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民国总统,我想没有哪一个朝代的统治者有现在农民协会这样肃清盗匪的威力。什么盗匪,在农会势盛地方,连影子都不见了。……至于土匪,则我所走过的各县全然绝了迹,哪怕从前是土匪很多的地方。原因:一是农会会员漫山遍野,梭镖短棍一呼百应,土匪无处藏踪。二是农民运动起后,谷子价廉……民食问题不如从前那样严重。三是会党加入了农会,在农会里公开地合法地逞英雄……四是各军大招兵,“不逞之徒”去了许多。因此,农运一起,匪患告绝。对于这一点,绅富方面也同情于农会。他们的议论是:“农民协会吗?讲良心话,也有一点点好处。”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对中国农民问题的认识有了哪些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认识产生的主要依据。
材料一 民国总统,我想没有哪一个朝代的统治者有现在农民协会这样肃清盗匪的威力。什么盗匪,在农会势盛地方,连影子都不见了。……至于土匪,则我所走过的各县全然绝了迹,哪怕从前是土匪很多的地方。原因:一是农会会员漫山遍野,梭镖短棍一呼百应,土匪无处藏踪。二是农民运动起后,谷子价廉……民食问题不如从前那样严重。三是会党加入了农会,在农会里公开地合法地逞英雄……四是各军大招兵,“不逞之徒”去了许多。因此,农运一起,匪患告绝。对于这一点,绅富方面也同情于农会。他们的议论是:“农民协会吗?讲良心话,也有一点点好处。”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材料二 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的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根据材料一概括***关于农民革命问题的相关思想。(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对中国农民问题的认识有了哪些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认识产生的主要依据。
2.单选题- (共7题)
2.
张鸣在《苏维埃乡村追求》中指出:“在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前十年……苏维埃运动在中国农村的开展以及农民对这个运动的理解,暗示了中国革命的列宁主义趋向以及这种趋向的中国化命运”。其中“这种趋向的中国化命运”主要体现在
A.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 |
B.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
C.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
D.红军长征的胜利 |
3.
中共一大规定:党的奋斗目标是用无产阶级的军队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实现共产主义。中共二大则指出: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是民主革命的动力。这表明
A.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各阶级有了清醒的认识 |
B.中国共产党萌发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思想 |
C.中国共产党逐渐正确认识了当时的中国国情 |
D.中国共产党对革命道路方向由幼稚走向成熟 |
4.
1927年8月7日,中共召开“八七会议”。指出:“现在中国革命的根本内容是土地革命”,号召全党重视农民运动,组织农民暴动,自下而上解决土地问题。这表明党中央
A.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
B.确立了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消灭地主阶级路线 |
C.把革命的重心转向了农村 |
D.明确了革命的内容(土地革命)和形式(武装斗争) |
5.
五四运动时,学生游行演讲时手持和张贴在大街小巷及商店门前的标语中,充斥着“万勿暴动”“切勿暴动”“爱国同胞切勿暴动”“警告同胞请勿暴动”“文明抵制,不可野蛮”“举止文明,幸勿暴动”等内容,担心表达不清而产生激烈行动。这体现出
A.学生肩负起维护治安的重任 |
B.激情与理性统一的斗争特点 |
C.反帝反封建运动的不彻底性 |
D.五四运动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
6.
陈独秀在《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中央委员会也缺乏知识,这是罢工失败的原因……大家确信中国有实行国民革命运动的必要,但是究竟应当怎样为中国革命运动工作的问题上,我们的观点各不相同,有的还反对加入国民党。”陈独秀意在强调
A.国民革命的必要性 |
B.领导工人运动 |
C.对国民党进行妥协 |
D.国共合作的必要性 |
7.
1930年,中共中央要求红军将湖南国民党军队“完全予以消灭”,切断武汉至长沙铁路,牵制常德,夺取长沙,并攻占岳州,然后击溃江西方面主要敌军,占领南昌等地,进而“向武汉中心前进”。这反映当时中央
A.坚持秋收起义后红军的进军方向 |
B.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 |
C.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
D.尚未认识到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