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市场”是一种古老的制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市场”不但在或大或小的范围里存在,而且常常扮演着重要角色。
材料一“其余坊巷市井,买卖关扑,酒楼歌馆,直至四鼓后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卖早市者,复起开张。无论四时皆然。”
——(宋)耐得翁《都城纪胜》
材料二今自夷人来厦开市,凡洋货皆系夷商自行转运……且该夷除贩运洋货外,兼运洋布洋棉,其物充积于厦口,内地之商贩,皆在厦运入各府销变,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由是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
——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第一卷
材料三传统观念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1985年,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指出:“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就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摘编自岳麓版必修二《经济成长历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朝“市场”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发生的重大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变化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改革开放后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打破“计划经济崇拜”的标志性事件。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市场”发展的认识。
“市场”是一种古老的制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市场”不但在或大或小的范围里存在,而且常常扮演着重要角色。
材料一“其余坊巷市井,买卖关扑,酒楼歌馆,直至四鼓后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卖早市者,复起开张。无论四时皆然。”
——(宋)耐得翁《都城纪胜》
材料二今自夷人来厦开市,凡洋货皆系夷商自行转运……且该夷除贩运洋货外,兼运洋布洋棉,其物充积于厦口,内地之商贩,皆在厦运入各府销变,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由是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
——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第一卷
材料三传统观念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1985年,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指出:“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就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摘编自岳麓版必修二《经济成长历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朝“市场”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发生的重大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变化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改革开放后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打破“计划经济崇拜”的标志性事件。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市场”发展的认识。
2.单选题- (共18题)
2.
《马关条约》规定:“日本臣民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钞课、杂派……即照日本臣民运入中国之货物一体办理,自应享优例豁除。”从中可以看出导致中国近代以来民族工业举步维艰的一个因素是()
A.外资工业在中国的兴起 | B.民族工业没有技术优势 |
C.民族工业没有资本优势 | D.外资工业享有免税特权 |
3.
1872年成立的上海轮船招商局,它经营的原则是由官府掌握企业的用人及理财权,具体业务由商人经营。80年代初,它开始发售股票,当时在市场上往往以超过票面额的价格为社会所争购。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上海轮船招商局是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特殊结合 |
B.上海轮船招商局已经完全具有近代企业制度的特征 |
C.上海轮船招商局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
D.上海轮船招商局所需资金全部来自民间资本 |
4.
买办亦称“康白度”(葡comprador)。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替外国资本家在本国市场上服务的中间人和经理人。鸦片战争后,废止公行制度,外商乃选当地中国商人代理买卖,沿称买办。其性质既是外商的雇员,也是独立商人。下列关于买办阶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买办由于其特殊身份,在政治、经济、法律上都是独立的 |
B.买办是西方国家在军事上和经济上侵略和控制中国的工具 |
C.买办是中国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期中产生的特殊阶层 |
D.买办阶层倡导和推动了中国的洋务运动,催生了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 |
5.
1865年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是具有先进技术的“制器之器”的工厂;1899年创办的大生纱厂,是“设厂自救”的棉纺织企业。它们的共同点是
A.深受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
B.属于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
C.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
D.属于近代洋务企业 |
6.
他们认为:当时中国面临中西交汇的“千古变局”,在维护固有的纲常礼教的前提下,采用西方的实用科技,才能富国强兵。他们为此采取的措施是
A.开始研究和介绍世界知识 |
B.开展洋务运动,揭开了近代化序幕 |
C.践行“实业救国”的旗帜 |
D.掀起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
7.
(题文)下列有关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在清政府扶持下出现的 |
B.是一些官僚、地主、商人受外商企业的刺激下创办的 |
C.是封建社会中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而来的 |
D.是洋务派创办起来的 |
8.
19世纪上半叶,受拉美独立运动及气候因素的影响,1820年代的白银产量比1800年代减少48.5%,黄金产量1810年代比1750年代减少53%。世界金银大幅减产对中国的直接影响是
A.加剧了中国银贵钱贱现象 |
B.清政府出现严重的财政危机 |
C.导致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 |
D.严重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
9.
如果从中国近代化的角度看鸦片战争后中国历史的发展,洋务运动可以说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
A.有限度地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创办工业 |
B.建立起一支近代化的海军 |
C.兴办新式学校,派遣留学生 |
D.开始学习西方的政治经济制度 |
10.
清光绪末年至民国年间,宝山县境内工厂,邑人所创办者大多为棉织类,盖一因妇女素谙纺织,改习极易;一因土布价落,设厂雇工兼足维持地方生活也。淞口以南接近沪埠,水陆交通尤适宜于工厂,故十年之间,江湾南境客商投资建厂者,视为集中之地,而大势所趋,复日移而北,自棉织以外,凡金、木、玻璃、卷烟以及化学制造之属略备。材料反映
A.清政府放宽了民间办厂的限制 |
B.当地民族工业有较大发展 |
C.实业救国的思想广泛传播 |
D.民族工业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 |
11.
1904—1907年中国兴起了兴办实业的新浪潮,有人描述当时的情景说:“相信能认购一股就等于收回一份利权,于是争相认购股票,引起全国到处创办股份、合伙或独资经营的新企业。”以上材料说明这次兴办实业的浪潮
A.直接推动力是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
B.是民国政府发展实业政策的结果 |
C.与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机相联系,具有爱国性质 |
D.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是主要原因 |
12.
(题文)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认为:“随着自强运动的推进,中国人越来越认识到财富是权力的基础—一个国家要强大就必须富有。新式国防远比传统国防花费大,它必须有更好的交通体系、工业和企业作支撑。”下列符合作者观点的企业有
①轮船招商局
②发昌机器厂
③江南制造总局
④开平煤矿
①轮船招商局
②发昌机器厂
③江南制造总局
④开平煤矿
A.①② |
B.①②③ |
C.①④ |
D.①③④ |
13.
甲午战争后,海军一兵舰千总郑祖彝在给上级的条陈中说:“海军所有章程,除衣冠语言外,均当采用西法。万不得采择与中国合宜者用之,不合宜者去之。盖去一不合宜,则生一私弊。”这种观点
A.批评了李鸿章指挥不当 |
B.表露出崇洋媚外的思想 |
C.未能深入反思洋务运动 |
D.认识到中体西用的弊端 |
14.
1866年郭嵩焘建议:“欲使中国火轮船与洋人争胜,徒恃官置之一二船无当也。使商民皆得置造火轮船即能与争胜无疑矣。”这表明郭嵩焘主张( )
A.提高洋务企业效益 | B.建立官商合办企业 |
C.抵制列强轮船运输 | D.发展近代民族工业 |
15.
“它因模仿一部分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其主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此评论适用于( )
A.林则徐迈出师夷长技的第一步 |
B.洪仁玕提出中国第一个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
C.李鸿章等“师夷长技以自强” |
D.维新派第一次提出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
16.
新文化运动时期,新派诗人刘大白的《卖布谣》中写道:“土布粗,洋布细,洋布便宜,财主欢喜。土布没人要,饿倒哥哥嫂嫂。”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沉重的赋税 |
B.西方廉价工业品的冲击 |
C.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
D.传统手工业的技术失传 |
17.
1883年《申报》刊登了如下的一段评论:“招商局开其端一人倡之,众人和之,不数年间,风气为之大开,公司因之云集,虽其中亦有成与不成之分,然其一变从前狭隘之规则。”这里“变规则”是指
A.冲破传统重农抑商政策的束缚 |
B.打破洋人垄断中国航运业的局面 |
C.是洋务派最早创办的民用企业 |
D.开启国人创办股份制企业之先例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