.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12.
1992年陪同邓小平巡视的陈开枝这样比喻:“南巡就是一个已经退役的老船长,它看着船的方向有问题时,他又一次跳上船头,把……航船摆正了。”(陈伟国《中学历史教学设计研究》)“航船摆正了”的含义是(  )
A.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B.回归单一计划经济模式
C.申请加入世界贸易组织D.广东设立首批经济特区
13.
漫画《梅开三度》(如下图)反映的是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发展状况。它所反映的是(  )
A.文学艺术的百花齐放B.工业化建设的突飞猛进
C.外交领域的巨大成就D.国防建设的三位一体
14.
美国中华会馆主席张自豪说:“1997年有30万港人移民出外,但在这十年间,回流香港的人潮又高达30万,即是说当年外流的港人在十年当中陆续回港。”出现这种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A.中央政府的支持B.“一国两制”的保障
C.经济全球化的深入D.投资环境的好转
15.
一位美国学者在评价罗斯福新政时写道:“其实罗斯福新政之所以成为神话,与其说是因为他经济上的成功,不如说是政治上的成功。”“政治上的成功”主要体现在()
A.使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
B.调整和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
C.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生活
D.成功开启美苏“冷战”模式
16.
2015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70周年,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战争中,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为最后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那么反法西斯同盟能够建立的关键是 ( )
A.反法西斯国家的实力超过法西斯国家B.美苏之间社会制度矛盾的消除
C.法西斯成为各国人民的人共同敌人D.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17.
有人将法德关系作如下比喻:原来两国都在一条马路上开车,各有各的交通规则,法国采取了“民主“规则,”德国采取了专制规则,结果一再撞车。现在仍旧在同一条马路上开车,大家都遵守相同的“民主”规则,不再撞车了。这里第二个“民主”的含义是指 (  )
A.欧洲的经济一体化B.民主权利的逐步扩大
C.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D.法德关系的和解
18.
第一次将人权写入的国际文件是《联合国宪章》,它庄严宣布“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重申基本人权、人格尊严与价值,以及男女与大小各国平等权利之信念”。可见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是()
A.根除了法西斯势力
B.使民主、人权与和平的思想深入人心
C.极大的改变了世界格局
D.促进了战后新科技革命的兴起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